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它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1]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次提出,经过多年的完善和发展,已经得到了[2]当今世界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并在各国广泛推广。目前PBL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医学临床教学改革探索的新方向。胸外科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  相似文献   
2.
讨论处理胆道狭窄的治疗方式及其选择。回顾我院自2003年至2011年处理多次胆道术后患者39例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胆道狭窄患者,有39例属于胆道手术后导致胆总管狭窄,其中一次胆道手术史32例,二次胆道手术史5例,三次以上胆道手术史2例。有37例患者行再次手术治疗,其中,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手术14例,胆管-空肠吻合18例,镍钛记忆合金支撑胆肠吻合口治疗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随访,其中治愈25例,良好11例,差1例,无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3.
超声影像学是影像学和影像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在本门课程教学中,我们开展了标准化病人与案例联合教学模式研究。该模式以电子技术为载体,尽可能向学生展示临床实践过程,以期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学生成绩和问卷调查显示,该教学模式受到学生欢迎,有助于医学本科生达成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4.
5.
6.
李福智 《中外医疗》2014,(25):48-49
目的探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胆总管结石患者5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胆总管探查且行T管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8.3±1.6)d、术中出血量(24.7±4.6)mL及血清TNF-α水平(9.3±6.7)pg·mL显著优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15.4±1.4)d、术中出血量(53.5±6.1)mL及血清TNF-α水平(20.7±1.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治疗,有效的减少了患者术后胆漏的发生率,降低了患者术后血清TNF-α的水平,促进了患者术后的恢复,安全有效,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素-1/重组质粒( pEGFP/Ang-1)转染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对高浓度葡萄糖损伤猴脉络膜-视网膜内皮细胞(RF/6A)的保护作用。方法:以pEGFP/Ang-1转染BMSCs,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再利用Transwell模型,将转染的BMSCs与RF/6A共培养于高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中。3d后MTr法检测RF/6A活力,Westernblot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proteinkinaseB,P—PKB)的表达,从而探讨转染pEGFP/Ang-1的BMSCs对高浓度葡萄糖培养中的RF/6A的保护作用。结果:成功转染pEGFP/Ang-1的BMSCs可见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与转染pEGFP/Ang-1的BMSCs共培养的RF/6A细胞活力及P—PKB的表达均高于未转染组(均P〈0.01),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均P〉0.05)。结论:质粒pEGFP/Ang-1转染的BMSCs对高糖环境中的RF/6A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PKB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14-3-3zeta 和p-Bad在T1 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非小细胞肺癌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取110例非小细胞肺癌及癌旁正常肺组织存档蜡块和50例新鲜NSCLC及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检测14-3-3zeta 和p-Bad 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肺组织相比,14-3-3zeta 在NSCLC 中的表达显著增强,与肺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理学分型无关。p-Bad在正常肺组织中轻微表达,而在NSCLC 中表达显著增强。且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
病理学分型无关,但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14-3-3zeta蛋白与p-Bad与T1期NSCLC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参茎叶总皂苷对家兔肾上腺素(AD)实验性肺水肿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18 只 家兔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30 min 后耳 缘静脉注射AD(1 mg/ 只),复制AD 肺水肿模型,观察30 min ;治疗组以50 mg/kg 灌胃人参茎叶总皂苷, 连续7 d,末次给药30 min 后耳缘静脉注射AD(l mg/ 只)。记录不同时间点呼吸频率的变化,比较肺体系数、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行肺组织病理学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 EBPα 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与Western blotting 检测mTOR、S6K1、SirT1、NLRP3 蛋白的表达。结果 模 型组肺体系数、MDA 较对照组升高(P <0.05),SOD 较对照组低(P <0.05),治疗组肺体系数、MDA 较模 型组降低(P <0.05),SOD 较模型组升高(P <0.05)。病理学检查显示,模型组动物肺泡壁断裂,肺泡隔明显 增宽,有尘细胞。模型组肺组织损伤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 <0.05),治疗组较模型组降低(P <0.05)。模型组 mTOR 和S6K1 蛋白表达率较对照组升高(P <0.05),治疗组较模型组降低(P <0.05)。模型组NLRP3 较对 照组升高(P <0.05),SirT1 较对照组降低(P <0.05),治疗组NLRP3 较模型组降低(P <0.05),SirT1 较模型 组升高(P <0.05)。结论 人参茎叶总皂苷对AD 所致肺水肿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C/EBPα、mTOR/ S6K1 及SirT1/NLRP3 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