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院糖尿病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85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85例(92眼),男33例,女52例,年龄35~72(平均62岁)。  相似文献   
2.
t-PA用于青光眼滤过术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瀛  马佳  邵冬  刘英杰  刘祥龙 《眼科研究》2004,22(5):530-532
目的 研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验证方法 ,将 76例 ( 86眼 )难治性青光眼分为用药组 42例 ( 4 4眼 )和对照组 3 4例 ( 4 2眼 )。用药组术中及术后均应用t PA ;对照组未用t PA。术后随访 18~ 48个月 (平均 3 6个月 )。采用寿命表分析法统计。结果 用药组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及功能性滤过泡的累计百分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而眼毒性作用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t PA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滤过性手术失败的药物。至少可以在术后 3年内将眼压维持在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切口治疗肾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12肋尖下方做长约3~6cm的小切口,对32例肾囊肿患者行小切口囊肿去顶术。结果 手术35~55min,平均46min。住院5~7d。术中均未输血,术后未出现并发症。随访3~48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小切口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可行,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2岁.因双眼先后疼痛、视物模糊间断性发作3年,右眼加重10 d于2009年10月6日收入我院眼科.追问病史,2006年10月患者自觉右眼疼痛,伴轻度视物模糊,无头痛、恶心、呕叶,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右眼结膜炎.予以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1.0 mg,1次/d;7 d后症状缓解;45 d后右眼卜述症状再次发作,就诊于同一医院,诊断同前.予以地塞米松10.0 mg静脉滴注,7 d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视觉诱发电位(VEP)诊断视神经挫伤的意义。方法 通过对112例眼球钝挫伤(128眼)病例进行VEP检查。结果 单纯P100波幅降低共70例,占总病例的62.5%,P100波幅降低值与正常值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而P100潜伏期(38例延长)与健侧值和正常值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且P100波幅异常程度越明显,预后越差,VEP对视神经损伤程度反应灵敏。结论 VEP是一种客观、定量、定位评定视神经功能的方法,是目前视神经病变最敏感的客观检查方法 ,借此可以对眼外伤视神经损伤程度行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6.
邵冬  翟秀明 《吉林医学》1999,20(2):93-93
眼球摘除术后,眶内植人物充填,对于增加眶内容,防止术后眼部畸形十分必要。我们自1995年开始应用羟基磷灰石眼台进行眼窝植入术18例,并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正资料和方法1.1本组患者18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龄14岁~51岁,平均年龄33岁。均为单眼无光感或已行眼球摘除的患者。!期手术IO例,三期手术8例,其中眼球破裂伤5例,角巩膜葡萄肿2例,感染性限内炎1例,严重眼球萎缩2例,已行眼球摘除者8例。1.2植入材料;均采用国产羟基磷灰石,球体直径14mm、18mm、20mm、22mm不等,本组中植入18mms例,20mmlZ例,22mml例。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驱逐性出血的预防及治疗,方法:迅速关闭切口,同时行后巩膜切开,排除积血。结果:出血发生时,必须及时处置,才能保住眼球,但预后较差。结论:积极预防是首选,及时处置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邵冬  冷瀛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10(11):1283-1286
目的观察外源性非酶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大鼠视网膜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鼠血清白蛋白(RSA)体外孵育AGEs修饰蛋白,并将其注入健康大鼠体内,每日一次,连续两周。取大鼠视网膜行HE染色及MCP-1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AGEs组大鼠视网膜内核层,神经节细胞层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增大,细胞数减少。MCP-1在大鼠视网膜内核层,神经节细胞层部分细胞的胞浆中呈阳性表达,AGEs组表达明显增强,其平均灰度值为126.83±2.91,同正常对照组及RSA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GEs可作为独立因素导致视网膜组织损害,并引起正常大鼠视网膜组织中MCP-1表达增高,进而共同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可调节缝线方法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诊断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87例103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54眼)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联合使用丝裂霉素C)的基础上,加用巩膜瓣可调节缝线;B组患者(49眼)单纯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患者术后眼压、滤过泡形态、前房深度以及患者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后6个月眼压平均(14.7±0.8)mm Hg,B组患者为(12.9±0.9)mm Hg,两组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功能性滤过泡45人(83.33%),B组患者39人(79.59%),两组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无浅前房发生,B组患者8人(20.41%)发生浅前房,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6±2.1)d,B组患者(12.1±3.7)d,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中应用可调节缝线技术,可以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且对患者术后眼压、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观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用于青光眼滤过术的效果,并对其毒副作用进行评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