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9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267篇
医药卫生   9885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386篇
  2011年   490篇
  2010年   573篇
  2009年   487篇
  2008年   484篇
  2007年   490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450篇
  2004年   402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294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235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188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61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7篇
  1960年   7篇
  195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题释义:股骨头坏死中日友好医院分型的有限元分析:根据李子荣等提出的中日友好医院分型,建立股骨头坏死三维模型,分为 M型(内侧型)、C型(中央型)和 L型(外侧型),其中 L型包括L1型(次外侧型)、L2型(极外侧型)和 L3型(全头型)。通过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为该分型的保髋治疗提供了一定力学依据,显示外侧柱的存留是精准预防塌陷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力学基础。 腓骨支撑坏死股骨头保髋手术:是对于早中期股骨头坏死需要保留股骨头患者进行的一种手术方式。首先需对股骨头进行髓芯减压,清除一定坏死骨,空腔填塞松质骨(髂骨为主),打压结实后植入腓骨(异体或自体)支撑,给坏死区的提供力学支撑及生物学修复,预防股骨头进一步坏死及塌陷。 背景:研究报道股骨头坏死的保髋疗效与外侧柱存留密切相关,中日友好医院分型是根据三柱结构确立的,对股骨头塌陷的预测准确性高。 目的:建立股骨头坏死中日友好医院分型各分型仿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各分型腓骨植入的力学变化,探讨外侧柱存留对保髋疗效的意义,为该分型的塌陷精准预测提供基础。 方法:建立正常股骨头、中日友好医院分型(M型、C型、L1型、L2型、L3型)股骨头坏死及其腓骨植入3组11种三维有限元模型,运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观察各组模型的最大应力值、最大位移值及股骨头内部载荷传递模式。 结果与结论:①坏死组位移最大,应变最大,且因坏死分型不同而位移不同,位移变化如下:M型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DCA 循环在消化道肿瘤伴糖尿病患者营养全程管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运用PDCA循环对80例不同程度营养不良的消化道肿瘤伴糖尿病患者实施营养全程管理,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体重、BMI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水平。结果 患者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水平均有提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在消化道肿瘤伴糖尿病患者营养全程管理中有较大的优势,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血液、肠道和呼吸道传播传染病发病是否仍然存在传染病季节流行现象("Z-D"现象),并且对前兆升集合与前兆降集合分界点的选取进行改良。方法利用2004-01/2014-04传染病疫情资料,建立相关疾病的时间序列,进行最佳截取点的月累计百分位数与前兆升降比的相关分析,运用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回顾性验证和外推性验证。结果全国甲肝、乙肝的时间序列存在"Z-D"现象,丙肝、戊肝、伤寒和副伤寒、百日咳、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和猩红热的时间序列不存在"Z-D"现象。通过Excel 2003软件获取甲肝、乙肝的最佳截取点分别在11月和8月,两者最佳截取点的月累计百分位数与流行年前兆升降比都呈负相关关系(甲肝:r=-0.9378,P=0.006;乙肝:r=-0.8473,P=0.033),回顾性验证符合率分别为100%、83.3%,外推性验证符合率分别为100%、33.3%。结论全国甲肝、乙肝流行中存在"Z-D"现象,但乙肝的外推性预测符合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与研究78例胎位不正孕妇进行分娩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通过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胎位不正孕妇,对这些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8例胎位不正孕妇均顺利完成分娩,其中34例为剖宫产,44例为阴道试产.结论 胎位不正孕妇进行剖宫产的概率较高,医护人员需为胎位不正孕妇制定相应的分娩方案,才能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通过比较手术结合康复综合治疗方案与常规治疗方案对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效果,探讨综合治疗的优越性及经验。方法1999年6月~2004年6月,共56例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患者纳入试验。综合治疗组(A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14~47岁,平均31岁;患手共47只129指,以手术结合系统康复治疗。常规治疗组(B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18~51岁,平均30岁;患手共42只107指,采用常规手术,术后仅作简单的康复性锻炼指导,由患者在院外自己完成功能锻炼。采用Swanson法对患指运动功能进行评定,九孔柱试验法对患手整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手指和手整体运动功能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2~19个月,B组患者均获随访13~20个月。治疗前A组患指的强直失能指数(indexofankylosis,IA)值为82%±20%,B组为78%±17%;治疗后A组为45%±13%,B组为52%±14%;治疗前后A组IA差值为37%±15%,B组为2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组九孔柱测量值28.34±5.62s,B组为27.47±5.78s;治疗后A组为20.73±4.25s,B组为21.86±4.12s;治疗前后A组九孔柱测量差值为7.61±2.27s,B组为5.61±2.94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采用手术结合康复综合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系灌注三尖杉酯碱治疗恶性脑瘤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动脉注入卡氮介等药物治疗颅内胶质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将导管超选择性置入颈内动脉的眼动脉分支远端注入三尖杉酯碱治疗恶性脑瘤,国内外未见报告。我院1990年以来,采用这种方法治疗颅内胶质瘤和转移瘤13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治疗较为棘手,甚至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质量,我们自1999年以来采用自制颈复康中药枕垫治疗颈椎病13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3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面罩固定,运用X线模拟定位机对其进行校正,发现鼻咽癌9%,颅脑肿瘤(术后)7%超出误差允许范围,对其造成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寻求减少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癌。以41~50岁发病率最高,病因尚未明确,但有些病如家族性息肉病,已被公认癌前期疾病,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与结肠癌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其主要临床表现由于癌肿病理类型和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有不同,右半结肠癌的全身症状以贫血、腹部包块为主要症状,左半结肠癌以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便秘、腹泻、便血等症状为显著。现将我院诊治1例结肠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病理性瘢痕裸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验证所构建裸鼠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模型在病理性瘢痕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0.8cm×0.8cm×0.5cm的人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组织块移植到裸鼠皮下,大体观察裸鼠及植入物情况。移植后第16天取出移植物与原标本进行下列指标的比较:体积、瘢痕的镜下特征、酸性黏多糖含量及Ⅰ、Ⅱ型胶原含量。结果 移植后裸鼠全部存活且创面愈合良好。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组织块的酸性黏多糖含量移植前分别为3448±1452、1940±509,移植后分别为3237±1871、1809±552,移植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物保持着原有的胶原特性及含量,未检测到细胞变性坏死。结论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以适当体积移植到裸鼠皮下,其生物学特性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该动物模型适用于病理性瘢痕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