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两种置管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泪小管吻合手术技巧,比较两种泪道置管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95例(95眼)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其中直接夹取法取出鼻泪道引线37例,注水擤鼻法取出鼻泪道引线30例,均逆行置入硅胶管;直接置入硬膜外麻醉管28例,采用X2检验比较两种置管方法的疗效.结果 95例泪小管断端均成功找到.注水擤鼻法取出鼻泪道引线优于直接夹取法.逆行硅胶管置入有效率达97.01%(65/67),直接硬膜外导管置人有效率达82.14%(2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6,P<0.05).结论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硅胶管逆行置入疗效优于硬膜外导管直接置入.注水擤鼻法能快捷取出鼻泪道引线,顺利逆行置入义管,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
对酒精依赖者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结果分析表明:与中国正常成人对照组相比,酒精依赖者除F3(人际关系敏感)、F8(偏执)症状群以外,其它症状群以及总均分、阳性症状均分、阳性症状项目数的异常,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3.
对酒精依赖者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结果分析表明,与中国正常成人对照组相比,酒精依赖者除了F3(人际关系敏感)、F8(偏执)症状群以外,其它症状群以及总均分、阳性症状均分阳性症状项目数的异常、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在学龄儿童近视发展方面的作用,本院视光学(验光配镜)中心自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对24例近视、散光的学龄儿童患进行医学散瞳验光、规范验配RGP,定期随访观察,适时更换镜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浙江省中东部三级乙等医院眼科住院患者中开放性眼外伤的分布特征、致伤原因及预后。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台州市眼科医院住院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1022例(1022眼)。 方法  对研究对象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外伤原因、部位、类型以及预后等。 主要指标 患者基本信息、视力、外伤原因及类型。结果 眼外伤的主要人群为21~50岁的男性务工者,占69.8%;外伤部位以I区(角膜区域)和Ⅱ区(角膜缘外5 mm内巩膜区域)外伤为主,占90%;“工业生产”致伤为眼外伤的主要原因,占71.6%;外伤部位与预后视力相关;“眼内异物留存、伤及玻璃体及视网膜”是发生眼内感染的正相关因素。结论  开放性眼外伤以青壮年男性务工者多见,“工业生产”致伤为眼外伤的主要原因,视力预后与外伤的部位、是否眼内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开放性Ⅱ区眼外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38例(38眼)开放性Ⅱ区眼外伤均行一期修补手术,术后3~5d对外伤部位进行UBM检查,了解相应部位巩膜、睫状体及玻璃体的情况。所有病例均结合眼B型超声及检眼镜等检查后确认是否行玻璃体手术。检查前均经患者口头知情同意。结果UBM检查可清晰地显示开放性眼外伤Ⅱ区巩膜、睫状体及相应周边部玻璃体等常规检查“盲区”结构,结合眼科B型超声检查可获得患眼较全面的信息。其中15眼行玻璃体手术,二期手术术中均证实创口部位存在UBM所示的病变;其余病例门诊随访,均未发生明显的玻璃体视网膜并发症。结论UBM是活体检查开放性Ⅱ区眼外伤的无创性方法,可为外伤眼的整体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前房角关闭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收住我院的原发性急性前房角关闭合并白内障28例(28眼)。均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6月至2年,平均8.7月。结果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为(24.25±3.09)mmHg,术后随访平均眼压降至(15.48±1.7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5,P=0.04)。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74±0.43)mm增加到术后的(3.19±0.0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9,P=0.000)。术后前房角均增宽,术前前房角关闭的部位基本开放,遗留的前房角关闭均≤90°。所有术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结论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对晶状体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急性前房角关闭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既可控制眼压又可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8.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睫状体脱离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睫状体脱离的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对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治疗的163例(186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72h内经药物控制眼压后行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e,UBM)检查,并对这些病例的年龄、性别、UBM表现、中央前房深度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6眼中有26眼(13.98%)并发睫状体脱离,此类患者就诊时大多眼压较高(〉50mmHg,1mmHg=0.133kPa),经治疗后迅速下降至正常甚至更低。脱离范围有全周也有部分,中央前房深度变浅。治疗后眼压控制良好,睫状体脱离复位。结论并发睫状体脱离是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体征之一,UBM检查对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可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19岁学生平素体健,因“左眼前黑影1周”于2005.1来我院就诊,查体:左眼视力:0.3。-1.75DS→1.0。左眼角膜透明,前房清、轴深正常,瞳孔直径4.0mm,对光反应灵敏,晶体未见混浊,散瞳后见玻璃体后段(视盘前)少量絮状积血,周边部视网膜及其血管未见明显异常,黄斑反光点可见,视盘颞上象限片状出血(图1)。眼压右眼15.2mmHg,左眼14.6mmHg。左眼B超:左眼玻璃体后段少量斑点状混浊,未见明显视网膜及脉络膜脱离声像。血压110/75mmHg,血常规、血生化未见明显异常。门诊诊断左眼玻璃体积血、左眼视盘前出血(出血原因待查)。暂予止血及促吸收等保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灌注液错流综合征的术中鉴别与处理.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突发高眼压、浅前房者中,经鉴别诊断确认的13例(13眼)灌注液错流综合征.这些病例在术中予以20%甘露醇250 ml快速静脉滴注降眼压,如果前房仍未形成再予以睫状体平坦部穿刺玻璃体腔抽液或23G玻璃体手术系统干性单通道玻璃体切除.结果 4眼经术中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3眼联合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及6眼联合睫状体平坦部23G干性玻璃体切除后前房形成,眼压下降,均能完成余下的手术操作步骤,无后囊膜破裂,无玻璃体脱出.术后第1天,术眼裸眼视力0.2者3眼,0.3~0.4者6眼,0.5~0.6者4眼;术后1周0.3~0.4者2眼,0.5~0.6者6眼,0.7~0.8者5眼.所有术眼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瞳孔圆形居中,IOL位置良好.结论 超声乳化术中发生的灌注液错流综合征可经鉴别确诊.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降眼压,睫状体平坦部穿刺玻璃体腔抽液尤其是23/25G玻璃体手术系统干性单通道玻璃体切除可解决其引起的各种体征,顺利完成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