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豨莶脂溶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豨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的地上部分,分离出八个化合物,其中I和I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其结构为ent-17-acetoxy-18-isobutyryloxy-16(α)-kauran-19-oicacid(I)和ent-17-ethoxy-16(α)-kauran-19-oicacid(II),均为新化合物,分别被命为豨莶酯酸(siegesesteric acid,I)和豨莶醚酸(siegesetheric acid,I)。其余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腺梗豨莶萜醇酸(ent-16β,17-dihydroxy-kauran-19-oicacid,II),奇任醇(kirenol,IV,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olglucoside,V),二十一醇(heneicosanol,VI),花生酸甲酯(methyl arachidate,VII)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VII)。除奇任醇和β-谷甾醇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直肠癌术后腹腔内感染与肌肉减少症之间的关系,并构建联合模型预测腹腔内感染风险。方法:收集383例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手术前收集并测量诊断肌肉减少症的三要素,包括腰椎骨骼肌指数、术前握力和步行速度。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腹腔内感染的因素。构建由独立风险因素组成的联合预测模型,以量化结直肠癌术后腹腔内感染的个体风险。结果:383例患者中,有93例被诊断出肌肉减少症,而44例被诊断出腹腔内感染。Logistic分析表明,肌肉减少症、肿瘤大小、年龄是 结直肠癌术后腹腔内感染的独立预后因素(P <0.05)。腹腔内感染的联合预测模型能够可靠地预测及量化结直肠癌术后发生腹腔内感染的风险(一致性指数为0.710)。结论:术前肌肉减少症是结直肠癌术后发生腹腔内感染的的独立预测因子。本联合预测模型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工具,可量化腹腔内感染的个体风险,用于识别高风险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组织,癌旁近端非癌组织,癌旁远端正常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IHG)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癌旁近端(2CM)非癌组织,癌旁远端(〉5CM)正常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IHC结果显示VEGF蛋白在癌旁远端正常组织、癌旁近端非癌组织及乳腺癌的表达依次递增。结论:VEGF通过参与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的侵袭与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4.
环孢素A硬脂酸纳米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强  叶国庆  李晔  杨青松 《药学学报》1999,34(4):308-312
目的:探讨硬脂酸纳米球作为新型药物载体的可能性。方法:制备了硬脂酸纳米球(SA-NP),用电镜考察其形态,测定了各种理化特性;以环孢素A(CYA)为模型药物,制备了环孢素A硬脂酸纳米球(CYA-SA-NP);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测定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建立了测定CYA-SA-NP和血中CYA的HPLC法。以市售CYA微乳型口服液为对照,测定了口服CYA-SA-NP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CYA-SA-NP的平均粒径为316.6nm,CYA的平均包封率为88.39%,CYA和硬脂酸之间无化学反应发生;CYA-SA-NP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接近80%,而且达峰时间较晚,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结论:硬脂酸纳米球将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和寻找精密而简便地测定双氯芬酸钠乳膏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两种方法的平均回收率(X%)及变异系数(RSD%)分别为99.46±0.91和99.70±0.92。结论: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用于双氯芬酸钠乳膏的含量测定,但HPLC更适于成品含量测定和杂质检查。而UV法可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检验。  相似文献   
6.
 对益母草合剂进行了卫生学检查,对其染菌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并用不同剂量的60Co辐照灭菌,以选择最佳辐照剂量。同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辐照前、后益母草酊中总生物碱进行了含量对比.结果说明:益母草合剂采用4~6x103Gy剂量的60Co辐照灭菌效果可靠.且对所含总的组成和含量生物碱无显著影响。为确保合剂的质量提供了灭菌方法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结肠癌致肠腔狭窄,肠道通畅受阻,是引起急性结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特点为发病急,临床表现不典型,一般状态欠佳,术前较难明确诊断,围手术期并发症多,预后差。现将本院1995年6月至2(105年6月经临床证实的96例结肠癌引起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美蓝染色法对55例乳腺癌患者行SLNB,随后行乳腺癌常规外科手术。结果55例患者中前哨淋巴结SLN的检出率为90.9%,准确率96.6%,假阴性率为5.6%,假阳性率为0。SLN转移率与肿瘤大小有关,患者年龄、肿瘤位置、操的水平与SLN的检出率有关。结论乳腺癌SLNB能够准确地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ALN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笔者对应用奥曲肽对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研究。方法将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奥曲肽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间年龄、性别及肠梗阻的病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奥曲肽组采用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每6小时或8小时1次,连用3~6天,同时按常规治疗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则按常规治疗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结果用药后治疗组胃肠减压量明显减少,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临床症状在2天内消失占65%,住院时间平均缩短3天,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奥曲肽辅助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能抑制肠管内体液丧失,缓解扩张,促进蠕动,对粘连性肠梗阻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老年病人。本院从1999年5月至2001年10月,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66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6例,男63例,女3例;年龄60~89岁,平均71岁。斜疝42例,直疝24例,其中双侧疝4例,同时伴有长期咳嗽、前列腺肥大、心脑血管疾病及便秘48例。1.2手术方法: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选择腹股沟韧带上方常规疝斜行切口,长4.0~5.0cm,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及提睾肌,找到疝囊并高位游离暴露至腹膜外脂肪,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