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意识状态的观察意识状态的变化,是最早反应脑损伤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在临床各项观察中,患者意识状态的改变极为重要,要准确分清嗜睡、朦胧、浅昏迷、深昏迷等不同意识障碍的程度。在护理中,可借助答话情况、呼唤反应、对疼痛刺激反应(针刺、压眶反应等)的防御反应如何;还可以通过吞咽、咳嗽、角膜反射等了解意识障碍的程度,特别是要注意脑疝的发生,脑疝的前驱症状表现头痛剧烈、呕吐频繁、烦躁不安和意识迟钝、嗜睡、血压急骤升高、脉压差大、脉搏缓慢、颈项强直,呈潮式呼吸等。此外,脑出血后患者常出现周身不适、头痛、难以入睡的情况,这时候,给予镇静安眠药物后,更应注意意识状态的改变,防止入睡后发生脑疝。2瞳孔的观察2.1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常为出血量较少,病情较轻。2.2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对光反射无法测验伴有不同程度的昏迷、高热、常提示脑干的桥脑段损伤。2.3双侧瞳孔大小或形态多变患者呈深昏迷状态、高热,常提示为脑干的中脑段损伤。2.4双侧瞳孔不等大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固定,提示有颅内压增高、脑疝的发生,常需要进行紧急抢救。2.5双侧瞳孔极度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伴有生命体征的改变,提示病情危重,表示患者已近于死亡。观察瞳...  相似文献   
2.
走到小区门口处突然不能确认自家门窗是否锁好,于是折返检查;老是喜欢检查自己皮包,看东西带齐没有;总是怀疑自家的煤气到底有没有关掉……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广西2006-2015年孕产妇死亡率及变化速率,预测其发展趋势,为科学制定相关策略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建立微分动态方程模拟广西2006-2015年孕产妇死亡率,判断其动态趋势,并外延预测2016-2018年广西孕产妇死亡率。结果 孕产妇死亡率灰色GM(1,1)预测模型为:(1)(k+1)=-322.242e-0.079k+349.402(C=0.187,P=1.000);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符合率>90%;下降趋势变化速率逐渐降低,2014年以来趋于平稳;预测2016-2018年广西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2.04/10万、11.12/10万和10.27/10万。结论 近十年广西孕产妇死亡率下降态势呈现"先快速后平稳"的趋势,预测2016-2018年广西孕产妇死亡率将持续稳步降低。  相似文献   
4.
护理服务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全过程的护理服务质期,好比长长的链条,其中有强的质量环节,也有弱的质最环节.病人对护理质量总的评价,往往取决于弱环,而不是强环.比如护士为病人打了几十针,只要1针没有查对好或部位没有选好,病人的评价就不高了,病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就降低了,这就是临床护现中的弱环效应.护理质量是发展护理事业的杠杆、护理质量上不去,护理的价值意义就无从谈起.在越来越重视护理质量发展的今天,弱环效应象一面镜子,照出我们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给我们带来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2000~2015年广西出生缺陷综合防控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2000~2015年广西出生缺陷防控有关的指标进行分析,为政府部门制定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0~2015年广西出生缺陷一级、二级预防策略的相关统计资料,对广西出生缺陷防控中的婚前医学检查、增补叶酸、地中海贫血防控、出生缺陷发生情况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婚检率:2000~2015年婚检率为50.67%,2004~2009年婚检率为6.09%,2010~2015年免费婚检率为91.67%,2010~2015年免费婚检率是2004~2009年婚检率的15.06倍.2000~2015年婚检检出疾病524 416例,以生殖系统(3.35%)和内科系统疾病(2.69%)为主.(2)叶酸服用:2010~2015年叶酸服用人数4 180 564人,2010年叶酸服用率为64.22%,2015年97.58%,增幅为51.95%;2010年叶酸服用依从率为39.66%,2015年提高至93.20%,增幅为135.00%;2010年群众对服用叶酸的知晓率为90.58%,2015年提高至97.48%,增幅为7.62%.(3)产前筛查、诊断:产前筛查率和产前诊断率逐年提高,2003年产前筛查率为9.61%,产前诊断率为0.40%,2010~2015年分别提高到56.83%、20.25%,分别是2003年、2004~2009年的5.91倍、2.91倍和50.63倍、11.57倍.(4)地贫筛查:2010~2015年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9 794 546人,完成基因诊断478 243人;查出中间型和重型地贫胎儿8 048例.(5)出生缺陷:2000~2015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21.46/万,发生率呈由高至低的变化趋势,最常见的出生缺陷是先天性心脏病和胎儿水肿综合征.结论 政策的出台对出生缺陷防控效果有影响,从2010年起全面落实以一级、二级预防为主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控策略后,产前筛查率和产前诊断率逐年提高,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6.
黄葵胶囊配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帅  刘湘红 《河北中医》2009,31(4):600-602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配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D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取生活方式干预,优质低蛋白饮食,药物控制血糖、血压,治疗组32例加用黄葵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口服。2组均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Cr)、尿素氮(BUN)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4%,对照组总有效率6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UAER、尿2β-MG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UAER、尿β2-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对早期DN肾小球及肾小管的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以延缓DN进展,是治疗DN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SIF)与葡萄籽原青花素(GSPC)对2型糖尿病大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普食对照组(A组,6只,喂养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组(24只,高脂饲料喂养)。用链脲佐菌素将高脂饲料组大鼠制备成糖尿病大鼠,将模型制备成功的18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糖尿病对照组(B组)、SIF GSPC250mg·kg-1·d-1剂量干预组(C组)和SIF GSPC50mg·kg-1·d-1剂量干预组(D组)。A组和B组大鼠用消毒后的自来水灌胃,C组和D组大鼠以两种剂量的SIF GSPC分别灌胃。检测6周、10周后各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以及10周后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10周后C组和D组大鼠空腹血糖较B组均下降,但只有C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与B组相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大鼠血清SOD活性和GSH、MDA、NO水平与B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大鼠SOD活性和NO水平与B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协同葡萄籽原青花对于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抗氧化能力有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豆异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中SOD MDA GSH及NO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后的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普食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大豆异黄酮250mg/kg、50mg/kg剂量干预组。检测各组喂养6周、10周的血糖水平,检测第10周后大鼠血清中SOD、MDA、GSH及NO的变化。结果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大豆异黄酮250mg/kg剂量干预组大鼠血清中的SOD明显升高(P<0.05),MDA与NO明显下降(P<0.05);大豆异黄酮50mg/kg剂量干预组大鼠血清中GSH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能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风也叫脑卒中,是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本病常留有后遗症,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因此中风后遗症的康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不仅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及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蒲参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患者长期代谢紊乱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动脉粥样硬化(AS)及斑块形成,最终出现大血管病变.这些因素与脂代谢异常、ET-1与NO平衡失调、CRP水平增高等密切相关.心血管代谢危险患者常见脂蛋白异常[1].本研究旨在观察蒲参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浆ET-1、NO及CRP水平的影响,阐明其调脂、保护内皮功能、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机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