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液噬菌体裂解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肺结核患者及30例非肺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噬菌体裂解法实验,并与常规肺结核检查方法对照。结果肺泡灌洗液噬菌体裂解法敏感性60.0%,与痰抗酸染色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其特异性为100%,高于PPD试验及结核抗体检测。此法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71.4%。结论肺泡灌洗液噬菌体裂解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快速、简便,可作为结核病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胞必佳胸膜固定术治疗难治性气胸价值。方法38例难治性气胸患者,胞必佳400μg进行胸腔内注射.变换体位.使药液均匀地涂在胸膜表面以发挥粘连作用。结果:其中35例气胸好转.总有效率为92.1%。其中注药1次有效28例(73.7%).注药2次有效7例(92.1%);余3例经2次胸膜粘连效果不佳而转外科手术。35例粘连成功患者经2~12个月3例复发.复发率为8.5%。结论:应用胞必佳胸膜固定治疗气胸.成功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是治疗难治性气胸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结核性胸膜炎是呼吸科常见病,临床上常遇到胸穿抽液过程出现胸膜反应、复张后肺水肿、气胸等问题,且有些病人因全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长时间抽液,因胸水不能尽早尽快抽出,而形成胸膜肥厚粘连、包裹,甚至脓胸等并发症,我们引入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液技术,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难题。  相似文献   
4.
5.
结核性胸膜炎是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传统治疗方法是胸穿抽液+抗痨治疗,但临床上常遇到胸穿抽液过程中出现胸膜反应、复张后肺水肿、气胸等问题,且有些病人因全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长时间抽液,因胸水不能尽早尽快抽出,而形成胸膜肥厚粘连、包裹,甚至脓胸等并发症,在临床上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COPD和哮喘患者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皮质醇的变化,探讨其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OPD患者40例,其中轻症组15例,重症组25例;哮喘患者30例,其中控制组12例,未控制组18例;对照组30例均为健康体检者。于清晨8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数及血清皮质醇含量。结果(1)COPD组CD3+为(839.43±433.29)个/μl,CD4+为(439.43±246.99)个/μl,CD8+为(411.23±246.19)个/μl;哮喘组CD3+为(1080.67±623.78)个/μl,CD4+为(546.23±441.43)个/μl,CD8+为(524.43±226.89)个/μl;对照组CD3+为(1158.23±508.00)个/μl,CD4+为(586.40±351.33)个/μl,CD8+为(571.83±315.52)个/μl。 COPD组CD4+、CD8+T细胞数比对照组低(P<0.05);哮喘组CD3+、CD4+、CD8+T细胞计数比对照组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血清内源性皮质醇COPD组为(3.61±1.99)ng/ml,哮喘组为(5.88±3.16)ng/ml,对照组为(8.47±3.02) ng/ml。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1)COPD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病情越重,下降越明显;COPD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亦下降明显。为干预COPD患者细胞免疫及使用外源性激素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2)哮喘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对两者干预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卡介苗不仅被应用于结核病的预防,还应用于哮喘、慢支、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国内外学者以皮内注射卡介苗用于实验性哮喘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卡介苗口服用于哮喘防治国内还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口服卡介苗后哮喘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外周血中IL-4、IFN-γ水平的变化,并用流式细胞仪来检测Y_H1/T_H2细胞平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哮喘发病机理,为口服卡介苗治疗哮喘提供理论依据。32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皮内注射卡介苗 哮喘组、口服卡介苗 哮喘组,以卵蛋白(OVA)致敏激发建  相似文献   
8.
口服卡介苗对哮喘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服卡介苗(BCG)对哮喘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45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口服卡介苗组,常规组用支气管扩张剂解痉平喘治疗,卡介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卡介苗,疗程3个月。2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FEV1)、PPD、症状评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血浆IL-4和IFN-γ水平,并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法测定外周血Th1/Th2细胞之比。检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常规组、卡介苗组治疗前后FEV1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常规组哮喘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卡介苗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卡介苗组PPD阳转率为85.71%,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IL-4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而IFN-γ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治疗后与常规组相比,卡介苗组血浆IL-4水平明显下降,IFN-γ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前常规组、卡介苗组Th1细胞IFN-γ表达率、Th1/Th2低于对照组,而Th2细胞IL-4表达率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常规组治疗前后Th1细胞IFN-γ表达率、Th2细胞IL-4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卡介苗组Th1细胞IFN-γ表达率治疗后(17.48±9.78)%,较治疗前(10.79±9.79)%显著增高(P〈0.05),Th2细胞IL-4表达率治疗前后分别为(8.75±8.2)%和(4.45±8.1)%,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Th1/Th2失平衡是哮喘发病的重要机理,口服卡介苗操作简单、方便、副作用小,可以纠正哮喘患者Th1/Th2失衡。  相似文献   
9.
中心静脉导管在中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床边纤支镜对大咯血致一侧全肺不张的治疗作用。方法:21例大咯血致一侧全肺不张患者在高流量吸氧或高频通气下行床边纤支镜治疗。结果:纤支镜治疗后12~24h复查胸片,9例肺膨胀良好,12例仍有节段性肺不张,但均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频率减慢,氧分压及氧饱和度亦明显改善,体检均表现为受阻部位呼吸音由弱变强。结论:床边纤支镜对大咯血致一侧全肺不张患者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