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集体音乐操在乳腺癌病人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6例乳腺癌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给予系统的、规范的集体音乐操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随意的锻炼,于术前及术后4周测量两组病人肩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肩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集体音乐操可减轻患侧上肢水肿,促进了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病灶Mammotome微创旋切术选择不同切口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85例1356处乳腺良性病灶进行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针对乳腺病灶不同的位置、数目,分别采用乳房下皱襞、腋中线、乳晕边缘及病灶附近切口。结果根据具体病灶的位置可选择腋中线、乳房下皱襞、乳晕边缘及病灶附近的切口;同侧乳房多个病灶者.尽可能选择能兼顾多个肿块切除的进针部位。结论超声引导下的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良性病灶成功进行微创切除术,切口的选择得当能减少损伤,获得更好的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LST因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其生长方式不同于一般的隆起样肿瘤,本文总结39例LST在染色及放大内镜后行EMR及EPMR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 内镜检查发现肠道黏膜发红或粗糙、血管网不清或消失等病变,行染色后放大内镜观察其腺管开口类型.结果 2年中共发现39例LST病变.其中黏膜内癌1例,锯齿状肿瘤1例.39个病变内镜分型颗粒均一型18个,结节混合型20个,假凹陷型1个.病变最大为35 mm×43 mm;11~20 mm 12个,21~30 mm 15个,30 mm以上12个.大肠黏膜腺管开口类型ⅢL型21个,其中17个为管状腺瘤;Ⅳ型14个,其中10个为绒毛状腺瘤;Ⅴ型1个,为黏膜内癌.所有病例均行EMR或EPMR切除.结论 应用黏膜染色技术和放大内镜有助于LST的诊断,内镜窄带成像术能缩短检查时间.LST的腺管开口大多数表现为ⅢL型或Ⅳ型,ⅢL型腺管开口多为管状腺瘤,Ⅳ型腺管开口多为绒毛状腺瘤,一旦出现Ⅴ型腺管开口则表明已经有癌变发生.无症状人群的检查也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集体音乐操在促进乳癌术后患者心理康复中的作用,为患者心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集体音乐操对80例乳癌术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1周和干预后2周应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CES-D)和自尊量表(SES)进行心理评估.结果 干预后患者SAS、CES-D、SES得分显著优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 集体音乐操对乳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阶段性功能锻炼操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9年6月本院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100例,以病区为单位分为试验组(乳腺病区)和对照组(肿瘤外科病区),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功能锻炼方法,试验组采用阶段性的功能锻炼操,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及活动耐力。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术后15d、4w、15w时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在15w时,运动耐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阶段性功能锻炼操能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及活动耐力,增强康复锻炼的效果,有利于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广泛运用于乳房良性病变的活检和治疗,其优势在于微创、连续、快捷、安全、准确率高、无需缝合,易为患者接受。对多象限分布(即单侧乳房肿块分布象限≥2个)的乳腺良性肿块,采取传统开放手术存在切口较多、术后瘢痕明显、乳房外形改变、影响美观等不足,而采用麦默通系统切除,体现了微创手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08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应用新鲜的马铃薯薄片外敷和喜疗妥药膏外涂,对照组患者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患病率为35.2%,明显低于对照组77.8%(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静脉化疗期间,应用马铃薯外敷和喜疗妥外涂,与用50%硫酸镁外敷相比,可明显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9.
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以同期住院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为对照,对59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酒精性肝硬化占同期住院肝硬化总数的7.9%,辅助检查提示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以及MCV升高、AST/ALT比值增大,肝脏增大、脂肪肝、合并胆结石比例高,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比较差异显著;酒精性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增加,乙肝后肝硬化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增加.酒精性肝硬化以合并戒酒综合征、酒精性脑病较为特异表现.对此给予相应对症支持治疗,预后较好.结论 酒精性肝硬化以长期大量酗酒,较特异的临床表现与相关实验室检查为诊断依据;治疗应绝对戒酒,针对戒酒综合症给予对症支持疗法.预后较肝炎后肝硬化好.  相似文献   
10.
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清时  陈彩芹  陈红梅 《广东医学》2005,26(9):1306-130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B组为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整体护理模式。对A,B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知晓率、康复行为形成率、功能锻炼达标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康复行为覆盖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护理,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健康意识、促进患者康复行为的形成、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同时还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