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颈部较为罕见的淋巴组织增生疾病Castleman's Disease(CD)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收集2007年至2017年间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病理确诊为口腔颌面颈部CD的患者,分析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资料。结果本文共收集了6例口腔颌面颈部CD患者,临床表现均为单个渐大无痛性肿物;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透明血管型CD (hyaline-vascular CD,HVCD);随访2个月至9年余,均无肿物复发。结论口腔颌面颈部Castleman病较为罕见,确诊依赖病理,临床上以单中心型CD(unicentric CD,UCD)多见,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在白内障手术中,有时可见到后囊膜硬性斑,如果处理不当,对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视力恢复均有影响,因此,手术医师在处理时应有较清楚的认识,方能得到较好效果。现将我院1998-12~2000-12月在410眼白内障手术中所见到9眼后囊膜硬性斑处理情况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410眼白内障患者中,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382眼,行ECCE加人工晶体植入28眼。术中确认后囊膜硬性斑9眼。其中先天性白内障5眼,外伤性白内障3眼,并发性白内障1眼。9眼均行超声乳化手术,用1ml注射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牙种植术中不同钻孔提拉方式及不同冷却系统对术区牙槽骨温度的影响, 探讨牙种植术中温度场的变化。方法: 制作48个统一标准的模拟骨块, 根据不同钻孔提拉方式和不同冷却系统分为6组, 每组8个骨块, 进行温度场试验, 测定不同骨块中温度场的温度最高值。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在相同的钻孔提拉方式下, 内冷却系统温度控制方式术区温度低于外冷却系统的温度控制方式;在相同的冷却系统下, 2次钻孔提拉方式术区温度低于直接1次钻孔方式。其中, 采用内冷却系统进行温度控制时, 2次钻孔提拉方式的术区温度最低(P<0.05)。结论: 牙种植术中采用多次钻孔提拉方式及内冷却系统的温度控制方式, 可以有效降低术区温度, 减少手术产热, 提高牙种植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角膜蜂蜇伤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周×× ,男 ,2 0岁 ,病案号 97712 ,右眼蜂蜇伤后眼痛 ,视物不清 1天 ,于 2 0 0 0年 7月 19日入院。查体 :右眼视力 0 .15 ,左眼视力 1.2 ,右眼睑红肿 ,睑结膜充血 ,球结膜混合充血 ( ) ,角膜上皮水肿 ,角膜偏下方可见 5× 5mm直径灰白色浑浊 ,深达基质层 ,周围浸润 ,浑浊中央约 2× 2mm浑浊更严重 ,荧光素染色着色 ,未见蜂刺 ,前房深浅正常 ,房水闪辉 ( ) ,瞳孔 3× 3mm ,光反射灵敏 ,晶状体透明 ,玻璃体未见浑浊 ,眼底未见异常 ,眼压Tn .。入院后予青霉素 32 0万u静滴 2 /日 ,庆大霉素 2万u加地塞米松 2mg右结膜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后囊“硬性斑”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根据术前裂隙灯检查和手术中证实硬性斑的不同情况,选择后囊处理方式;首选“oerHi”环形撕囊仪环形撕囊,次之选用刺开撕囊,特殊的硬性斑用不同的环形切囊法。结果:oerHi环形撕囊仪5眼无1眼出现玻璃体溢出晶状体囊袋内,而刺开撕囊2眼有1眼玻璃体溢出晶状体囊袋内、环形切囊2眼均出现玻璃体溢出晶状体囊袋内,给予前段玻璃体切除,本组9眼人工晶状体均植入晶状体囊袋内。结论:用oerHi环形撕囊仪环形撕后囊“硬性斑”,安全、简便。刺开撕囊时,勿伤及玻璃体前膜,深度掌握有难度,环形撕囊时需做前段玻璃体切除准备。  相似文献   
7.
侧方咬合运动中接触型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琰玲  殷新民 《口腔医学》2007,27(3):136-138,142
目的观察侧方咬合运动中接触点的分布特征,并对尖牙尖对尖颌位时的侧方型进行分类。方法利用T-ScanII咬合分析系统记录85名个别正常者侧方咬合运动过程中的接触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尖牙尖对尖颌位时的接触形式有六类:尖牙保护(44.1%)、组牙功能(20.6%)、工作侧多组前牙接触(2.9%)、仅工作侧第一前磨牙接触(8.8%)、工作侧前后牙同时存在接触(20.0%)、工作侧非工作侧同时存在接触(3.5%)。结论自然牙列侧方接触形式除尖牙保护与组牙功能外还存在其它一些型。  相似文献   
8.
王琰玲  殷新民 《口腔医学》2009,29(9):476-478
目的比较不同侧方型受检者侧方咬合运动至尖牙尖对尖颌位时的相对力。方法利用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记录85名个别正常者从牙尖交错位侧方咬合运动至尖牙尖对尖颌位时的接触及力分布信息,计算尖对尖颌位相对牙尖交错位时的力值,并就相应数据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所有受检者从牙尖交错位至尖对尖颌位作侧方咬合运动过程中力均逐渐降低。不同侧方型受检者侧方咬合运动至尖对尖颌位时的相对力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以尖牙保护组与仅工作侧第一前磨牙接触组最低。结论尖牙具有"应力缓冲"的能力,提示尖牙保护是对口颌系统最为有利的侧方型。  相似文献   
9.
额筛窦黏液囊肿是眼眶内侧壁的常见病,主要症状为眼球渐进性向下突出,重者可影响视力,手术后易复发。我院自1988~2003年行鼻黏膜翻转通道成形术7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