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Nissen/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临床疗效及食管测压与pH值监测对长期疗效的预估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4例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Nissen组),56例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Dor胃底折叠术(Dor组)。术后随访1年,对比观察2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记录食管测压及pH检测等指标变化情况、Gerd Q、DeMeester评分等。 结果Nissen组术程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Dor组(P<0.05),2组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年食管反流情况与DeMeester评分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Nissen组在减少反流次数、长反流次数和最长反流时间方面均优于Dor组(P<0.05)。2组在反流时间、酸反流时间百分比与DeMeest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静息呼吸平均值、食管残余压较术前均显著提升(P<0.05),但2组间术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组患者食管松弛率、无效吞咽与Gerd Q评分均较术前也均明显降低,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联合Nissen或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均有明显效果,临床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治疗性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学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干细胞研究是一门新兴学科,一直处在伦理学的争论之中。本文为治疗性干细胞研究进行了伦理学辩护。指出正统思想的历史惯性作用、浪漫主义的非科学态度、“有利无伤”原则等存在的偏颇,探讨了宗教信仰等伦理学背后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论述了胚胎地位及体细胞克隆伦理学问题。提出了从事这项研究的科学家应有的态度。认为治疗性干细胞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自发性脑出血是指没有明显外因情况下的脑内出血,是中老年常见的疾病,多由高血压引起,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传统治疗方法为开颅手术,开颅手术创伤大,费用高,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颅内血肿清除,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我院从2006年1月开始采用YL-1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自发性脑出血117例,临床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囊性病变及囊实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颅内囊性及囊实性病变的症状、体征、磁共振成像(MRI)和CT检查结果,并结合既往文献资料,总结出颅内囊性病变及囊实性病变的特点。结果除蛛网膜囊肿和脑脓肿外,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脑转移癌、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脑膜瘤、神经鞘瘤和室管膜瘤等肿瘤都有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囊实性改变,且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结论颅内囊性病变及囊实性病变病理性质较复杂,需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加以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显示椎管内骨嵴三维立体结构,测量其大小、形态。方法:63例脊髓纵裂合并椎管内骨嵴患者行螺旋CT容积扫描,共发现79个骨嵴,将其原始数据减薄行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重建。结果:骨嵴可分为不分叉型及分叉型,不分叉型65个,分叉型14个,不分叉型明显多于分叉型(P<0.05);不分叉型有多种形态,在胸腰段形态多为前后粗中间细前端径线大于后端径线且前中部上下径大于宽径形(P<0.05);上腰段骨嵴前端宽径明显大于其它节段(P<0.05);分叉型多为后方分叉型,总共14个分叉型中有7个位于腰1节段。结论:VRT图像可以清晰显示椎管内骨嵴的三维解剖学形态,其在椎管内骨嵴诊断及术前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和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38例重型颅脑损伤和11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出院时按GOS分级,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GOSⅠ级15例,Ⅱ~Ⅲ级4例,Ⅳ~Ⅴ级19例。11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GOSⅠ级4例,Ⅱ~Ⅲ级1例,Ⅳ~Ⅴ级6例。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和大面积脑梗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清晰显示骨嵴切除术前、后椎管内骨嵴的三维立体结构,探讨螺旋CT容积再现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44例脊髓纵裂并骨嵴患者骨嵴切除术前及术后均行全脊柱螺旋CT容积扫描,并行原始数据减薄容积再现技术(volumerenderingtechnique,VRT)重建,观察骨嵴的三维立体形态,测量术前及术后骨嵴的前后径计算骨嵴残留率,并记录术中出血量。结果骨嵴可分为分叉型、不分又连贯型、不分又中断型,三者在骨嵴术后残留率及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分叉型骨嵴的术后残留率最高,术中出血量最多。结论VRT图像可清晰显示骨嵴切除术前、术后椎管内骨嵴的三维立体形态,对手术效果的评判,根据骨嵴形态进行术前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提示术前一定要注意骨嵴的分叉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呼吸道阴性异物的 X线平片及透视的重要征象。方法 :2 5例经常规胸部正侧位片及透视检查 ,并经内窥镜检、气管切开取异物及自行咯出证实。结果 :96%病例 X线显示异常改变 ,常规胸片透视观察并拍深呼吸相胸片示 :一侧肺气肿 4例 ,一叶肺气肿 2例 ,单侧肺气肿并纵隔移位 (或纵隔摆动 ) 1 0例 ,心影吸气性增大 2例 ,右肺不张 4例 ,单纯吸入性肺炎 2例 ;4周内复查吸入性肺炎 1 0例 ,1例 X线表现不明显。结论 :常规 X线显示某侧或某叶肺气肿与纵隔摆动同时存在应诊断该病  相似文献   
9.
凯时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凯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近2年采取随机抽样对照方法。分别使用凯时,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结果:凯时组有较高的显效率,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凯时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三七总皂苷(PNS)对铁死亡和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探讨PNS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复灌注(MCAO/R)方法建立大鼠CIRI模型,PNS干预后,各组大鼠进行Longa评分比较;观察脑梗死体积;试剂盒检测缺血侧大脑皮质组织中Fe2+、GSH、MDA、IL-1β、TNF-α和IL-6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铁死亡关键调控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表达水平。结果:MCAO/R后,大鼠神经评分显著增加,有明显脑梗死区,皮层组织中Fe2+和MDA及IL-1β、TNF-α、IL-6含量显著增加,而GSH含量和GPX4水平显著降低。与MCAO/R组相比,PNS干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减小、脑组织中Fe2+和MDA及IL-1β、TNF-α、IL-6含量显著降低,而GSH含量和GPX4水平显著增加。结论:PNS可有效减轻CIRI,其机制与抑制铁死亡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