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510例股骨头标本HE制片结果的分析,比较常规脱水与超声波快速脱水的效果。方法股骨头标本用锯锯成2cm×2cm×0.3cm的薄片二份,用30%的甲酸脱钙液进行脱钙16~18小时,分别用常规脱水的方法及超声波快速脱水的方法脱水处理后,经石蜡包埋、切片、染色制成HE切片,观察染色后的组织结构的清晰度及完整性。结果股骨头标本经二种脱水方法处理后制成的HE切片,阅片比较发现超声波快速脱水法优良率略高于常规脱水法,两种方法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超声波组织处理仪能明显缩短病理制片工作时间。结论骨组织脱钙后采用超声波快速脱水的方法可以代替常规脱水,HE切片效果良好,缩短了病理检验报告时间,更好地满足了临床工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组织经不同浓度的甲酸脱钙液24小时脱钙后切片染色效果,选择最佳甲酸脱钙工作液。方法350例骨组织标本每例取材3份,分别用40%、30%、20%的甲酸脱钙液常温下脱钙24小时,观察三种不同浓度的甲酸脱钙液脱钙后骨组织的切片和HE染色情况。结果骨组织经40%甲酸脱钙液脱钙后,切片完整,但HE染色核质偏浅,胞浆偏红;30%甲酸脱钙液脱钙后,切片完整,HE染色核质清晰,胞浆鲜艳;20%甲酸脱钙液脱钙后,切片不够完整,HE染色核质偏浅,胞浆偏浅。结论脱钙液脱钙后应保持组织切片完整,染色效果良好,且30%的甲酸脱钙液是较理想的工作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环保型样本释放剂联合超声波在病理组织切片制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佛山市中医院送检的2 518病理标本为研究对象,同一标本取材两块,随机分成两组,环保快速组:采用环保型样本释放剂联合超声波的快速模式制作病理组织切片;传统组:采用甲醛、乙醇、二甲苯,按照常规的模式制作切片。比较两组切片的苏木素(HE)染色效果、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效果和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ALT/WDL)组织切片的MDM2基因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1)两组病理组织的蜡块脱水良好、组织硬度适中。两组切片HE染色后,组织切面完整,无裂隙及颤痕、细胞核与细胞质染色对比恰当、透明度佳、染色均匀、无组织掉片。环保快速组的HE染色优良率和HE染色评分均高于传统组,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125,P1=0.070;t=0.965,P2=0.334)。(2)两组切片IHC染色后,细胞阳性定位准确、呈特异性着色、染色均匀染色强度适中、染色敏感度好、无组织掉片。环保快速组的IHC染色优...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分析尖锐湿疣高危自检人群全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 分型与定量检测结果。方法:选取 2017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于佛山市中医院进行全型 HPV–DNA 分型与定量检测的 1980 例尖锐湿疣及无症状高危自检者,利 用流式荧光杂交法全分型与定量检测 HPV–DNA 并进行分析。结果:女性 HPV–DNA 阳性检出率 53.48 % 高于男性患者 39.4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 6/11 型、16 型、16+16/11 型、18 型、18+6/11 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24.19 %、 6.01 %、3.94 %、3.38 %、3.33 %;不同人群 HPV–DNA 检测结果显示 HPV–DNA 阳性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尖锐湿疣 者 74.02 %、尖锐湿疣病史者 47.34 %、性伴侣及配偶有尖锐湿疣者 43.43 %、高危性行为史自检者 32.49 %、其他性病者 21.38 %;HPV–DNA 阳性患者患者焦虑人群占 69.12 %,抑郁人群占 55.65 %。结论:尖锐湿疣、无症状高危自检人群女性 HPV–DNA 阳性率高于男性,且以 6/11 型感染为主,患者均存在焦虑、抑郁症状,对于无症状高危人群应加强性病知识宣传、 给予心理干预、提高 HPV–DNA 检测,促进患者早期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5.
<正>骨组织是一种坚硬的结缔组织,它由细胞、基质、纤维组成。基质中含有大量的固定无机酸盐,骨盐主要是羟基磷灰石的结晶,即磷酸钙和碳酸钙,其中大部分为水合磷酸钙[1],组织质硬,不能直接制片,必须经过脱钙处理后,才能进行常规苏木素-伊红(HE)制片、特殊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组织经不同浓度的甲酸脱钙液24小时脱钙后切片染色效果,选择最佳甲酸脱钙工作液。方法350例骨组织标本每例取材3份,分别用40%、30%、20%的甲酸脱钙液常温下脱钙24小时,观察三种不同浓度的甲酸脱钙液脱钙后骨组织的切片和HE染色情况。结果骨组织经40%甲酸脱钙液脱钙后,切片完整,但HE染色核质偏浅,胞浆偏红;30%甲酸脱钙液脱钙后,切片完整,HE染色核质清晰,胞浆鲜艳;20%甲酸脱钙液脱钙后,切片不够完整,HE染色核质偏浅,胞浆偏浅。结论脱钙液脱钙后应保持组织切片完整,染色效果良好,且30%的甲酸脱钙液是较理想的工作液。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50岁。背部疣状斑块8年。8年前无明显诱因背部出现一孤立性疣状斑块,无自觉不适,近1年来斑块渐增大,自行到医院要求行斑块切除术。发病前局部无外伤史,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查体:背部可见一大小为5.5 cm×3 cm×1 cm的灰红色丘疹样疣状斑块,表面粗糙,多结节状,无明显压痛,部分疣状突起可推动,质中。初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WSR1/FUS-TFCP2融合的上皮/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佛山市中医院病理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明确诊断为EWSR1/FUS-TFCP2融合的上皮/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会诊病例14例, 对其临床、病理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及二代测序技术分析其分子遗传学特征,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4例患者中男性5例, 女性9例, 年龄6~36岁(平均22岁), 发生部位分别为头颈部9例, 骨盆2例, 膀胱1例, 左耻骨1例, 腹壁、肱骨及耻骨多发1例。临床表现多为伴有疼痛的占位性病变, 影像学表现多为侵袭性的放射学特征伴有软组织累及。肿瘤平均直径6.6 cm(最大径2~23 cm), 瘤组织界限不清, 镜下主要由比例不等的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构成。瘤组织分化不一, 分化差的瘤组织异型性明显, 核分裂象活跃, 肿瘤性坏死明显;分化好的瘤组织, 梭形细胞和/或上皮样细胞胞质中等或丰富, 核轻度异型性, 排列呈束状或席纹状。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瘤组织表达MyoD1、Myogenin及结蛋白, 程度不等地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一次性标记的方法,探讨混合型抗体P504s/P63/34βE12在前列腺癌穿刺标本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前列腺穿刺标本50例,包括前列腺癌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0例。同时采用双酶标记法检测混合型抗体P504s/P63/34βE12及单酶标记法分别检测单标抗体P504s、P63及34βE12,观察两种方法的标记结果。结果在40例前列腺癌中,用P504s/P63/34βE12双酶标记法有37例(92.50%)P504s阳性表达,P63、34βE12全部阴性表达;用单酶标记法有36例(90%)P504s阳性表达,P63、34βE12全部阴性表达;1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中,两种方法结果完全一致,P504s全部病例阴性表达,P63、34βE12全部病例阳性表达。两种方法在前列腺穿刺标本中表达的一致率为98%。结论通过对两种染色方法的比较,混合型抗体P504s/P63/34βE12双酶标记法较单标抗体单酶标记法更易于观察分辨,尤其对前列腺穿刺标本,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更高,但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