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贝尔面瘫的效果.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8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为常规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高压氧治疗为综合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高压氧综合治疗组治疗贝尔面瘫的总有效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贝尔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GFR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作为观察组,均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另选取40例良性乳腺病变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分析两组患者的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GF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52.24%vs 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EGF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61.54%vs 3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EGF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级和Ⅱ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GFR的检测结果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恶性程度、病理分级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Ⅳ~Ⅴ级硬核白内障患者269例291眼,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小切口组,139例157眼)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组,130例134眼)。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并发症。结果术后小切口组和ECCE组比较,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散光、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更优。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好、角膜散光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带吸引电凝止血与鼻腔填塞止血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鼻内镜下带吸引电凝止血的6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鼻腔填塞止血的5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止血效率、鼻腔通气改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性止血成功率为9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带吸引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一次性止血成功率高、且术后患者疼痛难受好,鼻腔损伤小、安全性更佳,具备鼻内窥镜及带吸引电凝条件时更值得推荐应用,鼻腔填塞止血操作简单,不受设备限制,临床应该根据患者的治疗要求及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南进军 《当代医学》2013,(35):54-55
目的分析与探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与显微镜下鼓膜修补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接受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患者和68例接受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与手术时间进行对比,并对术后的穿孔愈合情况与听力恢复情况、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可知,耳内镜组明显优于显微镜组;而两组患者术后穿孔愈合情况与听力恢复情况相比,显微镜组明显优于耳内镜组,P〈0.05;两组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鼓膜修补与显微镜下鼓膜修补各具优劣,耳内镜下鼓膜修补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但显微镜下鼓膜修补则具有术后穿孔愈合率高、听力恢复情况好等优点。因此,建议在对鼓膜穿孔患者进行治疗时结合使用,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术式选择及应用效果,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借鉴资料。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9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50例采用鼻内窥镜下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B组40例采用鼻内窥镜下下鼻甲骨折外移术,并选择我院2010~2012年期间120例传统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C组,比较分析3组患者的手术应用效果。结果3组鼻塞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5.2%、86.8%、9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C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A、B组,且C组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A、B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2%,明显低于C组的1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组手术方案术后改善鼻腔通气均效果良好,但鼻内窥镜下下鼻甲黏膜下切除作为首选手术方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作为次选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结构性鼻炎患者实施鼻腔扩容术,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伽师县人民医院在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之间收治的35例结构性鼻炎患者作为观察组,伽师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存档可查的33例结构性鼻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35例采用鼻腔扩容术,对照组33例采用单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或者单纯鼻甲部分切除术/骨折外移术。术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鼻阻力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鼻阻力值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对结构性鼻炎患者实施鼻腔扩容术,可有效改善其鼻塞症状,同时有效保留鼻腔黏膜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对小儿过敏性鼻炎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儿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变化、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及体征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高于对照组的85.19%(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氯雷他定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三种不同术式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9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A组行鼻内窥镜下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术,B组行鼻内窥镜下下鼻甲骨折外移术,并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病历存档可查的120例行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C组,对比三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B组临床总有效率(96.15%,86.96%)较C组(92.50%)无明显变化(p>0.05),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6%,6.51%)明显低于C组(13.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肥厚性鼻炎者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及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术临床安全性明显优于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带吸引电凝止血与鼻腔填塞止血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鼻内镜下带吸引电凝止血的6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鼻腔填塞止血的5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止血效率、鼻腔通气改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性止血成功率为9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带吸引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一次性止血成功率高、且术后患者疼痛难受好,鼻腔损伤小、安全性更佳,具备鼻内窥镜及带吸引电凝条件时更值得推荐应用,鼻腔填塞止血操作简单,不受设备限制,临床应该根据患者的治疗要求及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