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6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鼠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轴突的功能恢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感觉轴突和运动轴突再生的差异以及比较神经端端吻合与端侧吻合的效果。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右侧腓神经切断,远侧断端与胫神经行端侧吻合;B组为右侧腓神经切断,即行端端吻合;两组大鼠左侧留作正常对照。HRP染色逆行追踪检测轴突再生神经元。结果:实验侧疹髓前角及脊神经节可见HRP标记细胞,端端吻合效果显著好于端侧吻合后再生纤维中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2.
131例女复男易性病患者阴茎再造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茎再造是女复男易性病患者的标志性手术,也是三期手术内容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步骤。我们自1998年12月~2006年11月以来收治166例女复男易性病患者,其中131例采用双侧阴股沟皮管-皮瓣法施行阴茎再造术。手术全部成功,治疗效果良好,术式已成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1例女复男易性病患者,年龄12~48岁。入院前诊断明确,有关证明齐全。1.2手术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为阴股沟皮管形成,第二期为阴茎成形。1.2.1阴股沟皮管形成持续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沿左右两侧阴股沟,阴唇或阴囊外侧,平耻骨联合的皮肤设计两平行切口线,长15…  相似文献   
3.
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抗菌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用于感染创面的可行性,在家猪臀部两则分别形成以旋髂深血管主干分支为蒂的传统岛状皮瓣和远侧50%修乐于的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用细菌计数、吖啶橙荧光染色测定白细胞吞噬指数和白细胞内杀菌率,应用激光多普勒、墨汁灌注、透明标本等方法,对两种皮瓣的抗菌力作自身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的抗菌力明显降低,可能与皮瓣修薄后血供减少,白细胞功能相应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4.
吸脂术中大剂量使用利多卡因的血药浓度监测及意义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探讨作为局部麻醉剂的利多卡因在肿胀法脂肪抽吸术中的有限剂量是多少,既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又有安全地使用而不产生毒副作用。方法 对14例大剂量使用低浓度利多卡因作为局麻药的脂肪抽吸术的术中和术后血清利多卡因浓度以免疫荧光测定法进行了动态监测,作出其时间-浓度曲线,并与临床表现相对照。结果 在此类手术中,利多卡因在0.1mg/ml的浓度下,加入1/1百万 ̄1/2百万肾上腺素,其用量可达35mg  相似文献   
5.
阴股沟皮下蒂皮瓣Ⅰ期阴道成形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探索阴道再造的理想方法。自1989年以来,我们设计了阴股沟下下蒂皮瓣Ⅰ期阴道成形术。结果用于70例,毕获成功,效果满意。本术式已趋成熟定型,易于推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阴道再造方法。  相似文献   
6.
7.
先天性全鼻缺损为一罕见的畸形。胚胎第三周时如鼻额突和嗅囊不发育,即形成全鼻缺损。作者于1987年2月收治一例15岁全鼻缺损患者,用自行设计额部筋膜、额肌、皮  相似文献   
8.
1984年3月,作者应用股前部血管神经蒂筋膜皮肤瓣,为一例外伤性阴茎完全缺损患者,一次完成阴茎再造。手术要点:在左侧股前部作一乒乓球拍状筋膜皮肤瓣,柄部为蒂,以阴部外浅动脉为主要血供,股外侧皮神经亦包括在内。拍部为辩,内侧部份作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索阴道再造的理想方法。方法自1989年以来,我们设计了阴股沟皮下蒂皮瓣Ⅰ期阴道成形术。结果用于70例,皆获成功,效果满意。结论阴股沟皮瓣阴道成形术创伤小,操作简单,供区隐蔽,能保持外阴的正常形态,再造阴道具有感觉,以及足够的深度和宽敞度。本术式已趋成熟定型,易于推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阴道再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