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extract,GSPE)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12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灌胃生理盐水)、模型组(RIRI组,眼内灌注加压法制备,灌胃生理盐水)及GSPE低、中、高剂量组(GSPE-L组、GSPE-M组、GSPE-H组,灌胃0.13 g·kg-1 GSPE、0.25 g·kg-1 GSPE、0.50 g·kg-1 GSPE)、阳性对照组(α-LA组,灌胃100 mg·kg-1 α-硫酸锌)。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NOS、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氮蓝四唑显色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水平,铁离子还原法检测活性氧(ROS)水平;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Caspase-3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p-ERK1/2表达情况。结果 GSPE-L组、GSPE-M组、GSPE-H组、α-LA组、RIRI组和Sham组视网膜厚度分别为(139.31±11.43)μm、(127.05±12.73)μm、(113.16±13.25)μm、(110.58±13.47)μm、(161.48±10.26)μm、(92.35±16.54)μm,Nrf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93±4.21)%、(34.06±5.17)%、(43.12±7.23)%、(45.35±7.46)%、(11.86±3.19)%、(52.27±8.36)%,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分别为0.41±0.05、0.62±0.07、0.89±0.09、0.92±0.05、0.23±0.04、1.16±0.25,RIRI组与Sha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GSPE-L组、GSPE-M组、GSPE-H组、α-LA组与RIRI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GSPE表现出剂量依赖性。与Sham组相比,RIRI组神经细胞凋亡率、Caspase-3阳性表达率、TNF-α、IL-6、iNOS、MDA、ROS水平显著升高,HO-1阳性表达率、SOD水平显著降低(均为P<0.05);与RIRI组相比,GSPE-L组、GSPE-M组、GSPE-H组、α-LA组神经细胞凋亡率、Caspase-3阳性表达率、TNF-α、IL-6、iNOS、MDA、ROS水平显著降低,HO-1阳性表达率、SOD水平显著升高,且GSPE表现出剂量依赖性剂量依赖性(均为P<0.05)。结论 GSPE能够抑制视网膜组织神经细胞凋亡,保护视网膜组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RK/Nrf2/HO-1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背景: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是研究微循环的重要内皮细胞模型之一,众多培养方法中单纯贴壁法操作相对简便,但耗时长,杂质细胞多,是批量培养细胞的最大障碍。目的:建立优化的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案,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并鉴定细胞性质。方法:无菌状态下快速剪碎5日龄C57BL/6J小鼠的肺叶外周组织,肺组织颗粒贴壁法获得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并用内皮细胞培养基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生长和行为状态,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进行细胞鉴定。结果与结论:肺组织块培养24h内可见梭形细胞爬出,传代后细胞生长迅速,形态规则呈鹅卵石状,纯度高达98%以上,结合Ⅷ因子相关抗原检测证实其为内皮细胞。结果可见联合运用肺组织颗粒贴壁和内皮细胞培养基可高效获得原代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3.
4.
背景: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是研究微循环的重要内皮细胞模型之一,众多培养方法中单纯贴壁法操作相对简便,但耗时长,杂质细胞多,是批量培养细胞的最大障碍。 目的:建立优化的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案,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并鉴定细胞性质。 方法:无菌状态下快速剪碎5日龄C57BL/6J小鼠的肺叶外周组织,肺组织颗粒贴壁法获得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并用内皮细胞培养基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生长和行为状态,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进行细胞鉴定。 结果与结论:肺组织块培养24 h内可见梭形细胞爬出,传代后细胞生长迅速,形态规则呈鹅卵石状,纯度高达98%以上,结合Ⅷ因子相关抗原检测证实其为内皮细胞。结果可见联合运用肺组织颗粒贴壁和内皮细胞培养基可高效获得原代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关键词: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培养;优化;鉴定;小鼠;血管组织工程 缩略语注释:PMVECs: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5.007  相似文献   
5.
胚胎(胎儿)发育编程中的表观遗传修饰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胚胎(胎儿)发育是遗传信息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编程过程。表观遗传是指由非DNA序列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它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RNA调控和染色质重塑等现象。表观遗传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参与发育编程,如早期发育重编程、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失活和组织分化等事件。当胚胎(胎儿)发育编程受到了饮食或环境因素的影响,表观遗传修饰可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其表型,甚至增加成年疾病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6.
黄偲璇 《眼科研究》2010,28(10):1003-1005
视网膜新生血管是主要的致盲因素之一,目前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是新近发现的趋化因子,与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共同构成SDF-1/CXCR4轴。SDF-1/CXCR4参与了炎症反应、造血干细胞归巢及肿瘤侵袭。研究表明,SDF-1还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增生,招募内皮祖细胞,调节促血管生成因子等途径诱导新生血管生成,在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就SDF-1/CXCR4的生物学功能、对促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及其在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