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异氟醚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与异氟醚复合丙泊酚全麻相比较,是否更具优越性。方法4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n=20)和对照组(Ⅱ组n=20),Ⅰ组采用异氟醚联合硬膜外阻滞的方法,Ⅱ组用异氟醚丙泊酚全麻。结果两组病例麻醉效果满意,异氟醚用量Ⅰ组明显少于Ⅱ组,术毕至拨气管时间Ⅱ组比Ⅰ组延长,拨管后烦燥、躁动、疼痛的发生率Ⅰ组比Ⅱ组明显减少;Ⅰ组血流动力学无变化,Ⅱ组SBP、DBP在气腹后、清醒拔管时均有不同的升高。结论异氟醚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麻醉平稳,术毕清醒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针刀松解联合痛点阻滞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小针刀松解联合痛点阻滞组(A组)和小针刀松解组(B组),每组40例。两组均以每周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估法(VAS)对治疗前后VA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疼痛视觉模拟评估法(VAS)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疼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缓解。②经治疗后,小针刀松解联合痛点阻滞组(A组)总有效率高于小针刀松解组(B组)。结论小针刀松解联合痛点阻滞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其临床疗效优于小针刀松解。  相似文献   
3.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并与异氟醚复合芬太尼比较。方法将需剖宫产手术的ASAI~Ⅱ级的足月产妇40例(23~32岁)随机分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I组)和异氟醚复合芬太尼组(Ⅱ组)各20例。诱导:I组面罩吸入3.5%七氟醚、2~4L/min流量的氧气、静脉输入瑞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mg/kg、顺苯阿曲库铵0.1mg/kg;Ⅱ组静脉注芬太尼0.02mg/kg、丙泊酚2mg/kg、顺苯阿曲库铵0.1mg/kg。维持:I组吸入1.5%~3.5%七氟醚,胎儿娩出后输注瑞芬太尼0.15μg/(kg·min);I组吸人1%~2.5%异氟醚,胎儿娩出后静脉注芬太尼0.02mg/kg。取新生儿脐动脉(UA)血样1ml行血气分析。分别记录两组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参数、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麻醉复苏的时间、术中知晓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I组诱导后和手术时心率、血压基本保持平稳沪〉0.05)。II组在诱导后心率和血压下降较I组明显(p〈0.05),术后产妇拔管时间【(10.3±3.2)mini和睁眼时间[(15.4±2.3)min】I组明显早于Ⅱ组[(18.5±6.3)min,(25.6±3.5)min],差异有显著性垆〈0.05)。两组新生儿1、5、10minApgar评分均大于7分,脐动脉血气分析差异无显著性垆〉0.05l两组均未见新生儿呼吸抑制及产妇术中知晓发生。结论吸入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平稳、效果确切、苏醒快、新生儿无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本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6月对 2 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高龄患者围术期的救治及麻醉处理。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8例均为急诊住院病人 ,ASAⅡ~Ⅲ级 ,其中男性 2 3例 ,女性 5例 ,年龄 65~ 81岁 ,体重因卧床 ,无法测量。术前意识清醒者 10例 ,意识模糊者 7例 ,浅昏迷 6例 ,昏迷 5例。瞳孔单侧散大者 16例 ,双侧散大 5例。术前窒息、呼吸浅慢或停止的 5例在急诊科已行气管内插管。1 2  麻醉方法 术前肌注阿托品 0 5mg或东茛菪碱 0 3mg ,入室后接监护仪监测心电图 (ECG)、收血压 (SBP)、舒张压(DBP)、心率 …  相似文献   
5.
神经外科麻醉药物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文博  吴政元 《医学信息》2009,22(6):1077-1079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药物的进展及其麻醉的最佳方案.方法 查阅文献,分析对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静脉麻醉药、吸入麻醉药、麻醉性镇痛、局部麻醉药及肌松药对中枢神经的作用和影响.结果 对各类麻醉药物的中枢神经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各麻醉药物联合使用可互相弥补不足.结论 复合多种药物能更好发挥药理作用,达到理想的神经外科麻醉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面罩吸入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面罩吸入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包皮环切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患儿60例(3-9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七氟醚组(Ⅰ组)、丙泊酚组(Ⅱ组)和氯氨酮组(Ⅲ组)各20例。Ⅰ组面罩吸入七氟醚,静脉注射瑞芬太尼;Ⅱ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及丙泊酚,Ⅲ组静脉注射氯氨酮。分别记录三组麻醉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参数、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和麻醉复苏的时间。结果Ⅰ组诱导后和手术时心率、血压基本保持平稳(P〉0.05)。U组在诱导后心率和血压下降较Ⅰ组明显(P〈0.05),且Ⅱ组术中心率和血压波动明显(P〈0.05)。术后患儿自主睁眼和随意运动时间Ⅰ组明显早于Ⅲ组(P〈0.05)。结论面罩吸入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包皮环切手术中的麻醉平稳,效果确切,苏醒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颈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啶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并与复合氟芬合剂比较.方法: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两组:改良颈丛复合右美托咪啶组(Ⅰ组)和改良颈丛复合氟芬合剂组(Ⅱ组)各20例.Ⅰ组在完成改良颈丛神经阻滞后先静脉输注负荷量右美托咪啶1μg/kg(>10分钟)再以0.3~0.5μg/(kg·小时)持至术毕.Ⅱ组在完成改良颈丛神经阻滞后静脉输注氟芬合剂(氟派利多5mg+芬太尼0.1mg)1次,在分离甲状腺上极时追加1次.观察并记录两组在颈丛阻滞前(T0),给完负荷量右美托咪啶或第一次氟芬合剂后5分钟(T1),切皮时(T2),分离甲状腺上极时(T3)的血流动力学的参数、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于T1时抽取桡动脉血1ml做血气分析,并进行术中合作度评价.结果:Ⅰ组患者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波动均在正常范围(P>0.05).Ⅱ组T3的SBP、DBP、HR较T1时升高明显(P<0.05),两组SPO2、PETCO2组内和组间差异以及T1时的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合作度Ⅰ组(100%)明显高于Ⅱ组(71%)(P<0.05).结论:改良颈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啶麻醉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中安全有效,生命体征稳定,术中清醒能较好配合手术医生的操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人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二组(n=40):七氟醚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异氟醚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分别监测记录术前(T0)、切皮时(T1)、手术探查时(T2)、术毕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10min(T5)的血流动力学(MAP、HR)变化及两组停药至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说话时间等麻醉恢复指标和苏醒期躁动、术中知晓情况。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无统计学的显著差异(p>0.05),但A组易于控制BIS(脑电双频指数)值。A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说话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p<0.01)且两组均无苏醒期躁动及术中知晓。结论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人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确切、平稳,苏醒迅速,是较为安全、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