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彦彦  李雅洁  路寒冰  谢姣 《护理研究》2023,(11):1966-1972
系统总结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症状对病人身体活动、情绪状态、睡眠质量、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发生机制,并探讨了运动训练改善这些影响的效果及可能机制,以期为运动训练在COPD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总结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经验,笔者回顾性分析了58例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护理包括:采取个体化的心理护理、皮肤的护理、运动和饮食指导,以及如何提高自我检测能力和呼吸功能训练的指导。结果表明,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未出现严重糖尿病并发症。笔者认为,肝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给予个体化、易于接受、实用性强的护理,有利于患者治疗顺利进行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治疗的连续性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肺结核并呼吸衰竭动脉血气及电解质分析特点。方法检测50例重症肺结核患者呼吸衰竭发生后的首次动脉血气及电解质,判断呼吸衰竭及酸碱失衡类型。结果重症肺结核并呼吸衰竭以低氧血症为特点,同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高碳酸血症;重症肺结核病变范围越宽、病程越长越易出现Ⅱ型呼吸衰竭;阴离子间隙(AG)值增高者在正常或异常pH范围内均可出现。结论重症肺结核首次动脉血气及电解质分析能帮助监测病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
5.
我科于2016年3月5日收治一例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并发肺炎的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儿男孩、13天,第三胎第三产,母孕41加2周顺产,上有两个姐姐一个8岁一个5岁均体健,患儿以反复发热9天为代主诉入院.入院查体体温40℃,脉搏170次/分, 呼吸56次/分,白细胞13.52×109,中性粒细胞64.4%,左肺下叶可见片状密度增高影,入院诊断败血症,肺炎,化脓性脑膜炎,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3月7日腰穿后排除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皮肤灰白,皮肤干燥,毛发稀疏,睫毛较少,眼周皮肤皱褶多,色素沉着,下牙低平,3.月8日皮肤活检结果,表皮与真皮组织未见皮肤附属器,确诊为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症.该患儿治疗10天,于2016.3.15日出院,期间体温波动在38.5-39℃之间,均与患儿哭闹和包被过厚有关,未发生高热惊厥,3月23日患儿因发烧再次入院,治疗14天后患儿出院,之后未再入院.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病人在临床应用抗痨药物治疗过程中往往出现副作用,常有胃肠道反应,如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下降、便秘等。应用中药治疗,缓解抗痨药物的胃肠道反应,疗效佳,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20例病人均为1998年至今住院病人,男13例,女7例,最大年龄...  相似文献   
7.
大量胸水不同排液方法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目的 探求安全、充分排液的最佳方法。方法 1 根据排液量及排液速度不同,分为快速充分法、缓慢充分法、传统排液法三组,并将各组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学处理;2 将各组相应胸内压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3 对复张性肺水肿相关医源性诱因进行分析。结果 1 缓慢充分排液法与其他方法在排液效果方面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2 各组的胸内压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排液速度在诱发复张性肺水肿有显著性差异 (P<0.001)。结论 缓慢充分排液法是一种既能达到一次性充分排液的目的,又能防止复张性肺水肿发生的安全排液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2012年6月-2013年4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医院心内科病房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为病例组,21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chain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和DNA测序法,检测两组人群P-选择素基因启动子区-2123C/G、-1969G/A和-1817T/C的基因多态性,并将冠心病组分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力衰竭组,研究不同类型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之间P-选择素基因启动子区-2123C/G、-1969G/A和-1817T/C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差异。结果P-选择素基因-2123C/G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24,P=0.047;x2=7.355,P=0.008),并且在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缺血性心力衰竭组与对照组的分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x2=6.473,P=0.039;x2=13.944,P=0.001)。-1817T/C和-1969G/A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间以及不同类型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俨〉0.051。结论P-选择素基因-2123C/G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刘彦彦  刘腊梅 《全科护理》2020,18(24):3130-3133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休克病人的临床应用中已经非常广泛,但关于液体复苏种类、目标血压控制、复苏终止时机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总结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病人的应用现状,进一步了解其具体实施方案及对病人血流动力学、机体炎症反应、器官功能障碍等预后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其差异和特点,以期为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今后临床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绿原酸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动物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足跖注射Freund’S完全佐剂形成佐剂性关节炎(AA),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尼美舒利)、绿原酸低剂量组(25mg·kg)、中剂量组(50mg·kg)和高剂量组(100mg-kg)。观察绿原酸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超敏反应与左右足跖宽度、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2(IL-2)、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绿原酸中剂量组(50mg·kg“)、高剂量组(100nag·kg。)能够降低含量,升高SOD和GSH—Px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绿原酸具有抗佐剂性关节炎(AA)的作用,并通过降低TNF-a、IL-2、CIC和MDA含量及提高抗氧化能力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