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与癌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总结131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例中23例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在不同时间演变为癌前病变和癌的情况。结果:23例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病例,有3例分别于治疗后17、23、27个月再次出血,诊刮为腺瘤样增生1例,不典型增生1例,子宫内膜癌1例。结论:绝经后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不是癌前病变,但有转变为癌前病变的倾向,应积极治疗,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2.
1994-01~2000-12我们用中医理论对6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进行辩证分型,并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①痛经型:临床表现以病经为主,中医称之为“离经之血”也即瘀血;血瘀少腹、冲任受阻,胞脉不痛,不通则痛;②症瘕型:属气滞血瘀,瘀血停滞下焦,积聚或症瘕;③不孕型:瘀血内停、胞脉受阻,不能摄精成孕或肾虚、肝郁、气血失和、冲任不能相资而致不孕。  相似文献   
3.
米索前列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0年以来,上海市计划生育研究所应用澳大利亚seade公司制造的米索前列醇口服剂,开展了与米非司酮(Mifepristone又称抗孕酮)配伍抗早孕的临床预试验,结果令人满意。目前国产米索前列醇已在国内普遍应用,其除用于抗早孕外,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研究,米索前列醇在终止中期妊娠、死胎引产、晚期妊娠引产、防止产后出血等方面均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185例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新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与妊娠期的保健、分娩时的产科质量密切相关.为探讨其原因及预防措施,现将我院近两年新生儿窒息病例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华金莲  高兰芝 《山东医药》2004,44(18):53-54
近年来,我们对83例未婚、未育且希望保留正常月经功能的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剜除术,效果满意。临床资料:本组83例患者的年龄为20~43岁。未婚5例,已婚78例。伴有不孕症32例,其中婚后2年内不孕22例,继发不孕10例。有自然流产史9例。主要症状:下腹部包块45例(55.58%),因不孕查体发现肌瘤23例(27.71%),月经过多、经期不规律21例(25.42%),邻近脏器有压迫症状  相似文献   
6.
华金莲  王秀伟 《山东医药》2008,48(18):69-70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及异位内膜中的E-cadherin,与子宫肌瘤组织作比较.结果显示,E-cadherin评分,腺肌病组在位子宫内膜增殖期为(9.6±1.4)分、分泌期为(11.6±1.6)分,异位内膜增殖期为(12.2±1.7)分、分泌期为(13.0±1.8)分;肌瘤组增殖期为(8.3±1.6分)、分泌期为(10.5±1.5)分;腺肌病组各期异位内膜E-cadherin评分与在位内膜相比,P均<0.05;各期在位和异位内膜与肌瘤组相比,P均<0.05.认为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在位和异位内膜E-cadherin表达均升高,E-cadherin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妊娠及产褥期静脉血栓形成多发生于下肢静脉及盆腔静脉 ,少部分发生于脑静脉窦 ,在妊娠及产褥期妇女中的发生率约为 0 .5‰~ 7.0‰。血栓及其引起的栓塞已成为妊娠及产褥期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 ] ,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总结了本院收治的 1 985~ 2 0 0 1年间收治的 2 4例产后静脉血栓形成病例 ,对此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2 4例产褥期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 .2 临床表现 发病时间为产后 6h至产后 2周 ,下肢深静脉及盆腔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表现为患肢疼痛、压痛、肿胀三联征 ,其中 7例表现为 Ho…  相似文献   
8.
9.
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5年1月治疗的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270例临床资料,并使用SPSS 10. 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与发生子宫内膜癌及癌变因素.  相似文献   
10.
华金莲  王鸿君 《职业与健康》2007,23(24):2339-2339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是妇科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对年轻、症状较轻、有生育要求者,常采用保守治疗。由于西医常用的药物大多属激素类,长期应用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良反应。而中西医结合治疗相辅相成,收到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本病属中医“痛经”、“症瘕”、“月经不调”、“不孕症”等病症范畴。我们从1999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中西医理论从本病的诊断、辩证分型、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异症70例,现简要介绍如下。1内异症的中医辨证分型由于内异症属中医“痛经”、“症瘕”、“不孕症”等病症范畴。所以本病的中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