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子宫原始神经外胚层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例子宫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2例患者的年龄分别为17岁和44岁,均经病理诊断确诊,Homer-Wright菊形团为其特异性病理形态学表现,CD99表达均呈阳性。1例患者为IV期,接受了肿瘤细胞减灭术,首次治疗结束后4个月复发,再次术后仍未获得满意生存,仅存活20个月;另1例仅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给予化疗4疗程,随访至今未提示复发及转移。结论子宫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主要依赖于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明确诊断;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手段,术后可辅以放化疗,其预后与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子宫恶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科2012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2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行淋巴清扫时根据采用手术器械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刀组和单极电刀组各51例,超声刀组应用超声刀清扫盆腔淋巴结,单极电刀组应用高频电刀清扫淋巴结,比较两组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数目、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及淋巴囊肿形成上的不同。结果:超声刀组与单极电刀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数目明显增多,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淋巴囊肿形成减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中,可缩短清扫时间,减少出血量,更完整彻底地切除淋巴结,缩短术后拔管时间、降低淋巴囊肿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同步放化疗在淋巴结转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59例于湖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FIGO分期(2009年)ⅡB~ⅣA期宫颈癌合并盆腔淋巴结伴或不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29例,对照组行适形调强放疗+三维后装放疗±同步顺铂化疗(30~40 mg/m2、1次/周),治疗组在放化疗期间联合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或信迪利单抗并行免疫维持。观察两组放疗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率、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ORR(96.6%vs.70.0%)和DCR(96.6%vs.73.3%)均高于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PD率低于对照组(3.4%vs.26.7%...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NE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湖南省肿瘤医院妇瘤科诊治的34例SCNECC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SCNECC患者的生存及复发情况,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随访截止时间为2015年10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25.3个月(8~56个月),无失访者。随访期内死亡13例,其1年和2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81.6%和56.5%,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9个月。15例出现复发、转移,中位复发、转移时间为6个月(0~24个月);1年和2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6.8%和48.7%,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4个月。对25例早期手术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SCNECC与宫颈深间质受侵、LVSI、盆腔淋巴结转移、新辅助化疗、术后放疗以及总化疗次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SCNECC患者的预后与临床分期、总化疗次数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宫颈肿瘤直径、肿瘤成分(指单纯型癌和混合型癌)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也提示总化疗疗程与预后明显相关(P<0.05)。结论对于SCNECC患者,肿瘤分期越晚,预后越差;总化疗次数≥3次可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NE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8例SCNECC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及复发情况,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30日,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1~123个月),随访期内死亡65例。SCNECC患者3年和5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46.5%和31.2%,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33个月。随访期内71例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3年和5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5.3%和30.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4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CNECC患者的预后与分期、根治性手术/放疗+系统性化疗以及≥4个疗程的化疗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成分及化疗方案无明显相关性(P>0.05)。其中,分期越早的患者预后越好;实行根治性手术/放疗+联合化疗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姑息性放疗或化疗者;化疗疗程≥4的患者预后明显较好,且当化疗疗程提高到6个疗程时,预后可进一步改善。紫杉醇+顺铂/卡铂化疗组与顺铂+依托泊苷化疗组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SCNECC患者预后较差,分期越早,则预后越好;早期SCNECC主要行手术+系统性化疗,晚期SCNECC以同步放化疗+系统性化疗为主;给予≥4个疗程的化疗对于患者的预后较有意义,若患者可耐受,建议给予6个疗程化疗;可考虑以紫杉醇+顺铂/卡铂方案替代顺铂+依托泊苷方案化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挽救性放化疗在术后盆腔复发或(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性宫颈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湖南省肿瘤医院妇瘤科收治的40例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或盆腔放疗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根据意向性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挽救性放化疗,治疗组在观察组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并进行免疫维持。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FS),次要研究终点为完全缓解率(CRR)及总生存(OS)。随访截止到2022年6月30日。结果:放化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治疗组的完全缓解(CR)率(65.00%)明显高于观察组(30.00%)(P<0.05)。治疗组的中位PFS(mPFS)未达到,明显长于观察组(15个月)(P<0.05)。观察组中有6例患者出现进展,主要表现为远处转移,其中5例患者死亡。不良反应主要为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内皮增生症(RCCEP)及甲状腺功能异常。未观察到4级不良反应及治疗相关死亡事件的发生。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挽救性放化疗治疗术后盆腔复发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性肺型小细胞癌(small cell ovarian carcinoma of the pulmonary type,SCCOP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10年0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手术并病理确诊的8例SCCOPT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4.25岁(35~68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或伴阴道流血。8例患者中,7例患者为Ⅱ-Ⅳb期。除1例Ⅳb期外,其余7例患者均接受了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并辅助4~8疗程紫杉醇+顺铂/卡铂方案化疗。其中7例已死亡,中位生存时间16.5月(6~49月);即使经过积极手术并规律足量化疗的7例患者中6例死亡,但经过积极治疗患者最短生存时间为10个月,4例患者生存时间近2年或以上,1例患者在33个月后出现全身多器官转移,经再次化疗后病情缓解仍生存。结论:SCCOPT发病罕见,恶性程度高,病死率高,预后欠佳。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并辅助足量规律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