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耳念珠菌是近年新发现的念珠菌种, 在部分国家尤其是美国呈现耐药性及院内感染暴发态势。"超级病原"及其引申出来的"超级真菌"在真菌领域罕被提及, 但近来"耳念珠菌是超级真菌"的言论却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现有报道及其流行病学监测数据显示, 中国耳念珠菌临床发生发展情况与美国不同, 其所引发的感染仍属个案, 且药物敏感度高, 致病性不强于常见非-白念珠菌。因此, 公众无需过度解读, 以致产生不必要的恐慌。  相似文献   
2.
3.
武氏主要从“二阳之病论经闭”、“痰饮所隔论经闭”、“积冷结气论经闭”、“思虑伤心论经闭”、“劳伤论经闭”等几个方面对经闭进行辨证论治,认为闭经总病因不外乎血滞与血枯,临证施治或泻心养脾,或导痰降火通经,或温通调经,或养阴血调经,或补脾生血调经,随证用之.现将《济阴纲目》论经闭门做以下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历代医家虽对女性“生理活动”有颇多论述,但在肾、天癸、冲任、胞宫参与女性生理活动的机理缺乏系统性、条理性的解释。在20世纪80年代前,已有“脏腑、气血、经络作用于胞宫而产生月经属于人体正常生理现象”之说,但此说仅局限于将月经与脏腑、气血、经络之间的联系分别论述,而未对其在月经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环节作详细阐述。因此,上世纪80年代初,杨家林教授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倡“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理论,率先提出该轴在月经产生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并明确指出月经的产生由肾气主导。经期脏腑、气血、经络的活动是女性“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功能盛衰和肾主生殖的具体体现[1,2]。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相关抗原(Ki67)在甲状腺髓样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甲状腺髓样癌组织、18例癌旁组织中Ki67的表达,并分析Ki67增殖指数与临床病理学指标间的关系。结果:42例甲状腺髓样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率为85.71%(36/42),明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0%(0/18)(P<0.05)。Ki67增殖指数与患者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Ki67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生存时间无显著相关性(P=0.2283)。结论:Ki67高表达与甲状腺髓样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甲状腺髓样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但Ki67的表达水平并不能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急性发作的重要原因。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高度保守的、短的、单链的非编码RNA,因其在调控转录后基因表达方面起关键作用而被广泛关注。且诸多研究表明miRNA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各个环节,现就miRNA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相关的纤维帽、坏死核心、巨噬细胞、新生血管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临床分离于皮脂腺囊肿标本中的菌株进行表型和基因型鉴定,描述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地病原学依据。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等,并使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提取分离菌株DNA,采用通用引物对16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收录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BLAST同源性对比。结果分离菌株经VITEK 2Compact鉴定为玫瑰色库克菌,后经16S rRNA序列测定方法鉴定,分离菌株为产丙酮酸棒状杆菌。药敏试验显示该菌株对四环素、万古霉素、利福平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庆大霉素等均耐药。结论对于表现型不易鉴定或鉴定不准确的细菌,采用16SrRNA序列测定的方法进行鉴定是最准确的。产丙酮酸棒状杆菌是引起患者疾病的致病菌。在完善产丙酮酸棒状杆菌生化反应信息的同时,探索出有效可行的生物学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9.
中药作为抗真菌药物,具有价格低廉、资源丰富、不良反应小、不易耐药等优点。该文通过对单味中药、复方中药、中西药协同抗真菌作用及中药抗真菌作用的机制及近年来中药抗真菌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LncRNA RP11-147L13.8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在我科住院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和50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中LncRNA RP11-147L13.8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同时探讨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