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尚 《中医临床研究》2014,(33):113-114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的护理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优质护理组,试验例数为34)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试验例数为34),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此两种护理方式下患者的术前精神状态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通过优质精心的护理,试验组混合痔患者的术前精神状态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住院时间也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优质精心的护理,可有效地促进手术创面的愈合,有利于患者的旱日康复,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肌肉注射地佐辛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肾绞痛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50例。A组肌肉注射地佐辛5mg,B组肌肉注射异丙嗪25mg,C组肌注盐酸哌替啶75mg,然后,观察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分析治疗后6h内的疼痛再发率。结果:治疗10min、30min、60min、120min后,A、B、C 3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6h内疼痛再发率分别为4%,6%和4%,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12%和14%,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肉注射地佐辛治疗肾绞痛,镇痛作用快,疼痛再发率低、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左卡尼汀及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AVM诊断标准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图、临床症状、血清学指标改善情况及心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左卡尼汀及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AVM,可以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症状、心电图变化与心肌酶谱,恢复心功能,不良反应轻微,可阻止心肌细胞损伤,可作为AVM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种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内源RNA。大量研究表明,LncRNA可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如转录激活和干扰、细胞分化、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LncRNA在人类癌症中作为致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基因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新研究表明LncRNA肌动蛋白丝相关蛋白1反义RNA1(AFAP1-AS1)参与了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已证实AFAP1-AS1的失调表达与肿瘤发生和肿瘤进展相关;AFAP1-AS1可能成为肿瘤诊断和肿瘤治疗靶点的新型潜在分子生物标志物。在本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现阶段关于AFAP1-AS1在人类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机制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5.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Makino)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根茎或全草入药,药名七叶胆,异名小苦药、公罗锅底等。有消炎解毒,止咳祛痰的功效。国内外学者已从绞股蓝中研究确认80余种皂甙,均具有四环三萜的达玛烷(dammarahe)型结构,是名贵药材人参的活性成分,其中绞股篮皂甙3,4,8,12的结构分别同人参皂甙-Rb_1、-Rb3、Rd、F_2完全相同。绞股蓝皂甙具有抗疲劳、滋补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阳振衰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兔血浆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ST2)及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43只实验兔,随机抽取6只为正常对照组,剩余37只采用阿霉素注射制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4周后死亡2只,将造模成功的35只兔随机分为温阳振衰颗粒高剂量组、温阳振衰颗粒中剂量组、温阳振衰颗粒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每组7只。从第5周开始,各组用对应药物灌胃,1次/d,连续4周,实验结束后检测血浆IL-4、IL-10、sST2及NT-pro BNP含量。结果:温阳振衰颗粒高剂量组、温阳振衰颗粒中剂量组、温阳振衰颗粒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兔血浆IL-4、IL-10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1),sST2、NT-proBNP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温阳振衰颗粒高剂量组兔血浆IL-4、IL-10含量均高于温阳振衰颗粒低、中剂量组(P0.05);温阳振衰颗粒高剂量组sST2、NT-proBNP含量均低于温阳振衰颗粒低、中剂量组(P0.01)。结论:温阳振衰颗粒可升高CHF兔血浆中IL-4及IL-10的含量,同时降低s ST2、NT-proBNP含量,且温阳振衰颗粒高剂量疗效优于中、低剂量。  相似文献   
7.
背景:在Kümmell病发病早期采用微创方法对病椎进行丙烯酸树脂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手术创伤小且能获得良好临床疗效。目的:验证丙烯酸树脂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丙烯酸树脂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12例Kü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12例患者治疗后1周及半年数字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01),患椎椎体后凸角及椎体压缩率亦较治疗前有了一定的好转(P〈0.05)。说明椎体成形治疗Kümmell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采用无创呼吸机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次研究和抢救的16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利尿、强心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正压加压通气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心率(HR)、呼吸(R)、平均动脉血压(MBP)、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度(SaO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抢救,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近视患病率逐年上升, 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视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探索近视过程中代谢物的变化有利于获知关于其致病机制的新线索。代谢组学对构成生物系统的所有小分子代谢物(相对分子质量<1 000)进行整体分析, 是一种发现潜在生物标志物的有效工具。通过对近视人群的代谢组学研究可以发现与近视相关的代谢变化, 筛选出具有潜在生物学意义的标志物, 用于近视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目前已发现与氧化应激及炎症相关的代谢产物在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能量代谢及氨基酸代谢异常也与近视眼底改变相关。此外, 近视相关经典代谢物, 如视黄酸、多巴胺及维生素D, 其他代谢物, 如褪黑素、环磷酸腺苷和5-羟吲哚乙酸, 以及包括脂肪酸代谢和线粒体内新陈代谢相关的多种代谢途径, 与近视密切相关。本文对近视相关的代谢组学研究进行系统综述, 为近视防治研究和应用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温阳振衰颗粒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免心脏功能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将43只兔随机抽取11只为正常对照组,利余32只耳缘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CHF模型,连续8周。4周后对其行心脏彩超检查,并对存活的30只造模实验兔根据心功能分层随机分为模型8周组,依那普利组,温阳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第5周开始,各治疗组分别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及模型8周组均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4周。灌胃结束后观察比较各组模型免心脏功能及ET-1的变化。结果:与模型8周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可改善模型兔LVEF、LVFS、E/A(P〈0.05),并均能不同程度降低ET-1(P〈0.01),且温阳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中、低剂量组。结论:温阳振衰颗粒可通过调节心衰模型兔心脏功能及降低血浆中ET-1的含量以防止和延缓心衰的进一步恶化,且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中、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