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根治术后短期内主要的并发症是皮下积液和皮缘坏死。传统采用术后创面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和纱布填塞腋窝的方法已被大多数医院所摒弃;现多采用单管或双管术后负压引流的方法,既减少了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又减少了因局部加压造成的皮瓣坏死。目前采用腋窝和胸骨旁双管引流的方法报道较多,而本院采用腋窝单管引流术后持续中心负压吸引,亦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对本院2004—2006年乳腺癌患者的手术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患者胆囊切除当天清晨和术后20h抽取其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 、CD4 和CD8 ;用ELISA检测IL-2和IL-4水平。结果患者术后CD3 、CD4 含量增加,CD4 /CD8 比值上升,CD8 含量基本无变化;IL-2水平下降,IL-4水平上升。结论胆囊切除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h2反应增强、Th1反应受抑制,可能与术后感染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方案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我院收治的45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照组患者给予平衡盐溶液。对比两组患者液体输入量,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30min心率、血压及呼吸频率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液体输入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30min心率、脉压差及尿量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3例,病死率为6.4%;对照组患者死亡8例,病死率17.8%。两组比较P<0.05。结论采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进行液体复苏,可减少液体输入量,有效改善休克症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在肠梗阻治疗中行消化道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按肠梗阻治疗常规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及抗感染治疗,给予10%盐水灌肠2次治疗,治疗组给于鼻胃管注入泛影葡胺40 ml加生理盐水40 ml,30%泛影葡胺500ml灌肠造影。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保守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和66.6%(P值〈0.05)。治疗组保守治疗优秀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泛影葡胺上下消化道造影诊断肠梗阻有助于决定治疗手段,对治疗肠梗阻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狼毒大戟配伍大枣水煎液(decoction of 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 and jujuba, DEFSJ)体外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DEFSJ载药血清(containing serum, CS);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DEFSJ-CS联合LY294002(PI3k信号通路抑制剂)作用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结合Annexin V-FITC/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结合免疫染色检测PI3k/Akt转导途径及Bcl-2家族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光镜及电镜下可见细胞形态学变化及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与阴性对照组比较,DEFSJ-CS对MCF-7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联合LY294002后抑制作用更加显著(P<0.01);Annexin V-FITC/PI染色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随着DEFSJ-CS含量的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联合LY294002后凋亡作用更加显著(P<0.05,P<0.01)...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导丝指导下留置空肠营养管进行EN在慢性幽门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0年3月我院18例慢性幽门梗阻(包括良、恶性狭窄)同时伴有营养不良患者,在胃镜或DSA下置入导丝留置空肠营养管进行EN。结果 18例患者均放置成功,效果满意。结论导丝指导下留置空肠营养管可避免手术二次打击,达到满意置管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肠梗阻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2010年以来我科在严格掌握小肠梗阻微创治疗适应证基础上,利用腹腔镜技术治疗慢性小肠梗阻10例。其中因束带粘连致小肠梗阻者在腹腔镜下切除束带;小肠与腹壁粘连成角及小肠、网膜与腹壁粘连者,用电凝分离剪、分离钳分离与腹壁的粘连。结果 10在腹腔镜探查中明确诊断,并明确梗阻部位及病因,在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无须扩大切口探查和处理。手术时间30min,平均44min。胃肠恢复时间20.8h,平均28.6h。术后住院3~5d,平均3.8d,全部治愈。无术后并发症。10例随访3~8个月,平均6个月,均未见梗阻复发。结论在腹腔镜辅助下,对反复发作的慢性机械性小肠梗阻实施微创治疗,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创伤小,恢复饮食快、下床活动早、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术后粘连机会少且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3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根据胰腺炎症状及CT评分相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9例通过胃镜指导下放置螺旋型鼻肠管于屈氏韧带下20cm以远的空肠内,通过肠内营养输注泵,在入院72h内,24h均匀输注肠内营养制剂,并逐渐增加用量。B组随机选择14例应用TPN(完全肠外营养),24h均匀输注。等氮等热卡[30Kcal/d/kg);0.2g/d/kg]。观察临床,分别测定肠内营养支持前后患者的白细胞、生化指标、感染期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长短、营养指标(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排气排便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CT、平均住院天数等。结果营养支持后腹胀缓解A组较B组明显,营养支持前后Bal-thazar的CT分级两组无明显差异。血糖较前下降,但统计学无明显差异。血淀粉酶较前明显下降。白细胞较前明显下降。营养支持前后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比较没有变化。排气排便时间A组明显提前,感染期A组出现时间延后并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平均住院天数A组较B组明显减少。结论早期应用要素类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它可以促进消化道功能的恢复,改善病人机体的营养状况,减轻急性胰腺炎急性期的应激反应,降低肠道细菌易位的风险,与肠外营养比较,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1例自发性腹腔乳糜漏,术前经过检查明确诊断,经过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乳糜管和乳糜池自发性破裂,造成腹腔乳糜漏在临床当中较少见,一般术前诊断困难,乳糜池、乳糜管破裂形成腹腔乳糜漏原因较多,多需要剖腹探查手术,找到原因和部位,根据不同原因和部位,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方法。术后采取恰当治疗措施,使患者顺利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