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心脏结构指标[左心室内径(LVD)、收缩末期内径(LVS)]、心脏功能指标[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血流情况(主动脉瓣反流、二尖瓣反流和三尖瓣反流)、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脏指数(CI)和心排血量(CO)]。结果:术后6个月,患者LVD和LVS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患者FS和EF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患者主动脉瓣反流、二尖瓣反流和三尖瓣反流血流情况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患者CI和CO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未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发生显著变化,未出现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理想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3.
由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引起的过度炎性反应被认为是心肌梗死后心肌重构和心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之一,参与天然免疫系统激活的Toll样受体(TLR)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TLR9通过与特定配体结合而激活天然免疫系统,与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该文介绍TLR9与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相关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肝脏和肝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可视化并进行肝分段,探讨其意义及临床应用。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对24例晚期弥漫性肝癌患者CT扫描数据进行图像分割并进行三维重建,根据每个患者肝血管的分支和Couinaud分段法对肝脏进行个体化分段,计算肝和各肝段的平均体积。结果重建后获得形态逼真的肝脏和肝血管的三维模型,测得患者全肝平均体积达(2683.26±671.53)cm3。对肝脏进行了分段,通过三维模型能准确计算出各肝段的平均体积。结论三维重建、肝脏分段和体积测量为患者的诊断、后续治疗和手术风险评估提供了参考,来源于活人体的三维图形也可以用于科研和教学。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小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C57BL/6J成年雄性小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16只)、联合低剂量组(木犀草素5mg/kg,16只)、联合高剂量组(木犀草素20mg/kg,16只)。RT-PCR检测心肌细胞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信号通路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高剂量组生存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低剂量组和联合高剂量组TNF-α、IL-1β、IL-6mRNA和磷酸化P65蛋白相对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联合低剂量组比较,联合高剂量组TNF-α、IL-1β、IL-6mRNA和磷酸化P65蛋白相对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低剂量组和联合高剂量组细胞凋亡明显下调(19.17±3.06、14.67±2.34 vs 23.33±4.80,P0.05)。与联合低剂量组比较,联合高剂量组细胞凋亡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低剂量组和联合高剂量组磷酸化P38和磷酸化JNK明显降低(P0.05)。与联合低剂量组比较,联合高剂量组磷酸化P38和磷酸化JNK明显降低(P0.05)。结论木犀草素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NF-κB通路保护心肌细胞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IMCHB模式的护理干预在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3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IMCHB模式的护理干预。统计两组认知功能、运动能力。结果 观察组认知功能、运动能力、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IMCHB模式的护理干预用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可促进患儿认知、运动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策略是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主、动员全社会参与、实行综合治理。宣传教育和改变危险行为的艾滋病预防措施已被证明是有效的。然而城乡居民、大中学生以及校外社会人员等青少年目标人群对艾滋病宣传海报、宣传手册的接受、理解和信息需求却各不相同。随着微博、微信和应用程序等以网络为载体新媒体的大量普及和应用,社会群众用户特别是青少年用户日益增多,这就提示宣传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和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这一新平台抓好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探讨符合新时代的要求的全新的艾滋病宣传教育社会实践模式,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力量进行青少年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将成为新型艾滋病宣传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甲状腺功能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进行IVF-ET治疗的249例输卵管不通所致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成功101例,失败14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回归分析析明确IVF-ET与治疗结局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评价各因素对IVF-ET治疗的诊断效能。结果 失败组中年龄、TSH、TBTL、DBIL、ALT、UREA、UA、CREA、RBC、HB各值均高于成功组,失败组中FT4、TC、TG、WBC、SBP、DBP、HR各值均低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AB阳性率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9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得出年龄(OR: 0.765,95%CI: 0.593~0.986)、TSH(OR: 0.353,95%CI: 0.209~0.595)、DBIL(OR: 0.765,95%CI: 0.593~0.986)、UA(OR: 0.765,95%CI: 0.593~0.986)、CREA(OR: 0.887,95%CI: 0.830~0.948)是IVF-ET治疗成功的危险因素;FT4(OR: 1.617,95%CI: 1.187~2.203)则是其保护因素;ROC曲线表明TSH最佳诊断切点为1.28;TSH的灵敏度最高为84.46%。结论 TSH水平与IVF-ET治疗结局相关。  相似文献   
10.
正解剖1具未成年男尸时,见膈下动脉与左副肾动脉共干起自左肾动脉,膈下动脉发出2分支,即胃上动脉[1]和右膈下动脉,同时伴有左膈下动脉发自胃上动脉变异(图1),现报道如下:左肾动脉(起点外径7.70 mm)发自腹主动脉左侧壁,距其起点0.40 cm发出膈下动脉与左副肾动脉的共干支,长0.33cm。左肾副动脉(起点外径2.59 mm)走行2.85 cm注入肾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