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0例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及患者的临床变化。结果治疗组经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后患者呼吸频率减慢,心率下降,呼吸困难缓解,LVEF增加,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仅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是治疗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有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脱机中的应用。方法将3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在脱机过程中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序贯脱机治疗。结果两组脱机成功率、拔管后血气分析结果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采用拨管后给予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可以提高有创通气治疗的脱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肺腺癌患者组织中P16和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7例不同临床病理参数肺腺癌患者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16和p53基因表达产物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肺腺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率为35.1%,明显低于癌旁组织59.6%;P53蛋白的阳性率为80.7%(46/5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42.1%(P<0.05)。P16和P53蛋白表达与肺腺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P<0.05)。结论:肺腺癌组织P16和P53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其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测定血清和胸水中糖类抗原(CA153、CA199、CA125)、癌胚抗原(CEA)对鉴别良恶性胸水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良恶性胸水患者的血清和胸水CA153、CA199、CA125、CEA进行比较。结果:恶性胸水患者的血清和胸水中CA153、CA199、CEA均高于良性胸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血清CA125在良性组和恶性组差异无显著性,而胸水CA125在两组中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检测CEA和糖类抗原有助于提高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肺癌患者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肺癌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敏感抗生素、化痰、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加快胸片吸收及缩短住院时间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肺癌患者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具有良好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性脱机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疗效,评价序贯性脱机的可行性。方法:19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采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性脱机治疗,16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传统方式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前APACHEⅡ评分、PaO2/FiO2、PaC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重新插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结果: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性脱机治疗重度(COPD)疗效显著,序贯治疗组较对照组总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有创通气时间缩短(P<0.05),重新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呼吸、循环指标优于传统脱机方式治疗。结论:无创机械通气能够达到支持肺泡通气、改善并维持氧合、缓解呼吸肌疲劳的目的,可显著降低有创机械通气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使患者顺利脱机,减少重新插管。  相似文献   
7.
经纤支镜介入治疗咯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旨在为临床治疗咯血寻求更有效的方法及药物。方法:将90例中、大量咯血患者随机分成3组。组1(纤维蛋白原组)用2%纤维蛋白原5ml,经纤维支气管镜FB(Olympus P40)于出血部位局部灌注,继之用凝血酶1000U加5mL生理盐水溶解后再灌注。组2(凝血酶组)用凝血酶1000U局部灌注(方法同上)。组3(止血药物组)用垂体后叶素5~10U加入5%GS或GNS500ml中,静脉点滴1~2次/d,同时给予常规止血药物止血敏2~3g,止血芳酸0.4~0.6g,加入补液中静脉点滴1次/d。组3治疗无效者可进入组1或组2。结果:统计学检验显示,3种治疗方法疗效差别有显著性(P=0.0001);组1、组2的治疗方法优于组3(P〈0.05);而组1较组2疗效更优(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FB)局部灌注凝血药物的止血效果优于静脉用药;经FB纤维蛋白原加凝血酶联合使用疗效优于单用凝血酶者。  相似文献   
8.
余天峰  吴苏武  林茂煌  朱蔚仪  黄斌 《医学综述》2012,18(15):2528-2530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伴发呼吸道感染的痰中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504例COPD患者痰培养和细菌耐药性的临床资料。结果 COPD患者504例共送痰标本609次,培养出病原菌属480株,包括G+菌属63株(13.12%)和G-菌属417株(86.88%)。痰标本培养出各菌属中对9个菌属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发现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性最高,大多数在60%以上。504例COPD患者中有164例经验性治疗未发现抗生素耐药性,感染控制不佳的224例根据痰培养更换或联用抗生素后感染多数得到控制,有65例因耐药性严重,感染无法控制最终死于肺部感染,住院病死率为13.69%。结论 COPD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常用抗生素耐药明显,提倡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止细菌耐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癌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肺癌患者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肺癌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使用敏感抗生素、化痰、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加快胸片吸收及缩短住院时间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肺癌患者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