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1.
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对心血管不良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在临床中的应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线药物,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也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之一。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活性以减少花生四烯酸代谢为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达到控制关节肿痛的目的,临床特点是起效快,可迅速减轻炎症性肿胀、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近年来,不断有报道NSAIDs引发心血管不良事件和胃肠道出血等毒副作用,引发人们对于此类药物的忧虑。本文将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NSAIDs进行系统分类,并对不同类型NSAIDs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综述。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微透析技术(microdialysis)是一种微创并可连续在线动态监测活体内完整细胞间液物质如生化物质的方法,可从分子水平研究疾病靶组织内有关物质的变化。应用微透析研究不同疾病下生化物质的规律性变化,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大量重要信息。近年来,微透析技术越来越多应用于各类疾病的监测,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监测和治疗手段。本文就微透析技术监测不同生化物质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假体周围骨质溶解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85例行TKA手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骨质溶解将其分为骨质溶解组和未发生骨质溶解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可能影响骨质溶解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年。485例中24例发生骨质溶解,发生率为4. 95%(24/485)。发生骨质溶解组与未发生骨质溶解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术前HSS评分及手术前后股胫角和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术后膝关节HSS评分骨质溶解组明显低于未发生骨质溶解组(P 0. 001),手术前后股骨后髁偏距(PCO)、胫骨后倾角(PSA)及关节线水平(JL)变化量骨质溶解组均明显高于未发生骨质溶解组(P 0. 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前后PCO、PSA和JL变化量均是影响TKA术后骨质溶解的独立因素(OR分别为1. 675、1. 596、1. 952)。结论 TKA术后患者膝关节PCO、PSA、JL的变化量与骨质溶解的发生明显相关,临床应加强对恢复关节正常解剖结构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在大鼠胰腺组织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采用微透析技术对大鼠胰腺组织和血液进行同步取样,联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实时检测胰腺组织和血液中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浓度变化,所得药物浓度数据用WinNonlin软件处理.结果 大鼠血液中的游离左氧氟沙星浓度在给药后10 min时最高,为(65.23±12.9)μg/ml,胰腺组织在20 min到达峰浓度(30.56±3.22)μg/ml,然后持续下降;给药后20 min时胰腺组织的药物浓度开始高于血清,并持续至100 min,然后下降,两者浓度始终保持接近.血液、胰腺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2914.38±205.73)min·μg~(-1)·ml~(-1)和(2465.11±258.56)min·μg~(-1)·ml~(-1).结论 微透析采样技术联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客观地反映药物在组织和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盐酸左氧氟沙星具有较高的胰腺组织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5.
微透析技术是一项新兴的体内药物分析技术。通过微透析技术与药动学和药效学模型结合,实现对组织或细胞外游离态药物浓度及其相应药理效应的同时研究,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明确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制定临床最佳给药方案,而且也为个体化给药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综合近年文献,对微透析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抗菌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髓内钉联合锁定板治疗股骨骨折内固定失效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7月2011年9月采用股骨髓内钉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骨折内固定失效8例患者,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关节活动度、肌力。[结果]随访192011年9月采用股骨髓内钉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骨折内固定失效8例患者,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关节活动度、肌力。[结果]随访1936个月,平均28.5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9.8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伸0°,屈90°36个月,平均28.5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9.8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伸0°,屈90°120°,下肢肌力均Ⅴ级。[结论]髓内髓外联合固定能稳定股骨骨折内固定失效后的骨折断端,配合植骨能有效促进骨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环磷酰胺线性探针体内外回收率最优校正方法。方法 以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为灌注液,反向透析校正方法中的增量法与减量法校正线性探针,考察不同灌注流速对环磷酰胺线性探针回收率的影响。结果 灌注流速为1.0μl/min时,环磷酰胺回收率大幅提高,增量法与减量法回收率分别由(24.11±1.75)%、(26.19±0.76)%提升至(50.93±0.91)%、(53.31±1.23)%,体内回收率为(26.19±0.76)%。结论 环磷酰胺适宜进行微透析技术的取样,本实验校正方法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并发感染对患者手术疗效及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07年12年在我院行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AIS患者210例,按术后发生与未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2组,术后随访时间大于2年.详细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手术前后及随访时的放射学参数、手术中数据及患者填写SRS-22量表结果,将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学检验,以P<0.05作为检验标准.结果 210例忠者中,9人发生感染(4.2%),3例发生急性感染(术后15天),6例发生迟发性感染(半均35.2个月),临床表现以背部疼痛7例)、局部肿胀(5例),及切口渗液(4例)为主.5例感染忠者行外科置管冲洗、清创及内固定物移除术治疗,2例患者最终行内固定物移除术治疗,术后4~8周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组术后矫正率低于未感染组(P<0.05),SRS-22量表填写结果在疼痛、功能、自我形象、心理健康四个维度得分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满意度维度感染组得分低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 脊柱侧凸矫形术后感染并发症可经外科置管冲洗、清创、内固定物移除术及静脉应用抗生素治愈,术后感染发生导敛原有矫止率丢失,患者对治疗满意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对髋关节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六味地黄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指标、髋关节功能,检测IL–6和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负重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功能、疼痛程度、活动度、关节畸形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提高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