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吡格列酮对高脂饮食兔主动脉LOX-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高脂饮食下兔主动脉LOX-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设立正常饮食、高脂饮食及高脂饮食加吡格列酮干预3组,通过比较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血脂的变化、LOX-1分子及mRNA的表达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兔主动脉LOX-1分子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LOX-1mRNA的表达。结果吡格列酮能减轻高脂饮食所致的内膜增厚和平滑肌增生,减轻高脂血症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吡格列酮还能明显升高HDL,对TC、LDL、TG和BS无明显影响。高脂饮食刺激兔主动脉LOX-1分子及mRNA的表达,吡格列酮能显著减轻这种作用。结论吡格列酮能减轻高脂饮食兔主动脉LOX-1分子及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噻唑烷酮类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吡格列酮对高脂饮食兔主动脉CD40L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高脂饮食兔主动脉CD40L表达的影响。方法设立正常饮食、高脂饮食及高脂饮食加吡格列酮干预三组,比较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血脂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兔主动脉CD40L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兔主动脉凝血酶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mRNA的表达。结果吡格列酮能减轻高脂饮食所致的内膜增厚和平滑肌细胞增殖,吡格列酮还能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脂饮食刺激兔主动脉CD40L的表达,吡格列酮能显著减轻这种作用。高脂饮食能上调兔主动脉表达凝血酶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mRNA的表达,而吡格列酮能显著抑制这种作用。结论吡格列酮能减轻高脂饮食兔主动脉CD40L的表达,其作用可能与抑制凝血酶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mRNA表达有关,提示吡格列酮可通过抑制高脂血症患者炎症信号通路而达到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肝炎肝昏迷脑脊液临床检验所见国内尚未见有文献介绍,现将我院所检口例病毒性肝炎肝昏迷脑脊液中总胆红素、乳酸、HBsAg、GPT四项指标与血液检测的对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耐药性是结核病化疗失败的常见原因,为了及时提供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作治疗依据,对我院从1985年10月~1986年12月分离的120株结核菌进行药物敏感测定,报道如下。 一、菌株来源:从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来。 二、药敏方法:按全国结核病细菌学检验方法标准讨论会规定的方法、耐药界限及判定标准执行。 三、各种抗结核菌药物的敏感及耐药情况(见附表)。  相似文献   
5.
检测血清中C_3含量为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病情估计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本文用火箭电泳法对100例正常人及124例胃、肝、肾疾病患者的C_3进行了检测。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琼脂粉。2.Tris缓冲液:0.1MNaCl,0.01M Tris,0.001 M EDTA,pH8.6。3.0.05M巴比妥钠-巴比妥缓冲液:pH8.6。4.C_3诊断血清及正常人参考血清(上海市医学化验所)。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传染病,其中主要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NANH)等。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一般实验室检查,对肝炎病例进行分型诊断十分困难。现对我院收集的临床明确诊断的各类肝病进行了特异性的血清学研究,以探讨本地区各类肝病的血清学分型情况。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488名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人格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状况异同。方法选取江苏省10所农村小学的三~六年级250名留守儿童以及相同数量非留守儿童,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和自编的事实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和交往情况存在差异;男女留守儿童,在E、N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E、N、L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守儿童人格发展问题突出,较非留守儿童人格内倾,情绪紧张,掩饰度高,男性较女性更严重。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513名大学生短信交往行为与焦虑状况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当前大学生手机短信交往行为的特点,并考察其与焦虑状况的关系,借此探讨两者存在的内部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焦虑因子对江苏省14所高校拥有手机的535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问卷数据经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Spearmen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大学生手机短信交往消费是手机消费的主要部分;性别、年级在每月收发短信条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月收发短信条数多少与焦虑状况不存在显著性相关;陌生交流情况与焦虑状况呈显著性相关;工作短信情况与焦虑状况呈非常显著性相关;有关手机依赖程度的6个变量与焦虑状况呈非常显著性相关。结论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手机短信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大学生短信交往行为与焦虑状况明显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高脂饮食下兔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设立正常饮食、高脂饮食及高脂饮食加吡格列酮干预3组,通过比较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血脂的变化、VCAM-1分子的表达进行研究,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用于主动脉病理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兔主动脉上VCAM-1的表达。结果吡格列酮能减轻高脂饮食所致的内膜增厚和平滑肌增生。吡格列酮还能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对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甘油三酯(TG)无明显影响。高脂饮食刺激兔主动脉VCAM-1的表达增加,吡格列酮能显著减轻这种作用(0.78±0.16vs0.42±0.11,P<0.01)。结论吡格列酮能减轻高脂饮食兔主动脉VCAM-1的表达,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干扰核转录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513名大学生短信交往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手机短信是继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一种日益为大众喜爱和接受的新传媒,但随之而来引发了手机焦虑症。本研究探讨当代大学生手机短信交往行为的特点及其与焦虑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