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手术的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 对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38例(44眼),采用颞侧巩膜隧道切口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3~6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0.5者占63.6%,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 采用颞侧巩膜隧道切口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不同类型斜视中屈光状态的规律及其弱视的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共收治的450 例斜视手术患儿,均在睫状肌麻痹下散瞳检影,屈光检查.结果 共同性内斜视中远视与远视散光最多,占90.6%,与其他类型斜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近视与近视散光在共同性外斜视中略多于其他类型斜视,占42.9%,但特征不显著.弱视眼在共同性内斜视及非共同性斜视中明显多于共同性外斜视,依次为45.3%,37.7%,13.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远视引起的调节因素为共同性内斜视主要发病因素之一.儿童共同性斜视中内斜视与调节的关系较外斜视更为密切.儿童屈光状态检查是小儿眼科的重要临床工作之一,对斜视、弱视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悬吊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悬吊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21眼)晶状体后囊缺如或不完整,悬韧带断离眼选择悬吊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治疗情况,对手术方式、特点、效果、并发症和防治措施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术后矫正视力:一期植入0.1~0.2者2眼,0.3~0.8者10眼,≥1.0者1眼;二期植入0.1~0.2者2眼,0.3~0.8者5眼,≥1.0者1眼。术后3月平均手术源性散光度数为(0.68±0.63)D。结论悬吊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为非常规无支持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屈光矫正的一种较好的替代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