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Laugier Hunzik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获得性色素性疾病,以口腔黏膜、掌跖部出现色素沉着斑,常伴纵行黑甲为特征.1现报道1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因手足及口唇黏膜发生黑斑4年就诊.患者于4年前先于手指侧出现色素沉着斑,后逐渐增多,半年内于足趾、足跖及唇黏膜陆续出现散在或聚集的色素沉着斑,无自觉症状,一直未予治疗.发病以来无发热、腹痛、腹泻、呕吐和便血等症状.患者10年前曾因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0岁,因肢端肥大3年、皮肤肥厚半年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双手足末端出现增生、肥厚,渐呈杵状.双手足湿冷多汗,无关节疼痛等自觉症状,患者未予诊治.近半年来患者出现额部、头皮、双小腿皮肤增厚,皱纹加深,以头皮和前额为著.无自觉症状.患者于2009年7月15日就诊我院门诊.自发病以来,患者无多尿、多食、多饮等症状.既往体健,无传染病和系统性疾病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皮肤利什曼病的流行病学、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集并分析6例皮肤利什曼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47.67岁(37 ~ 67岁),平均病程10个月(6 ~ 18个月)。皮损特点为红斑、结节、溃疡,分布于面部及四肢暴露部位。组织病理表现为感染性肉芽肿模式,组织标本中均可找到组织细胞胞质内嗜碱性小体。6例患者均具有疫区工作或旅行史。结论 皮肤利什曼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流行病资料、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0岁,因肢端肥大3年、皮肤肥厚半年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双手足末端出现增生、肥厚,渐呈杵状.双手足湿冷多汗,无关节疼痛等自觉症状,患者未予诊治.近半年来患者出现额部、头皮、双小腿皮肤增厚,皱纹加深,以头皮和前额为著.无自觉症状.患者于2009年7月15日就诊我院门诊.自发病以来,患者无多尿、多食、多饮等症状.既往体健,无传染病和系统性疾病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5.
报道1例口服阿维A治疗慢性放射性皮炎继发的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5岁.胸背部色素性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1年,于2010年10月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背部出现淡红色丘疹,米粒至黄豆大小,剧烈瘙痒,逐渐增多,后发展至胸部.皮损发红时瘙痒,遗留色素沉着后即不痒.近1个月胸部皮损瘙痒明显,影响睡眠及工作.在当地医院诊断不详,每天服用泼尼松2片、抗过敏药及外用软膏治疗(具体不详),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1岁,全身泛发红斑、丘疹,偶颜面水肿伴痒1年半,家族中无类似患者.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骨髓活检:嗜酸粒细胞比例增高,多次粪检未见寄生虫卵,血多种寄生虫抗体阴性,心肌酶升高,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阴性,FIP1L1/PDGFRα融合基因阴性;心脏彩色超声见轻度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右房轻度增大.诊断为复杂性未定类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予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后,症状控制理想.  相似文献   
8.
Laugier Hunzik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获得性色素性疾病,以口腔黏膜、掌跖部出现色素沉着斑,常伴纵行黑甲为特征。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9.
10.
【摘要】 目的 探讨江苏省部分城市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情况。 方法 用横断面调查。选择在江苏省部分城市MSM酒吧活动的人群,填写调查问卷并自愿选择STD检测。对MSM人群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相关因素分析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88人接受问卷调查、体检并提供检测标本,仅有同性性行为者占45.6%。尿液及尿拭子实验室检测:淋球菌阳性率1.3%(5/388),沙眼衣原体9.4%(36/385),生殖支原体17.2%(66/384)。血清学检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率1.0% (4/388),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率18.8%(73/388),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阳性率12.1%(47/388),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IgG抗体阳性率9.8%(38/388),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戊型肝炎病毒(HEV)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8%(38/388)、1.0%(4/388)和2.1%(8/388)。尿拭子涂片中性粒细胞计数是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调整比值比(AOR):5.30,95% CI:2.04 ~ 13.77,P < 0.01]。生殖支原体感染与年龄(AOR:2.84,95% CI:1.17 ~ 6.87,P < 0.05)、尿拭子涂片中性粒细胞计数(AOR:2.37,95% CI:1.01 ~ 5.57,P < 0.05)、尿道不适症状(AOR:2.43,95% CI:1.18 ~ 5.02,P < 0.05)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梅毒感染(RPR与TPPA检测同时阳性)与年龄(AOR:2.46,95% CI:1.05 ~ 5.75,P < 0.05)、HSV-2抗体(AOR:3.70,95% CI:1.62 ~ 8.44,P < 0.01)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MSM人群中具有较高的STD患病率,沙眼衣原体和生殖支原体是MSM人群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 【关键词】 同性恋,男性; 性传播疾病; 性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