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视网膜变性疾病在盲和低视力中占主要地位,虽然它的发病机制各异,但最终都发生不可逆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破坏及功能丧失。治疗性视网膜细胞移植是基于这些细胞能对受体视网膜细胞起到营养作用,并能恢复视网膜细胞的数量。业已证实,移植的胚胎组织得到与胎龄相一致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一、资料和方法 1.对象:2003年2月至2006年5月,我院共进行限内容剜出羟基磷灰石义眼座Ⅰ期肌锥内植入术26例(26只眼).  相似文献   
3.
洪彬  潘萍萍 《中国药师》2010,13(7):1023-1025
目的:探讨萄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中前房内注射地塞米松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4例(64眼)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2例.两组均行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地塞米松组术中前房内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0.5 mg,对照组术中前房内注入复方平衡盐溶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前房纤维蛋白渗出情况、后囊浑浊的发生率及眼压变化.结果:地塞米松组术后前房以无渗出和轻度渗出为主,对照组术后前房轻、中、重度渗出的例数高于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组术后的前房纤维蛋白渗出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地塞米松组术后出现后囊浑浊2例,且均为Ⅰ级,对照组术后出现后囊浑浊8例,其中Ⅰ级5例,Ⅱ级3例,地塞米松组术后后囊浑浊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眼压均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术中术后未发现视网膜脱离或黄斑水肿等并发症.结论: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中前房内注射地塞米松,可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1988~1998年,我院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Bancroft术式进行了改进,随访0.5~8年,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①Bancroft术式组28例,男性16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41岁。②术式改进组34例,男性21例,女性13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氟乙酰胺中、重度中毒后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144例急性氟乙酰胺中、重度中毒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通过心电图检查,观察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发生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的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生脉注射液对急性氟乙酰胺中毒发生的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以血肿周围内囊局部脑血流量(rCBF)为标准评估少量(15~30 mL)老年高血压性基底核出血是否具有手术指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邢台市第三医院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83例老年少量基底核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入院时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CTP)检查所测得的血肿周围内囊rCBF数值为标准,分为轻度灌注不足组[rCBF≥15 mL/(100 g·min)]和重度灌注不足组[rCBF<15 mL/(100 g·min)],在两组中再根据患者是否手术分为手术亚组和保守亚组。对比两组中手术与保守两亚组间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以及术前术后内囊rCBF差异,评价rCBF在决策老年少量基底核出血患者手术指征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轻度灌注不足组手术亚组与保守亚组比较,治疗有效、预后良好、术后内囊rCBF数值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灌注不足组手术亚组与保守亚组比较,治疗有效、预后良好、术后内囊rCBF数值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少量基底核出血患者中,内囊轻度灌注不足者,无手术指征。内囊重度灌注不足者,手术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病人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etrin-1)水平变化及其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aSAH病人130例(aSAH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sLOX-1、netrin-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预后影响因素。出院6个月后,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4~5分为预后良好,1~3分为预后不良。结果 aSAH组血清sLOX-1水平[(1.762±0.610)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0.520±0.040)ng/ml;P<0.05],而aSAH组血清netrin-1水平[(254.600±87.331)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788.534±246.510)pg/ml;P<0.05]。出院后6个月,预后良好78例,预后不良52例。预后良好组血清sLOX-1水平[(1.301±0.560)ng/ml]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2.236±1.121)ng/ml;P<0.05],而预后良好组血清netrin-1水平[(318.924±120.660)pg/ml]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152.358±61.725)pg/m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Hung-Hess分级Ⅲ~Ⅳ级、术前改良Fisher分级Ⅲ~Ⅳ级、术前WFNS分级Ⅳ~Ⅴ级、血清sLOX-1增高和血清netrin-1降低是aSAH病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LOX-1、netrin-1联合检测预测aSAH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23(95%置信区间为0.778~0.923;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42和0.814。结论 血清sLOX-1、netrin-1是aSAH病人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估aSAH预后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麻疹少见类型5例报道张国权,洪彬,刘明我院自1978年3月~1993年5月共收治麻疹376例,其中少见类型5例,报道如下。例1,女,18天,因发热咳嗽7天,全身红色斑丘疹,气喘3天,于1978年3月11日入院.当地麻疹流行,母产前发热,分娩后4日出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剂量卡托普利防治急性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 :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法制作急性压力超负荷模型。 5 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主动脉部分缩窄组和药物干预组。药物干预组给予卡托普利 30mg (kg·d)灌胃。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心肌力学、心肌代谢酶活性、心肌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含量及心肌超微病理分析。结果 :急性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出现明显缺氧性损伤 ,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降低 ,收缩、舒张功能相对下降 ,心肌中AngⅡ含量显著升高。小剂量卡托普利可基本抑制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中AngⅡ的升高 ,显著减轻心肌的形态损伤、代谢酶活性降低和心肌收缩、舒张功能下降。结论 :小剂量卡托普利可有效防治急性压力超负荷导致的大鼠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0.
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16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监测组和对照组。监测组:对118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持续颅内压(ICP)及血压监测,并在保持ICP 6~15 mm Hg(1 mm Hg=0.133 kPa)的情况下,控制血压;对照组:对98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持续血压监测,控制血压于发病前水平或低于入院水平2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监测组病死率为5.1%(6/118),对照组病死率为18.3%(18/98),监测组有效率为83.9%(99/118),对照组有效率为52%(51/98),病死率和有效率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救治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