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参三七皂甙Rg1对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大鼠动静脉血栓形成模型,研究参三七皂甙Rg1抗血栓作用。结果表明,参三七皂甙Rg1可明显降低实验性血栓形成,对大鼠血浆纤溶系统亦有明显作用,可升高血浆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和活性型t-PA百分比,降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活性。同时利用培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实验,发现Rg1可以剂量依赖性提高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释放。提示Rg1抗血栓作用与增强纤溶系统活性,促进血管内皮NO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前胡丙素(Pra-C)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致离体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SMCs)肥厚模型胞内游离钙浓度、NO含量和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 以Ang Ⅱ刺激SMCs形成肥厚模型,用倒置显微镜测定SMCs面积;用Fura-2/AM测定单细胞内[Ca^2 ]i,Griess法测定NO含量;在PMA和ST(PKC激动剂及抑制剂)、PTX(Gi蛋白敏感毒素)作用下观察Pra-C对KCl和NE所致胞内[Ca^2 ]i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 Pra-C组SMCs细胞面积较肥厚组减小39.01%,并接近正常细胞水平;NO含量明显增加;胞内[Ca^2 ]i对KCl和NE激动的反应明显低于肥厚组。PMA使肥厚SMCs[Ca^2 ]i升高,而ST及PTX则使之降低,Pra-C均使之恢复正常。结论 Pra-C抑制Ang Ⅱ致体外培养细胞SMCs肥厚,改善肥厚细胞因PKC和Gi蛋白的信号转导改变所致的[Ca^2 ]i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前胡丙素(Pra-C)对血管紧张素II(Ang II)致离体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SMCs)肥厚模型胞内游离钙浓度、NO含量和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以Ang II刺激SMCs形成肥厚模型,用倒置显微镜测定SMCs面积;用Fura-2/AM测定单细胞内[Ca2+]i,Griess法测定NO含量;在PMA和ST(PKC激动剂及抑制剂)、PTX(Gi蛋白敏感毒素)作用下观察Pra-C对KCl和NE所致胞内[Ca2+]i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Pra-C组SMCs细胞面积较肥厚组减小39.01%,并接近正常细胞水平;NO含量明显增加;胞内[Ca2+]i对KCl和NE激动的反应明显低于肥厚组。PMA使肥厚SMCs[Ca2+]i升高,而ST及PTX则使之降低,Pra-C均使之恢复正常。结论Pra-C抑制Ang II致体外培养细胞SMCs肥厚,改善肥厚细胞因PKC和Gi蛋白的信号转导改变所致的[Ca2+]i改变。  相似文献   
4.
参三七皂甙Rg1对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徐皓亮  刘宛斌 《药学学报》1997,32(7):502-506
用大鼠动静脉血栓形成模型,研究参三七皂甙Rg1抗血栓作用。结果表明,参三七皂甙Rg1可明显降低实验性血栓形成,对大鼠血浆纤溶系统亦有明显作用,可升高血浆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和活性型tPA百分比,降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活性。同时利用培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实验,发现Rg1可以剂量依赖性提高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释放。提示Rg1抗血栓作用与增强纤溶系统活性,促进血管内皮NO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前胡丙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肾型高血压大鼠RHR的血管肥厚、细胞内钙、胶原、NO及血管收缩的反应性影响。方法用显微测微仪测定血管中膜层厚度,细胞大小,用Fura-2/AM为荧光指示剂,测定单细胞内[Ca2+]i,以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反映胶原含量,用Griess法测定NO含量,以血管环观察收缩反应。结果 前胡丙素抑制血管中膜层增厚,维持细胞内[Ca2+]i稳态。减少胶原形成,增加SMCs释放NO。抑制血管环高反应状态。结论 前胡丙素抑制高血压血管肥厚,降低胶原含量及血管异常反应。  相似文献   
6.
观察了预适应和前胡丙素对缺氧肥厚血管平滑肌胞内钙离子浓度 ([Ca2 +]i)及NO含量的影响 .①建立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分离培养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 ,以fura 2 /AM为钙指示剂。测得前胡丙素 (2 0mg·kg- 1·d- 1,术后第9周起ig 9周 )治疗和缺氧预适应 (5minN2 ,5min95%O2 + 5%CO2 混合气体 ,循环 3次 )对缺氧 (30minN2 )所致肥厚VSMC对KCl和去甲肾上腺素刺激反应性升高 ([Ca2 +]i 升高 )有明显的拮抗效应 .②用血管紧张素Ⅱ刺激致VSMC肥厚 ,前胡丙素 (10μmol·L- 1温育 2 4h)和缺氧预适应合用使缺氧肥厚VSMC的NO含量恢复至正常VSMC水平 .结果提示前胡丙素与缺氧预适应对肥厚VSMC缺氧损伤有协同性的保护作用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