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男,57岁,农民。以发热2月加重1月之主诉于 2000年 3月 24日入院。 2月前无诱因发热,T37. 3~38℃。1月前体温持续升至 40. 5℃,伴寒战、咳嗽,咯少量黄脓痰,当地医院查血象骨髓象大致正常,血培养无细菌,胸部X线片示右肺野片状模糊影。给予抗感染治疗后咳嗽减轻,但仍高热乏力纳差转入我院。查体: T39℃, P120次/min,R26次/min,BP 16. 5/10kPa。急性热病容,精神差,左锁骨上可触及2个黄豆大小淋巴结,质硬,压痛(+)。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罗青。心音低钝,…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注水圈套器娩核法、水压娩核法和前房内劈核法三种不同娩核方式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应用的特点和疗效。方法:对324例324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通过注水圈套器娩核法、水压娩核法和前房内劈核法完成娩核过程,观察记录娩核时间、术中并发症、术后第1d角膜内皮水肿程度及术后视力,观察结果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娩核时间:注水圈套器娩核法平均时间45s、水压娩核法平均时间34s和前房内劈核法平均时间65s,三组的平均娩核时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注水圈套器娩核法和前房内劈核法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虹膜损伤和后囊膜破裂;水压娩核法则主要表现为前房出血。统计学分析,角膜水肿0~1级者:A组与B组、B组与C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C组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d视力:A组与C组、B组与C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d视力:只有B组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mo视力: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前房内劈核法对Ⅳ级以上核的处理优势是明显的;水压娩核法术中并发症少,术后第1d角膜内皮水肿发生率低,更适用于Ⅳ级以下的核娩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抗凝和溶栓治疗;观察组52例,抗凝和溶栓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 、78.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比黏度低切值和高切值、血浆比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全血比黏度低切值和高切值、血浆比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对RVO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种长度切口对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manual small incisioncataract surgery with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MSICS+IOL)后角膜地形图的影响。方法将拟行MSICS+IOL的患者89例89只眼(核硬度Ⅳ~Ⅴ级)分为2组,A组45只眼核硬度Ⅳ级,B组44只眼核硬度Ⅴ级,分别行5.5 mm、6.5 mm巩膜隧道切口的MSICS+IOL,用角膜地形图仪观察手术前、手术后1周及1个月时的角膜形态变化。结果术后1周及1个月时,B组角膜表面散光值(cylinder,CYL)、平均角膜曲率(average cornealpower,ACP)值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B组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surface asym-metry index,SAI)较A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则与A组大致相同(P〉0.05);2组术后1周、1个月的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urface regularity index,S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长度为5.5 mm的MSICS+IOL手术较6.5 mm对术后早期角膜散光影响小;切口长度为5.5 mm的MSICS+IOL手术和6.5 mm长度切口者对术后早期角膜的规则性影响相似。  相似文献   
5.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通过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分析及相关手术治疗的研究,对该病的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泪道激光联合丝裂霉素C及引线型硅胶管植入术和泪道激光单纯联合引线型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Nd:YAG激光疏通泪道后,A组143例150眼,泪道激光联合丝裂霉素C及引线型硅胶管置入。B组143例150眼,泪道激光疏通后单纯联合引线型硅胶管置入。结果: A组:治愈138眼,治愈率92.0%,好转10眼,好转率6.7%,总有效率98.7%,无效2眼。B组:治愈107眼,治愈率71.3%,好转32眼,好转率21.3%,总有效率92.7%,无效11眼。统计学分析两组治愈率之间比较χ2=4.15,P<0.05;总有效率之间比较χ2=5.00,P<0.05,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泪道激光联合丝裂霉素C及引线型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4例(56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A组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B组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两组术前及术后2个月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改善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2组术后视力较术前均不同程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患者术后视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2,P=0.716)。2组术前眼压分别为(23.15±2.47)mmHg(1kPa=7.5mmHg)、(23.94±3.07)mmHg,术后眼压分别为(14.95±1.86)mmHg、(13. 72±2.41)mmHg,2组术前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1,P=0.294);2组术后眼压较术前均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患者术后眼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0,P=0.062)。2组术后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宽度较术前均不同程度增加,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2组患者术后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宽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00、0.924,P=0.199、0.35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3,P=0.036)。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注水圈套器娩核法、水压娩核法和前房内劈核法三种不同娩核方式在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特点和疗效。方法对327例(327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通过注水圈套器娩核法、水压娩核法和前房内劈核法完成娩核过程,观察记录娩核时间、术中并发症、术后d 1角膜内皮水肿程度及术后视力,统计学处理差异。结果娩核时间:注水圈套器娩核法平均时间45 s、水压娩核法平均时间34 s和前房内劈核法平均时间65 s,三组的平均娩核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水圈套器娩核法和前房内劈核法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虹膜损伤和后囊膜破裂;水压娩核法则主要表现为前房出血。统计学分析,角膜水肿0~1级者:A组与B组、B组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视力:A组与C组、B组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视力:只有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视力: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压娩核法术中并发症少,术后d 1角膜内皮水肿发生率低,更适用于Ⅳ级以下的核娩出;前房内劈核法对Ⅳ级以上核的处理优势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 mitomycin C,MMC)结膜下注射联合针拨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的疗效。方法:对36例39眼因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后2~12 wk滤过泡功能不良者进行MMC 0.1mL(0.2mg/mL)结膜下注射联合针拨治疗,平均治疗1.31±0.58次,观察眼压、滤过泡和并发症.并随访3 mo。
  结果:治疗后3mo时平均眼压为15.8±6.6mmHg,显著低于治疗前平均眼压27.4±5.7 mmHg;成功滤过泡32眼,成功率为82.1%。结膜下出血7眼,浅前房低眼压1眼,无伤口渗漏和脉络膜渗漏等并发症。
  结论:MMC结膜下注射联合针拨治疗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是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