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6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制质量管理网络版软件,按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运行于药品检验机构质量保证体系,使军队药检机构实行药品检验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扑麻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PurospherSTAR RP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p H 3.0±0.1)-乙腈(82∶1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在210nm波长处同时检测盐酸麻黄碱和马来酸氯苯那敏,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盐酸麻黄碱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分别在19.81~118.85μg·ml-1和6.21~37.25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 6和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9%(RSD=0.69%,n=9)和100.11%(RSD=0.60%,n=9)。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准确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盐酸麻黄碱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维生素B12注射液的质量情况。方法:按照国家评价性抽验计划总体要求,采用法定检验方法,结合探索性研究,对来自28个厂家的183批次样品进行检验,统计分析检验结果,并对其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法定检验显示维生素B12注射液合格率100.0%;探索性研究显示部分产品有关物质含量偏高,并有一批次产品含量测定不合格;拟定了细菌内毒素限量;建立拉曼光谱定性分析模型,可对液体注射剂进行无损、快速鉴别。结论:按执行标准检验,合格率较好,但存在与规定有关物质检测及细菌内毒素限度等问题。建议改进现行质量标准,进一步加强对维生素B12注射液的监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A)、甲硝唑(M)和胶体次枸橼酸铋(B)单独和联合使用时体外抗幽门螺杆菌效果及相互影响作用,为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合理用药和新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和棋盘格法,通过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出联合抑菌分数(FIC),作为抗菌效果评价指标,测定三种药物及联合使用时的抗菌效果。结果MICA为0.078μg.mL-1,MICM为31.2μg.mL-1,MICB为62.5μg.mL-1。A与M联用FIC指数为0.75,有协同作用;A与B联用、M与B联用FIC指数均等于1,无协同作用。A、M与B三药联合使用FIC指数为0.75,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结论A与M联合使用有一定的协同抗菌作用,A、M与B联合使用亦有一定的协同抗菌作用,但主要的抗菌效果是来自A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按照药品标准研究技术要求,就琥珀粉末的理化鉴别方法进行了专属性研究,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信,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6.
金丽  杭娟  古卓良  周国华 《中国药业》2011,20(15):31-32
目的建立实时监测尼莫地平片溶出过程的方法,初步评价制剂质量。方法用光纤溶出度实时测定仪监测尼莫地平片的溶出过程。结果考察1个厂家10批产品的溶出曲线,结果显示样品批间差异和批内差异均很大,说明该厂家生产工艺不稳定。结论光纤溶出度实时测定仪能够有效测定固体药物的体外溶出过程,可为监控制剂稳定性、改进制剂工艺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金丽  张晓丹  古卓良  周国华 《中国药房》2011,(17):1602-1603
目的:考察国产与进口尼莫地平片的溶出度,为控制国产制剂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参考2005年版《中国药典》相关标准,利用光纤药物溶出度实时测定仪绘制实时溶出曲线,对国产(B、C、D、E)与进口(A)5厂家共5批次尼莫地平片进行考察。结果:5厂家尼莫地平片30min时的溶出度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其平均累积溶出百分率均在89以上;但溶出速率明显不同,在6min时A、B、C、D、E5厂家产品平均累积溶出百分率分别为29.22、46.83、55.10、71.84、45.72。结论:国产与进口尼莫地平片的溶出过程存在差异,国产厂家应积极改进现有工艺,严格控制药物的溶出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六通道光纤药物溶出度测定仪,建立实时、在位监测格列齐特片Ⅱ体外溶出度的测定方法,并比较测定不同厂家共7批格列齐特片Ⅱ的体外溶出参数。方法采用FODT-601检测了格列齐特片Ⅱ的溶出度,并与《中国药典》药品标准溶出度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出度测定条件为:测定波长240nm、基线校正波长290nm、温度37℃、转速150r!min、数据采集间隔120s、监测时间180min、溶出介质为磷酸盐缓冲液pH(8.60±0.05)、溶出体积1000ml、转篮法、光纤探头2mm。结果共测定了两个厂家不同批次的格列齐特片Ⅱ在60、180min的溶出度及溶出曲线,其中一个厂家的格列齐特片Ⅱ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另一个厂家的格列齐特片Ⅱ在180min的溶出度不符合《中国药典》规定。两个厂家的格列齐特片Ⅱ溶出曲线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光纤药物溶出度实时测定仪原位、准确、连续、定量地反映了药物的溶出过程,可比较出不同厂家之间同种药品的溶出过程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A)、甲硝唑(M)和胶体次枸橼酸铋(B)联合使用对促进大鼠胃溃疡愈合作用的交互影响,为临床合理选用药物治疗消化道溃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验性乙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及实验药物组,实验药物组大鼠分别给予A(118 mg·kg-1)、M(82 mg·kg-1)、B(25 mg·kg-1)、M+B、A+B、A+M、A+M+B,对照组给予2%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阳性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110 mg·kg-1),以溃疡愈合率为观察指标,用金氏概率相加法(q值)分析药物间的交互影响。结果通过各组溃疡面积均值计算溃疡愈合百分率,再由公式计算表示组分间交互影响的q值;当q>1时,表明组分有协同作用;q<1时表明组分有拮抗作用;q=1时表明组分间无相互作用;结果各组间的q值分别为:qM+B=1.40,qA+B=1.07,qA+M=1.24,q(A+M)B=1.23,q(A+B)M=1.07,q(B+M)A=1.32;各组q值均大于1。结论对促进溃疡愈合作用,就阿莫西林、甲硝唑和胶体次枸橼酸铋而言,任何两药间及三药间均有协同作用;三药间协同作用优于两药之间协同作用。三药组合与西咪替丁促进溃疡愈合作用相当,而两药组合作用明显低于西咪替丁。  相似文献   
10.
缓冲液种类对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蛋白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寻找可同时分离酸性和碱性蛋白的合适缓冲液。方法 以马心肌红蛋白、β—乳球蛋白A、碳酸酐酶Ⅱ和核糖核酸酶A为标准混合样品,详细研究了四种缓冲液,磷酸盐、硼酸盐、Tricine和Tris对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蛋白质的影响。结果 磷酸盐缓冲液与毛细管壁和蛋白均可发生作用,能改变碱性蛋白质的迁移规律;而硼砂缓冲液主要是通过与毛细管壁作用抑制蛋白的吸附,不改变蛋白质的迁移规律;Tris和Tricine不能有效地抑制蛋白质的吸附。结论 磷酸盐是同时分离酸性和碱性蛋白质的较好缓冲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