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报告患者,男,45岁.入院前3d睡觉时忽觉右眼胀痛伴视物重影来我院。既往无高血压、动脉硬化、肿瘤及眼外伤等病史。查体:右眼视力1.0,眼球各个方向运动爱限,伴眼球转动疼痛。眼位正,眼球向正前方凸出,Hertel眼球突出计测右眼球突出度17mm,右眼突出度14mm。触诊眶缘完整,眶压较高,按压无还纳,压痛阴性,结膜无水肿,角膜及晶状体透明,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眼压21mmHg.右眼视力1.0,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眼前节图像分析系统(EAS-1000)与A超测量前房深度及晶状体厚度的差异,以评价前者在眼前节参数测量中的准确性,为前者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正常人165例(312眼)分别用眼前节图像分析系统与A超测量散瞳前后中央前房深度及晶状体厚度。结果眼前节图像分析系统的测量中央前房深度为(2.80±0.24)mm,A超测量结果为(2.91±0.64)mm,u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眼前节图像分析系统的测量散瞳后晶体厚度为(4.18±0.31)mm,A超测量结果为(4.32±0.51)mm,u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眼前节图像分析系统与A超的测量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且在两者所测值的稳定性方面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持续频闪光刺激对发育敏感期豚鼠视网膜组织及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出生日龄14 d的豚鼠随机分为频闪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2只.频闪组使用频闪调光器以0.5 Hz频率等时交替频闪,照度波动0~500 Lux;对照组给予500 Lux照明.2组均使用500 nm波长发光二极管,控制光照时间为昼夜12h轮替.实验第12周所有豚鼠行跟底彩色照相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检查.检查结束后摘除眼球,测量眼球水平径、垂直径及前后径3条径线,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眼球后极部结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频闪组豚鼠眼底漆裂纹样改变更为明显,ERG a波潜伏期延长;眼球水平径、垂直径及前后径分别较对照组增加(0.89±0.30)、(0.69±0.20)、(0.96±0.3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11.9、15.8,P<0.05).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频闪组豚鼠巩膜纤维出现扩张;透射电子镜显微镜观察发现,视网膜感光细胞层外段排列稀疏紊乱并可见大量脱落外节盘膜.[结论]持续频闪光刺激会诱导豚鼠眼球产生过度发育,并会影响视网膜结构与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分析单眼轻度近视青少年近视程度与主导眼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79例单眼轻度近视青少年根据近视程度分为Ⅰ组(-0.25~-0.75 Ds)15例,Ⅱ组(-1.0~-2.0 Ds)46例,Ⅲ组(-2.25~-3.0 Ds)18例.卡洞法测量所有受检者注视远5 m处及近33 cm处的主导眼,配镜矫正屈光不正后重新测量远近两处的主导眼别.结果 根据轻度近视程度的不同,近视所在眼为主导眼的受检者在Ⅰ、Ⅱ、Ⅲ组中远5 m处分别为:13例(86.7%)、28例(60.9%)、5例(27.8%);近33 cm处分别为15例(100%)、40例(86.9%)、9例(50.0%);配镜矫正后3组远5m处分别为:14例(93.3%)、38例(82.6%)、8例(44.4%);近33cm处分别为:15例(100%)、40例(86.9%)、10例(55.6%).3组受试者5 m及33 cm处裸眼及配镜矫正后主导眼所在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近视屈光参差人群中,单眼视觉质量的下降会造成主导眼在双眼间的转换,近视程度的发展与主导眼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频闪光诱导的近视豚鼠所表现出的焦虑样行为的变化。方法 3周龄短毛三色种豚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为正常光照组,模型组给予0.5 Hz,0~600 lux亮度的频闪光照,每3周记录屈光度,频闪光照12周后进行眼底照相,并进行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和旷场检测。结果光照前2组之间生物学测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时间延长,模型组豚鼠的屈光度增加(P<0.001),眼底出现裂纹状纹理。同时,模型组豚鼠在高架中的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为(3.97±1.15)%,在旷场中的水平总位移为(373.45±73.23)cm,直立次数为(1.10±0.46)次,相对于对照组均显著减少(P<0.001)。结论频闪光诱导的豚鼠近视后可表现出焦虑样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6.
豚鼠是目前国内最为广泛使用的研究视觉系统的动物模型之一,尽管其眼球的解剖和形态特征以及生理功能方面都与人类接近,但两者间的差异性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充分了解豚鼠和人眼之间存在的解剖、生理和病理学差异,能够为眼科研究者合理、有效地选择及建立相关疾病动物模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本文就眼球的主要结构及其生物学参数对人与豚鼠的眼球进行比较分析,为以豚鼠为动物模型的视觉系统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长春西丁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42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长春西丁静滴联合复方血栓通片口服,对照组仅口服复方血栓通片。治疗前与治疗第7、第14天观察视力提升、症状与眼底积血吸收等体征及药品不良反应,评价总有效率及治愈率。结果:治疗组第7天时总有效率为40%,总治愈率为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总治愈率为0;治疗第14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0%,总治愈率为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总治愈率为0%,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长春西丁能有效地缓解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症状与体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主导眼的测量,观察主导眼是否会随视物清晰程度的改变而发生转换.方法 选取74例双眼裸眼视力对数视力表相差≥两行,且矫正效果差、对双眼中的裸眼视力较低眼行超声乳化手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及术后1周时进行裸眼视力及主导眼的测量.并对其中25例术后1个月行对侧眼手术的患者再次行手术前后主导眼的测量.结果 所有74例患者术前主导眼均为视力较好眼;术后第1天42例患者术眼裸眼视力≥对侧眼,其中有34例手术眼变为主导眼;术后第3天62例术眼裸眼视力≥对侧眼,其中59例手术眼变为主导眼;而术后1周时66例患者术眼裸眼视力≥对侧眼,其中60例手术眼变为主导眼.随访到25例1个月后再次行对侧眼的白内障手术,术前均未出现主导眼转换,其中14例患者的主导眼术后再次发生转换.结论 主导眼在双眼间的转换客观存在,双眼视物的清晰程度会影响主导眼的选择,进行主导眼测量时要考虑到视力矫正对其产生的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whether dominant ocular would change with the visual acuity increasing through measuring the dominant ocular of cataract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Methods A total of 74 cataract old-aged patients whose naked vision gap of both eyes was bigger than two lines were chosen, naked vision and dominant eye of low vision eye were measured before operation, 1 day, 3 days, and 1week after operation; 25 patients were measured again 1 month later.Results All the 74 patients' dominant eyes were higher vision eye before operation, 42 patients' naked vision of operation eye were higher than the other eye ones 1 day after operation, 34 dominant eyes changes to operation eyes; 62 patients' naked vision of operation eye were higher than the other eye ones 3 days after operation, 59 dominant eyes changes to operation eyes; 66 patients' naked vision of operation eye were higher than the other eye ones 1 week after operation, 60 dominant eyes changes to operation eyes; 25 patients were operated for the other eye 1 month later, 14 dominant eyes of them changed again.Conclusions Dominant eye changing is objectively existed, and the clear degree of vision of both eyes could impact the choosing of dominant eye.We should take account for the influence of rectification when measuring dominant eye.  相似文献   
9.
新发病高血压病患者眼底数码照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眼底数码照相技术,分析新发病高血压病患者不同高血压程度的眼底视网膜病变及动脉硬化改变。方法:将205例新发病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程度分为3级。应用Scheie法对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及动脉硬化程度分别进行分级,行眼底照相,分析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患者视网膜病变及眼底动脉硬化差异。结果:视网膜病变程度在高血压1级与2级患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高血压2级与3级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眼底动脉硬化程在度1级与2级高血压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在2级与3级高血压患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随血压升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与动脉硬化两者间进展程度并不平行,视网膜病变在血压中度升高时进展较明显,而眼底动脉硬化在血压重度升高时进展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儿童屈光不正与眼压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眼内压与不同屈光状态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科门诊254例儿童共508只眼固定时间段的眼压值,测3次取平均值;0.5%托吡卡胺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测得其屈光状态。受试儿童被分为远视组、中低度近视组及高度近视组。结果:3组受试儿童屈光组眼压平均值分别为15.4±2.7mmHg(远视组)16.2±3.0mmHg(中低度近视组)18.8±2.6mmHg(高度近视组),3者间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显示有显著差异(P<0.05)。眼压与近视屈光度之间存在正相关(r=0.313,P<0.05)。结论:随儿童屈光状态向近视方向发展,眼压会在一定程度上升高,提示两者之间可能相关,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加强对近视儿童的眼压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