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对估计脐带绕颈胎儿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对估计脐带绕颈胎儿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6年9月足月妊娠妇女51例。其中观察组39例,均为脐带绕颈一周并经阴道分娩。结合胎儿预后将观察组分为胎窘组(15例)和正常组(24例)。对照组12例,为随机选择的同期正常妊娠并顺产的妇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全部孕妇于临产前和活跃早期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1)临产前,胎窘组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S/D、RI、PI值较对照组和正常组皆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活跃早期胎窘组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S/D、RI、PI值较对照组和正常组皆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血流阻力指标的变化与脐带绕颈胎儿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临产前监测脐绕颈胎儿MCA血流阻力指标的变化可以作为早期评估胎儿预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1 病原学分型目前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至少可分为六型 ,即甲型病毒性肝炎 (HAV)、乙型病毒性肝炎 (HBV)、丙型病毒性肝炎(HCV)、丁型病毒性肝炎 (HDV)、戊型病毒性肝炎 (HEV)和庚型病毒性肝炎 (HGV)。2 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诊断依据2.1 甲型肝炎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抗 HAVIg M阳性 ,可确诊为近期感染。但在慢性乙型肝炎或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 ,血清中检测抗 HAVIg M阳性时 ,判断 HAV重叠感染应慎重 ,需排除类风湿因子 (RF)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假阳性。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后 2~ 3周约 8%~ 2 0 %接种者可产生抗 - HAVIg M,…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Halo电极在心房扑动(房扑)标测和射频消融中的临床作用及点状消频方法在房扑消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1例房扑患者,年龄(45±10)岁,男8例,女4例,应用Halo电极标测心房扑动的折返激动顺序和关键峡部,并利用其指导峡部的线性和点状消融。消融后分别于峡部两侧起搏判断峡部阻滞情况。结果9例患者诱导出房扑,11例房扑均为峡部依赖型,7例为逆钟向传导,4例为顺钟向传导,12例消融均成功,房扑不再诱发,峡部呈完全双向传导阻滞;手术时间(250±60)min,X线暴光时间(50±20)min,放电次数(25±12)次。无手术并发症。随访2~12个月,1例复发。结论在房扑标测和消融中应用Halo电极导管标测是安全有效的,不仅能确定折返头颈环路的顺序和关键峡部,而且能准确判断消融结果,同时减少X线暴光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者之心(HEART)课程中“临床早期接触社会实践环节”对关怀能力养成的效果,对该课程纳入“临床早期接触”的教学设计做小结。方法编纂临床早期接触中的“隐性课程”体验问卷,对参加医者之心(HEART)课程的临床早期接触社会实践环节的学生进行事后访问及问卷调查,以此评估“隐形课程”对医学生关怀能力养成的初步情况。 结果医学实习生对各种具有隐性课程内涵举措的各个维度对其关怀能力培育的帮助,均呈偏正向的态度。“带教教师教学示范”“关怀展现”“专业胜任能力对学生关怀能力影响”这3个构面的强弱程度,会因“学生临床早期接触时长”“带教教师年资”“临床早期接触过程满意程度”的不同而呈现显著差异。结论“临床早期接触各类组织形式”对第一次进入临床体验的医学生关怀能力认知有重要影响,典范学习及同伴影响对医学生关怀能力认知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砷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环境毒物,可以通过饮水、呼吸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内[1-3]。随着砷化合物在工、农、医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砷毒性对人类健康构成的威胁越来越大。神经系统是砷毒性的重要靶部位。成人慢性砷暴露可导致脑病发生和高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学习、近期记忆和注意力受损。这些症状的严重性与砷暴露时间长短相关,砷暴露停止后这些症状可能会逐渐消失。发育中(胚胎期-青春期)个体处于快速生长和分化阶段,对砷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期/哺乳期砷暴露对子鼠心、肝、脾、肾发育影响。[方法]昆明种孕小鼠4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全孕期和哺乳期以自由饮水方式连续染毒。按饮水砷浓度分别设空白对照组,1、4、16 mg/L染砷组。子鼠生后追踪体重和身长发育情况。哺乳喂养,3周断乳。测量断乳子鼠心、肝、脾、肾脏器系数,观察子鼠心、肝、脾和肾组织形态。[结果]体格发育:出生第3、10、15和21天,各组子鼠平均体重和身长均随母鼠饮水砷浓度升高而降低(P<0.05)。脏器系数:生后3周,各组子鼠心、肝、脾、肾脏器系数均随母鼠饮水砷浓度升高而升高(P<0.05)。病理形态:染砷组断乳子鼠心肌纤维厚薄不均,排列紊乱,心肌细胞核密集;肝细胞以及肾皮质区近曲小管内皮细胞出现水变性,高剂量染砷组子鼠肾远曲小管出现蛋白管型;脾脏出现特征性结构边界不清,白髓面积逐渐变小,红髓面积逐渐增大等表现;上述病理损伤随染砷浓度增加而逐渐加重。[结论]孕期/哺乳期砷暴露导致断乳期子鼠多器官组织形态异常,此可能是砷致生后远期慢性疾病发生的解剖学基础和发育源性病因。  相似文献   
8.
粉防己碱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粉防己碱(Tet)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将16只杂种犬制作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心肌内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心肌梗死范围(MIS)等指标。结果表明:用药组MIS较对照组明显缩小,同时IL-1、TNF、PAF、MPO等炎性指标也较对照组明显为低,IL-1、TNF、PAF与MIS存在明显复相关关系,心肌MPO与MIS呈密切正相关。提示Tet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在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实验课中开展设计性实验教学,以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实施实验、自主总结实验等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本科生自主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的超声引导方式对经皮颈内静脉穿刺血透导管置管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及操作时间的影响。方法总结分析了2011年5月-2013年4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336例经临床评估需行血液净化治疗的肾脏病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引导下行经皮颈内静脉穿刺血透导管置管术,对比观察了横切、纵切以及横切定位纵切进针三种不同的超声引导方式对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及操作时间的影响。结果 336例患者中穿刺成功335例,成功率为99.7%,其中有1例因血管纤细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失败,改行股静脉置管。本研究中所有病例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颈动脉损伤发生率为0.9%。结论横切定位纵切进针的方式是血透导管置管术的最佳超声引导方式,成功率相似,并发症少,操作时间短,值得进一步观察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