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7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替利嗪的临床应用进展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替利嗪 (Cetirizine)是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问世的第 2代抗组胺药 ,为第 1代H1受体羟嗪的活性羧酸代谢产物 ,其在体内不易被细胞色素P45 0 所代谢 ,大部分经肾脏以原型排出[1]。与其它抗组胺药相比 ,它对外周H1受体有较强的选择性 ,常用剂量下未见明显的镇静及抗胆碱等不良反应。近年来 ,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诱因的组胺释放增多所引起的过敏性疾病。现对其临床应用概况及安全性作一综述。1 临床应用1 1 荨麻疹1 1 1 急性和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常常表现为长达 6周甚至 5年以上的皮肤反应 ,传统的抗组胺药或长期激素治疗会导致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HPLC法同时测定滴鼻剂中盐酸西替利嗪和盐酸麻黄素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mm × 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1mol·L-1磷酸二氢钠(60:40),检测波长230nm和257nm(0~3min:257nm;3~15min:230nm).结果盐酸西替利嗪和盐酸麻黄素在40~400μg·mL-1浓度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6%和101.12%,RSD分别为%1.13和1.02%(n=3).结论该方法可同时测定滴鼻剂中盐酸西替利嗪和盐酸麻黄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新型免疫调节剂—来氟米特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来氟米特是一个新型的免疫调节剂。其作用机制独特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目前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移植排斥反应等。本文对来氟米特的作用机制、药动学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的HPLC测定方法,为人体药动学研究和生物等效性研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方法:色谱柱为ZORBAX Rx-SiL(4.6 mm×250 mm,5 μm)柱;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 NaH2PO4-0.05 mol/LNa2HPO4(70:25:5,V/V);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为236 nm;柱温为38℃;含量测定分析采用内标对比法,杂质检查分析采用归一化法分析.结果: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0-1 000 ng/L,相关系数r≥0.999 8.高、中、低三个浓度质控样品的回收率为90%~110%(n=7);高、中、低三个浓度样品的批内RSD为1.37%-5.6%(n=10).批间RSD为1.62%-6.72%(n=7).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取样量小、操作简便易行,为盐酸二甲双胍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丙泊酚的血药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丙泊酚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饱和硫酸铵溶液作蛋白沉淀剂,以乙腈-水(70:30,含0.1%三氟乙酸)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丙泊酚血药浓度范围为0.1~10.0mg·L-1,(r=0.999 5);最低检测限为0.02mg·L-1;平均提取回收率为87.03%,RSD为2.54%;平均方法回收率为105.08%,RSD为3.81%;日内差异RSD为4.31%;日间差异RSD为7.54%。结论:本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专一性强、结果可靠,可用于丙泊酚血药浓度监测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高效止痒去痱露中醋酸曲安奈德的含量。方法以C18反相键合硅胶为固定相,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1.0mL.m in-1,醋酸地塞米松为内标,检测波长为240nm。结果醋酸曲安奈德在3.0~60.0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71%,RSD=0.43%(n=6)。结论该方法测定醋酸曲安奈德的含量简便快捷,适于医院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体血浆角膜基质内注射联合角膜层间分离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施行自体血浆基质内注射联合角膜层间分离,术后跟踪随访6-48月,平均24月。结果注射后72小时,血浆完全吸收,角膜水肿消失,角膜上皮光滑。所有患眼角膜大泡消失。保留了原来的残存视力。结论自体血浆角膜基质内注射联合角膜层间分离术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甲磺酸帕珠沙星的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甲磺酸帕珠沙星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柱温:室温;流动相:0.04mol·L-1磷酸-乙腈-三乙胺(87∶13∶0.5,pH3.3);流速:1.0mL·min-1;内标:奥硝唑;检测波长:248nm。结果:甲磺酸帕珠沙星在1.0~15.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6),平均提取回收率为85.24%,RSD为2.59%,方法回收率为97.47%,RSD为0.76%,日内RSD为4.88%,日间RSD为7.12%。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专一性强,可用于甲磺酸帕珠沙星血清浓度监测和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相似文献   
9.
口服降血糖药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口服降糖药近3年在本院的使用及用药趋势。方法:对本院1998-2000年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频度、购药金额、每日药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口服降糖药现有8种,DDDs排序在前的是价廉的药物;合资药购药金额明显高于国产药。结论:本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状况、个性特征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100例的病例资料,设为观察组,同时另选100名健康志愿者信息资料设为对照组,分别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的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状况进行评价,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MMPI)及个性问卷(EPQ)对两组个性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心理状况与个性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抑郁及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483,24.641,P0.001);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在内、外向稳定型上分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82,P=0.014;χ~2=6.368,P=0.012);观察组在MMPI评分中的Hs(疑病)、Hy(癔病)和D(抑郁)、Pa(猜疑)、Sc(精神分裂)和Ma(躁狂)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099,4.947,6.904,P0.001;t=3.224,P=0.002;t=5.459,P0.001;t=2.883,P=0.004);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显示PACG患者的焦虑水平与Hs(r=0.294)、Hy(r=0.146)、Ma(r=0.159)等个性特征呈正相关(P0.05),与Pa呈负相关(r=-0.057,P0.05);抑郁水平与Hs、Pa呈正相关(r=0.285,0.362;P0.05),与Hy(r=-0.107)、Sc(r=-0.316)、Ma(r=-0.098)等个性特征呈负相关(P0.05)。结论:PACG与负性个性特征以及负性情绪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