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钻颅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严肖锋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133-2134
目的探讨钻颅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4例,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钻颅血肿抽吸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周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2、4周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钻颅血肿抽吸术能够明显提高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同时改善了患者的ADL,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颅脑外伤导致的急性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十分常见,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发生精神障碍者可达70%~90.2%[1,2],给病患重返社会带来严重挑战。对于该病的诊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统计了近两年来使用奥氮平(Olanzapine)治疗因脑外伤导致的急性期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资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重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致残率与致死率均居高不下,如何在急性期改善出血后的脑缺血状态.保护脑细胞功能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笔者自2005年7月至今采用早期亚低温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重型脑出血共3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通常昏迷时间长,病情迁延,较易并发呼吸功能障碍,须较长时间应用人工气道,我院从2001年起开展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应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呼吸功能障碍患者,与同期行气管切开患者相比较,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时应用价值。方法比较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出现脑膨出时行床边超声检查组与CT检查组.对比分析两组发现颅内再出血阳性率、开颅手术时间及6月后功能恢复的差异。结果超声检查组与CT检查组在发现颅内再出血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x2=0.183,P〉0.05);超声检查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CT检查组(x^2=4.861,P〈O.05);超声检查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显著优于CT检查组(x^2=6.593,P〈O.05)。结论术中超声检查可及时判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并为清除颅内血肿实施导向,能避免遗漏血肿、缩短手术时间,对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是目前神经外科的重点和难点。术前与术后颅内压持续性增高,脑组织严重缺血缺氧,是患者死亡与致残的主要病理基础。笔者自2005年7月以来采用超低位去大骨瓣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1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后期猝死的原因。方法对11例患者的伤情、诊断及治疗结果进行总结。结果11例患者在猝死前均无明显先兆,猝死原因可能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脑血管痉挛(CVS)、迟发性下丘脑功能损害、脑干软化等有关,其中1例为脑动脉瘤外伤后破裂。结论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不能仅凭GCSS,而应分析受伤机理,结合影像学的动态检查为依据。对有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骨折、突发高热、颅底脑池显示不清等高危因素的患者要高度重视,尽早处理。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分析65例早期发现凝血功能异常的脑出血手术患者,根据术式分为小骨窗血肿清除引流组(38例)与微创穿刺碎吸引流组(27例),比较两组间患者的血肿再发率、恢复率、重残率与病死率.结果 显示,微创穿刺碎吸引流组其血肿再发率明显低于小骨窗血肿清除引流组,存活下来的患者恢复率亦明显高于后者(P均<0.05).认为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中,微创穿刺碎吸合并尿激酶冲洗引流简捷微创,可有效减少二次血肿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严肖锋  顾水均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2971-2972
目的:探讨应用LY-1型一次性颅脑穿刺针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使用LY-1型一次性颅脑穿刺针对36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进行穿刺引流,用尿激酶及透明质酸酶冲洗,使血肿液化后经引流管排出.结果:36例中35例经穿刺引流血肿完全清除或基本清除,仅1例转为开颅手术.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方法简便,创伤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鼻插管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下经鼻气管插管在高血压脑出血 (HICH)术后合并呼吸障碍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94例 HICH术后口插管 5~ 7d尚需留置人工气道患者 ,其中 A组 48例改经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 ,B组 46例改气管造口。比较两组改道后的氧代谢情况、人工气道留置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 (P<0 .0 5 )。结果 :两种方法均能满足 HICH术后呼吸障碍患者的氧代谢或施行机械通气的需要 (P均 >0 .0 5 ) ;A组平均置管时间 (14 .2± 6.5 ) d,B组平均封口时间 (19.1± 7.2 ) d(P<0 .0 1) ;A组肺部感染和双重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 B组 (5 6.3 %比 91.3 % ,P<0 .0 5 ;10 .4%比 3 9.1% ,P<0 .0 1) ;同时 A组住院时间短 ,预后优于 B组 (P<0 .0 5 )。结论 :鼻气管插管对机体损伤小 ,HICH术后合并呼吸障碍需较长时间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优先考虑经纤支镜下鼻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