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型肝炎人工肝术后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探讨改善预后措施。方法回顾总结120例重型肝炎人工肝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真菌感染的部位、影响因素、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120例人工肝术后患者中37例术后并发真菌感染,发生率为30.8%。一次人工肝术后6例发生感染,多次人工肝术后31例发生感染。单一脏器真菌感染15例,死亡3例。多脏器真菌感染22例,13例死亡。结论人工肝术增加重型肝炎真菌感染的机会,多次人工肝更易并发真菌感染。多脏器真菌感染是影响重型肝炎息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氟康唑治疗全身真菌感染有效,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将有助于改善真菌感染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A、LN、Ⅳ C、PCⅢ水平与临床分型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 :对 2 0 0例慢性肝病患者 (其中 98例采用肝活检确诊 )分别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HA、LN、Ⅳ C、PCⅢ水平。结果 :血清HA、LN、Ⅳ C、PCⅢ水平在慢性肝炎中度和病理S3期时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PCⅢ水平在病理S2 期就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随着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结论血清HA、LN、Ⅳ C、PCⅢ水平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 ,而且受肝脏炎症程度的影响。PCⅢ似是判断早期肝硬化的相对灵敏和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3.
78例麻疹住院病例分析刘远煌,冼超自从1965年对麻疹易感人群进行减毒活疫苗接种以来,麻疹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有显著下降,本文就我院1980~1994年收治的78例麻疹病例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1.1性别、年龄78例中男性49例,女性29例.年龄最小5月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联苯双酯滴丸对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与病理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178例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中度)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HA、LN、Ⅳ-C、PCⅢ水平;肝活检取肝组织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血清HA、LN、Ⅳ-C、PCⅢ水平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组织结果显示炎症程度有显著改善,而纤维化程度无显著变化。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和病理组织无显著变化。结论联苯双酯滴丸治疗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中度)患者可显著改善肝纤维化四项指标,而对病理组织中纤维化程度无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并发感染性休克的肝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在42例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取外周血,采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BD流式细胞仪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表现为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及CD4 /CD8 T比值明显下降(P<0.01),与无并发症组比较,CD3 、CD4 T淋巴细胞均明显下降(P<0.05),但CD8 T淋巴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导致CD4 /CD8 比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无并发症组更紊乱,免疫功能更低下。  相似文献   
6.
正在多年的临床诊治当中,遇到许多乙肝患者存在一些认知误区。这些误解给患者带来的心理或病理上的伤害,往往比疾病本身导致的伤害还要糟糕。1、认为"小三阳"就没事。针对"小三阳"患者,一定要看HBV DNA复制活跃性情况。如果测不到HBVDNA明显异常,我们称之为"非活动性携带者",患者病情会相对静止,这也是我们临床医生治疗的目标。但如果测出HBV DNA复制活跃性高,则说明病情还有可能会继  相似文献   
7.
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肝病患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近2年来诊治2032例住院肝病患中的18l例医院感染患,并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病患医院感染率为8.9%。其中重症肝炎发生率最高(28.57%),其次为重度慢性肝炎(14.19%)、肝炎病毒重叠感染(13.79%)。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于首位,其次是肠道、腹腔、肝胆道等。肝病患医院感染主要与临床分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年龄、广谱抗生索的使用及侵袭性操作等因素有关。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认真做好基础护理,是预防肝病患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广州地区近年麻疹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远煌  冼超 《广东医学》1995,16(12):806-807
作者总结分析了1980-1994年收治的78例麻疹,结果表明:广州地区近年麻疹在发病年龄、季节、地区及临床表现出现如下特点:婴儿及成年人麻疹病例增加,特别是成年麻疹;发病高峰季节后移,4-6月份病率为47.4%;患者以外来人口为主;病毒血症时间延长;消化道症状多见,特别是腹泻;Koplik's斑发病下降;临床经过典型;并发症以儿童组见;预后,经率低。  相似文献   
9.
10.
血浆置换术后医院深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后重型肝炎患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69例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后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 结果真菌感染占同期血浆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病例的60.52%,感染部位以口腔、肠道为主,其次为肺部;感染真菌类型主要为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等;感染发生与患者原发病、人工肝术后机体抵抗力降低、抗生素应用等有关;肺部真菌感染占28.98%,病死率为70.0%,其中肺曲霉病4例、毛霉病6例,无一例存活. 结论血浆置换术后真菌感染发病率较高,肺部真菌感染是更危险的因素,预后极差;重视预防措施、早期诊断治疗是减少真菌感染、降低病死率的关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