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小彬  叶玲  夏笔军  刘中秋 《中国药房》2008,(36):2811-2813
目的:探讨肝肠器官对黄芩素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微粒体药物代谢酶孵育法,在不同孵育时间和不同浓度下,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黄芩素及其葡糖醛酸酸化代谢物的含量。探讨大鼠肝肠不同微粒体对黄芩素葡糖醛酸酸化代谢产物生成速率的影响。结果:不同微粒体药物代谢酶对黄芩素均有代谢作用,且随孵育时间延长代谢作用增加,呈较好的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其中十二指肠微粒体代谢作用最强,肝脏代谢作用最弱。结论:黄芩素在肝肠器官有较强的代谢,主要代谢部位是肠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影响合理用药的主要因素及主动介入干预前后的影响结果。方法通过前后自身对照的试验,对门诊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进行现场调查研究,采用主动干预处方医师处方行为的策略进行干预,并分成干预前、1次干预后、2次干预后、3次干预后共4个组别。数据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率从干预前的61.6%、19.2%分别下降至3次干预后的30%、10%(P〈0.01);抗菌药物平均费用从干预前28.2元降至3次干预后的11.8元;抗菌药物联用现象消失;病人正确用药知晓率从90%上升到3次干预后的100%。结论采取的主动干预策略介入临床用药对改善合理用药实践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WHO倡导的监测-培训-计划(MTP)模式对我国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方法:以卫生部用药指导原则及WHO或国家级治疗指南为标准,开展培训、改变用药习惯、经过3轮以上MTP干预。收集2006年7月~2007年7月干预前后珠海市6所二级以上医院门诊上感及住院清洁手术预防性抗菌药及注射剂使用数据,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MTP干预使呼吸内科及儿科门诊上感患者的抗菌药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抗菌注射剂使用率、抗菌药平均费用均大幅降低;3种清洁手术中,预防性抗菌药国家级指南遵从率干预后明显升高,用药合理性与卫生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结论:抗菌药与注射剂的过度使用是当今全球性严重影响医疗安全的问题,处方点评、临床路径、治疗监护以及MTP干预都是纠正大处方/用药过度的有效方法。欲以较低成本达到尽量扩大基本医疗覆盖面的目的,可采用MTP对策,其对处方者和患者充分循证说理的和谐方式,证明是实施合理用药的重要策略,有必要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通泰药膜的工艺与临床疗效。方法 用渗漉法制备鼻通泰药膜 ,并对处方中薄荷、冰片、辛荑进行了薄层色谱分析 ,对 2 86例患者进行综合疗效分析。结果 工艺达到制剂要求 ,总有效率 90 .56 %。结论 鼻通泰药膜工艺合理 ,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通泰药膜的工艺与临床疗效.方法用渗漉法制备鼻通泰药膜,并对处方中薄荷、冰片、辛荑进行了薄层色谱分析,对286例患者进行综合疗效分析.结果工艺达到制剂要求,总有效率90.56%.结论鼻通泰药膜工艺合理,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本院中药的使用规律,为仓管工作提供参考,为中药资源的开发提供线索,并为临床医师提供有益的用药启示.方法 利用数据库技术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2006~2008年本院中药的用药情况:(1)药材的使用依据及地方特色;(2)药材功能分类统计;(3)用量和金额的关系.结果 和结论本院使用的中药主要依据于<中国药典>(2005版),并保留一定的地方特色;各类药材用量比例反映中医的医疗特长及揭示出本地的地方性高发病的用药特点;药材用量与金额的关系说明本院医师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7.
本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使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本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门诊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的麻醉药品处方共5410张,采用处方分析方法,并用DDD和DUI为指标进行用药分析。结果麻醉药品用药频度居前3位的依次是硫酸吗啡缓释片、哌替啶注射液、磷酸可待因片。结论本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8.
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暴发的调查及控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暴发进行调查与分析,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采样,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病例。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占同期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46.7%,检测医务人员的手铜绿假单胞菌阳性率为38.5%,从患者暴露时间、区域分布和相同病原菌等可判断感染符合局部同源性暴发。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重症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做好患者的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等措施达到控制呼吸道医院感染暴发的目的 。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益血生胶囊在贮存过程中药物稳定性。方法:对本品进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研究,按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以胶囊剂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外观、性状、鉴别、水分、崩解时限、含量、微生物限度检查等为评价指标,考察其在贮存期间的稳定性。结果:本品连续三批经过加速试验6个月和长期试验36个月的考察,其各项指标均在质量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结论:益血生胶囊药物性质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
关小彬 《广东药学》2004,14(4):19-20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补肾养血胶囊阿魏酸含量。方法 以室温条件下超声波提取阿魏酸,HPLC法测定其含量。选用ODS色谱柱,以甲醇-乙腈-1%冰醋酸(15:15: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3nm。结果 此方法在0.56μg/ml~8.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20%,RSD=0.95%(n=5)。结论 此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补肾养血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