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3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回顾性分析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的优越性。方法:斜视患者387例,男224例,女163例,年龄3~65岁,其中共同性斜视296例,麻痹性斜视65例,A-V征19例,垂直分离性斜视7例。全部病例均在显微镜下完成斜视矫正术,对复杂性斜视手术行睫状前血管分离保留。结果:术后23例欠矫,8例过矫,斜视矫正率达92.0%,有效率达100%。无1例发生眼前节缺血;手术视野清晰,操作准确,损伤小;手术并发症极少,局部反应轻微,恢复快。结论:显微镜下斜视手术与以往常规肉眼下斜视手术相比,无论从减轻手术创伤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减少手术并发症上,都有诸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探讨分离性垂直斜视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61眼分离性垂直斜视患者行上直肌大量后徙,合并下斜肌亢进者同时行下斜肌后徙转位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效果。 结果:术后满意46眼,满意率75%,术后改善14眼,改善率23%,无效1眼。 结论:上直肌大量后徙术和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有效方法。合并有下斜肌亢进者,首选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无下斜肌亢进者,首选上直肌后徙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改良Parks切口联合外直肌后徙调整缝线术治疗共同性外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Parks结膜切口联合外直肌后徙调整缝线术治疗共同性外斜视46例,术后随访3~24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6例患者中13例术后未达到预期效果,欠矫4例,过矫9例,手术后24~48 h内于表面麻醉下进行眼位调整,13例均将眼位调整至预期效果。随访3~24个月显示,未调整者欠矫2例,过矫2例,调整者欠矫2例,余40例正位。所有患者术后球结膜切口对合整齐,轻度充血、水肿,术后5~8 d完全愈合,睑裂部无明显瘢痕。4例患者调整缝线结对应的结膜面局部结节状隆起水肿,给予0.1%氟美瞳眼水点眼后消退。未见感染、巩膜穿通、肌肉滑脱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改良Parks结膜切口联合外直肌后徙调整缝线术在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减少手术并发症上有诸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方角巩膜缘牵引缝线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操作技巧。方法:应用下方角巩膜缘牵引缝线方法固定眼球,暴露手术野协助完成眼科手术163例181眼,包括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86例98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48例54眼,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10例10眼,结膜瓣遮盖手术8例8眼,玻璃体腔注气术3例3眼,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手术2例2眼,经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手术6例6眼。用直尺测量12∶00位角巩膜缘至上睑缘的距离(mm)。结果:应用下方角巩膜缘牵引缝线协助完成眼科手术163例181眼,操作效果满意者160例178眼,占98.3%。不满意者3例3眼,占1.7%,暴露不满意者为青光眼伴小睑裂患者行外眦开大术后达到满意效果,无1例发生并发症。测量12∶00位角巩膜缘至上睑缘的距离为9.5±3.5mm。结论:下方角巩膜缘牵引缝线在固定眼球和暴露手术野方面能够顺利协助完成眼科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实用性强的特点,效果满意,可以代替上直肌牵引缝线,值得临床眼科医生在手术操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结膜瓣遮盖术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6例(26眼)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愈合情况。结果26例中除一例手术失败外,全部一次手术治愈。随访3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结膜瓣遮盖术对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简捷易行、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体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6例112眼翼状胬肉患者实施自体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术后反应,移植片生长及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所有病例有一过性刺激反应,移植片生长良好,无严重并发症。随访6~12mo,未见复发病例,患者眼表外观美观。结论:自体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好,安全、美观、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31眼)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施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根据病情术中或联合晶状体切除、剥膜、视网膜激光光凝、硅油或C3F8填充、巩膜外冷凝、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前房炎症反应、视网膜复位、裂孔封闭、玻璃体视网膜出血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 ~18个月,平均(10±2.3)个月.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压升高者3眼(9.68%),前房均不同程度炎症反应,应用药物治疗恢复正常;医源性视网膜裂孔2眼(6.45%).术前15眼视网膜脱离在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成功、视网膜裂孔封闭、黄斑裂孔闭合,玻璃体视网膜未发生严重出血.结论 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效果肯定,能够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手术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的可行性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128例斜视随机分为两组,手术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70例为试验组,肉眼直视下传统斜视矫正手术58例为对照组.术后随访时间6 ~12个月,平均(8.20±2.41)月,观察患者眼位矫正情况及结膜切口瘢痕、肌肉缝线反应、结膜下囊肿、术后感染、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眼位矫正有效率97.14%,对照组眼位矫正有效率96.55%,两组眼位矫正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4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0.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P<0.05).结论 手术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是可行的,具有与传统斜视矫正手术相同的效果,显微斜视矫正手术具有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TA)染色法在玻璃体切除手术中协助辨别和清除残留玻璃体皮质和视网膜前膜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对我院85例(88只眼)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行TA染色法玻璃体切除手术,切除中轴部玻璃体后,注入TA悬浊液染色玻璃体皮质和增生膜,切除残留的玻璃体皮质和视网膜前膜。术后随访时重点观察患者视力、眼压、白内障形成、玻璃体残留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85例(88只眼)术中注入TA后,残留的玻璃体皮质及视网膜前膜均能清晰地显示,容易辨认切除残留的玻璃体皮质和视网膜前膜位置和范围。术后随访观察6~12个月,81只眼(92.05%)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手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40只眼视网膜脱离术后38只眼(95%)视网膜完全复位,术后未发现与TA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除手术中,应用TA染色玻璃体,可以清晰地显示残留的玻璃体皮质和视网膜前膜,有助于彻底切除玻璃体皮质和视网膜前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隐形遮盖镜与压抑膜疗法治疗大龄弱视患者的疗效。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06/2016-12于我院就诊的10~14岁单眼弱视患者112例112眼,其中应用压抑膜疗法治疗者55例(A组),应用隐形遮盖镜疗法者57例(B组)。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矫正视力的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3、6、12mo,A组患者治疗依从性(98.2%、96.4%、92.7%)与B组(94.7%、91.2%、89.5%)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治疗有效率(27.8%、50.9%、76.5%)均明显低于B组(46.3%、71.2%、92.2%),且B组患者弱视眼矫正视力均优于A组(P<0.05)。治疗12mo,A组患者总治愈率和实际治愈率(52.7%和56.9%)均明显低于B组(71.9%和80.4%)。

结论:隐形遮盖镜疗法治疗10岁以上单眼弱视,弱视眼视力提高速度和治愈率均优于压抑膜遮盖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