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饶钟鸣  马慧  关耀武 《安徽医药》2020,24(7):1434-1439
目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MEG2蛋白在肺癌中异常低表达及促进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预测靶向 MEG2的 miRNAs;分别运用蛋白质印迹法( Western blot)和 qRT?PCR检测肺癌组织的 MEG2蛋白、 mRNA和 miR?21表达水平;将肺癌细胞分为四组,分别为过表达对照组、 miR?21过表达组、抑制对照组及 miR?21抑制组,在肺癌细胞中通过转染 miR?21前体或反义 miR?21以过表达或敲降 miR?21以及利用荧光素酶报告方法检测 miR?21对 MEG2是否直接靶向。分别利用 CCK?8、Tran? swell和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 miR?21通过调控 MEG2对肺癌细胞增殖、侵袭以及凋亡的作用。结果预测发现 miR?21在 MEG2 3’UTR上有直接结合位点。蛋白质印迹法和 qRT?PCR结果显示肺癌组织 MEG2和 miR?21呈负相关。过表达或敲降 miR?21实验显示 MEG2是 miR?21的直接靶基因(过表达组变化倍数: A549 0.26,H1975 0.18;敲降组变化倍数: A549 2.48, H1975 2.18)。体外实验显示 miR?21抑制 MEG2的表达从而促进增殖(对照 3.35,miR?21过表达 4.78)以及抑制凋亡(对照 5.68,miR?21过表达 3.28)。结论 miR?21?MEG2形成的新调控轴直接参与调节肺癌的增殖、侵袭和凋亡。  相似文献   
2.
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耀武 《当代医学》2011,17(4):150-151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不同方案的新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术前采用GP方案新辅助化疗,对照组采用MVP方案,均行两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和手术切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和手术切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术前采用GP方案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好,并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发性血气胸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5年8月至2007年8月收治自发性气胸89例,其中78例于患侧液后线第7~9肋间放置内径1cm以上引流管(有一定硬度并留有2~3个侧孔),其中约20例肺不张明显者同时于上胸部放置小口径引流管排气。手术治疗11例,7例按上述方法留置引流管后疑进行性出血初期引流量超过1000ml,4例在内科置小口径引流管抗休克治疗无效后剖胸探查。其中6例采取传统切口,3例采取腋下小切口,2例胸腔镜治疗。结果89例均治疗无并发症,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及时放置大口径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是无活动性出血的自发性血气胸的首选治疗方法,疑有活动性出血,则需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我院胸外科采用结扎缝扎法处理支气管残端共计320例,男206例,女114例。支气管残管的处理方法:肺动脉,肺静脉结扎切断后,全肺切除距隆突,肺叶切除距分叉处1.0~1.5cm首先用10号丝线环扎一道,再距结扎线远端1.0cm切除病肺,残端处用小圈小针7号丝线8字缝扎,纵隔胸膜覆盖支气管残端。本组320例,术后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关耀武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69-170
目的 探讨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12例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支气管断裂12例,12例患者痊愈,术后复查气管镜气道无狭窄,肺功能恢复.结论 对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患者,一旦诊断成立,如有手术机会,应尽早手术重建气道,且疗效满意.早期诊断与及时手术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关耀武 《山东医药》2011,51(6):86-87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组织、切缘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VEGF和MMP-9。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的VEGF和MMP-9在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P均〈0.05)。食管鳞癌组织中的VEGF和MMP-9与淋巴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关(P均〈0.05)。食管鳞癌组织中的VEGF和MMP-9呈正相关(r=0.421,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和MMP-9表达增高。二者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关耀武 《中外医疗》2010,29(32):100-100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的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97例胸部创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97例中交通伤49例(50.52%),治愈率95.88%(93/97),死亡率4.12%(4/97)。结论仔细认真分析患者病情,严密观察其病情变化,做出正确的处理,是提高胸部创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开胸术后的心血管并发症十分常见,尤以心律失常居多。1983~1997年12月共为60~72岁老年胸部手术肿瘤手术120例,术后血管并发症45例,占37.5%,其中各种心律失常占65.23%。现将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娜  马冬  郭伟  于耀洋  张国庆  关耀武  周晓丽 《癌症进展》2021,19(19):2040-2043
目的 研究手术室细节化管理模式对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8年3—9月的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72例)采用常规护理化管理模式干预,作为对照组,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的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7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细节管理护理模式干预,作为观察组.持续干预2个月,观察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心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胸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心率均降低,左心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LVESD、LVEDV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7天,两组患者IgA、IgM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IgA、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细节化管理模式可明显促进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改善心功能,减轻术后免疫抑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弥漫性实质性肺病(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s, DPLD)即以往所指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是一组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其中大多数病例诊断较困难,是呼吸科医师经常面临的临床难题之一.我科自2005年起与呼吸内科合作先后开展了19例弥漫性实质性肺病局麻下肺活检手术,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