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广、使用量最大的杀虫剂,大多为磷酸酯类或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对人畜的毒性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的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严重患者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2.
"乳痈”最早见于晋<肘后方>,该病是由肝气郁结,胃热壅滞而成.其临床辨证分为初期、成脓期及溃后三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胚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组织发生。方法对6例肺胚母细胞瘤进行光学显微镜检查及免疫组化、单克隆抗体分析。结果镜下示6例均以间叶细胞和上皮细胞为主,核分裂像较多,免疫组化示CK(+)、EMA(+)、鼠抗波形纤维蛋白单克隆抗体(+)。结论6例均为发生于肺中胚层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特征均为双向性肉瘤样癌。应用免疫组化和单克隆抗体为6例疑难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随访病人均生存1年以上。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若积极防治,可把病情控制在最佳状态,可以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在糖尿病的防治中,饮食治疗是基础。而营养宣教是饮食治疗的重要环节,因此做好住院糖尿病病人的营养宣教十分重要。笔者从事临床营养治疗工作多年,认为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 集体宣教与个体宣教相结合 1.1集体宣教定期组织住院糖尿病病人及家属的知识讲座,类似于学校的课堂教学,又更加灵活机动,每次讲座时间为1小时左右。讲授者可与听  相似文献   
5.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多由忧思恼怒,横逆犯胃所引起,或由于脾不健运,胃失和降而导致,或因嗜食生冷、饥饱失常、损伤脾胃造成。如不能及时治愈,则会经常反复发作,转成慢性。慢性胃脘痛的病理机转,最常见的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为HCV感染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07年5月-2013年4月医院收治的HCV感染患者156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和影像学检查将患者分为慢性丙型肝炎组(CHC)96例和肝硬化组(LC)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宿主因素、病毒因素和治疗情况并分析,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HC组中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比例较LC组更高,CHC组患者伴有代谢综合征(MS)危险因子患者比例显著高于LC组,IL-28B基因型rs12979860CT/TT、rs8099917TG/GG以及HCV基因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多因素分析与LC相关因素发现,患者感染年龄、抗病毒治疗、MS危险因子和rs12979860、rs8099917基因型是影响LC的因素。结论 CHC转化为LC与患者感染年龄、是否接受抗菌药物治疗、MS危险因子和rs12979860、rs8099917基因型直接关联,这对往后临床预测慢性HCV感染患者的转归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相关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探讨介入治疗对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对2005-01-2010-09抚顺市矿务局总医院36例行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的心律失常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11例,发生率30.6%。其中术中出现的心律失常为8例,6例频发房性早搏,2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术后发生心律失常3例,1例Ⅱ度Ⅰ型AVB,1例阵发性房颤,1例心房扑动。结论在ASD介入治疗过程中,较多的发生一过性房性心律失常,也可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一般预后良好,无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实验室检测指标有了飞速发展,日益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在平时工作中,人们大多认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由检验科来保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产儿早期心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将100例新生儿根据胎龄分为4组,动态观察4组患儿生后第1~7天的心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 4组左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主动脉瓣口峰值流速(AV)、肺动脉瓣口峰值流速(PV)、一氧化碳(CO)随胎龄增加而增加.结论 早产儿心功能指标EF、FS、AV、PV、CO随胎龄增加而增加.早产儿出生时肺动脉压力升高,随日龄的增加,随心功能逐渐恢复,肺动脉压力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了解上海市女性骨密度(BMD)变化规律基础上,探讨使用不同年龄段峰值BMD作为诊断标准时,比较骨质疏松检出率的差异.方法 采用Hologic QDR-2000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3 390例20~84岁女性腰椎1-4(L1-4)后前位和左侧股骨近端(Total、Neck、Troch和Inter)BMD值,确定峰值BMD出现的年龄段,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骨质疏松检出率.结果 以5岁年龄段分组分析显示:L1-4峰值BMD出现在30~34岁年龄段,为0.989g/cm2,股骨近端各部位峰值BMD均出现在20~24岁年龄段,分别为0.878 g/cm2、0.806 g/cm2、0.655 g/cm2和1.019 g/cm2;以上述峰值BMD作为标准时,2 317例50~84岁妇女L1-4、Total、Neck、Troch和Inter骨质疏松检出率分别为42.2%、15.1%、13.4%、9.4%和13.1%.而以20~39岁年龄段BMD作为峰值分析显示:L1-4、Total、Neck、Troch和Inter均值BMD分别为0.962 g/cm2、0.844 g/cm2、0.776 g/cm2、0.626 g/cm2和0.984 g/cm2;2 317例50~84岁妇女L1-4、Total、Neck、Troch和Inter骨质疏松检出率分别为29.3%、18.3%、14.9%、16.0%和16.1%.以5岁年龄段分组与以20~39岁年龄段BMD作为峰值比较,骨质疏松检出率在L1-4、Total、Troch、Inter部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Neck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不同年龄段BMD作为峰值时,骨质疏松检出率存在差异,临床以BMD来诊断骨质疏松时,应关注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