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丹参治疗胎儿脐血流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胎儿脐血流检测异常的孕妇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孕妇30例,对照组孕妇18例。对照组患者不经任何药物治疗,只给予常规的营养支持和微量元素补充,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将20 m L的丹参溶于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以10 d为1个治疗疗程,治疗周期是1~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两组孕妇进行B超复查,对胎儿脐血流指数进行比较,并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随访,了解胎儿脐血流异常的治疗对于新生儿的影响。结果两组孕妇经丹参注射液治疗后,观察,30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18患者中,显效0例,有效1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5.5%,二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对新生儿的胎龄、体质量、出生1 min Apgar评分及围生儿预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可见,观察组新生儿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治疗胎儿脐血流异常的效果显著,安全有效,经济性好,且对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有一定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全面掌握我区居民碘盐食用情况,找出问题,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进行科学的指导和干预。方法根据《西藏自治区碘盐监测简化方案》的要求进行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区七地(市)74个县,每县采集盐样300份,按国标GB/T13025.7—1999半定量滴定方法进行测定。结果 2011年-2013年我区共监测居民户盐样66863份,其中碘盐64326份,非碘盐2537份,碘盐覆盖率均达到95%以上。结论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根本措施。我区近三年碘盐覆盖已达到95%以上,但个别地区仍有非碘盐存在,还需加强监督监测,强化健康教育,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长期落实。  相似文献   
3.
西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1987年从那曲安多县自毙旱獭体内获得一株疑似鼠疫噬菌体,将噬菌体命名为44号噬菌体。 西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和吉林一所共同完成了噬菌体鉴定任务。按“生物制品鉴定法规”方法进行。同时取兰州生物制品所生产的鼠疫噬菌体86001批号,平行于本次试验的全过程。取19个生态型35株鼠疫强毒菌、鼠疫弱毒菌,假结核菌等。用两个不同温度(28℃、37℃)进行。判定为44号株为鼠疫噬菌体。两个不同温度增殖的噬菌体。44号株和兰州株分别保存于4℃~8℃冰箱。1997年取保存9年的噬菌体进行了特异性和效价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初步评价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西藏拉萨地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8年9月至2022年1月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BRVO继发ME患者41例4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 男性21例21只眼, 女性20例20只眼;中位年龄53(31, 75)岁。合并高血压病者24例(58.8%, 24/41)。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底彩色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 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OCT仪测量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所有患眼均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 每一个月1次, 其中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康柏西普(IVC)分别为23例23只眼(56.1%, 23/41)、18例18只眼(43.9%, 18/41), 并据此分组。两组患者年龄(Z=-0.447)、性别构成(Z=-0.485)、logMAR BCVA(t=-1.591)、眼压(t=-0.167)、CMT(t=-1.290...  相似文献   
5.
腹膜转移是晚期胃癌常见的转移方式之一,也是导致晚期胃癌患者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针对胃癌发生腹膜转移的机制,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从外泌体、铁死亡、肿瘤微环境相关细胞群、基因和脂质代谢等多个层面开展。胃癌腹膜转移的主要分子机制逐渐成为热点议题。根据相关机制研究寻找胃癌腹膜转移的潜在治疗靶点,从而提高疗效,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意义重大。文章回顾了近年来胃癌腹膜转移相关机制的国内外研究,并综述其新结果和新观点。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分析西藏地区藏族白癜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527例藏族白癜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27例藏族白癜风患者中, 男女性别比例0.97∶1;发病年龄在10 ~ 30岁的患者263例(49.9%)。进展期 335例(63.6%),稳定期192例(36.4%);节段型97例(18.4%),寻常型293例(55.6%),混合型79例(15%),未定类型58例(11%)。皮损位于面颈部253例(48%),躯干148例(28%),上肢64例(12%),下肢46例(9%),会阴肛周黏膜16例(3%)。春季发病154例(29.2%),夏季198例(37.6%),秋季98例(18.6%),冬季77例(14.6%)。140例(26.6%)伴发其他疾病,包括甲状腺疾病85例(16.1%),且74例(14.0%)为亚临床甲状腺疾病与白癜风伴发;22例患者至少1项血清免疫球蛋白或补体水平异常,其中包括进展期18例。与稳定期相比,进展期患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测水平显著升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4)。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海拔水平与白癜风分期(rs = -0.18,P < 0.001)呈低度相关。白癜风分期与TSH(rs = -0.12,P = 0.005)、补体C3(rs = -0.09,P = 0.041)呈低度负相关,分型与TSH(rs = -0.11,P = 0.011)呈低度相关。结论 西藏地区藏族白癜风患者以10 ~ 30岁发病为主,发病部位以面颈部为主,春夏季发病多见,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8岁 ,藏族,因"全身红斑、丘疹伴瘙痒2周、发热3天"就诊.2周前患者因癫痫病口服药物卡马西平片后逐渐出现全身红斑、丘疹伴瘙痒.未行正规诊疗,后皮疹逐渐增多,相互融合,泛发全身.曾于诊所就诊(诊疗不详),症状未见明显好转,病情加重,3天前开始发热(体温未测),故就诊我院.既往有癫痫病史,否认高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西藏高原地区356例面部轻、中度痤疮中果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探索高原地区痤疮果酸治疗的最优方案.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某院门诊面部轻、中度痤疮患者356例为研究对象,行果酸治疗,每两周一次,四次为一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统计治疗中、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第3周,第5周、第7周、第9周...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西藏地区儿童和孕产妇体内微量元素铜、锌、钙、镁和铁含量的情况以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604例不同年龄段儿童和245例孕产妇指血铜、锌、钙、镁、铁的含量。结果 604例儿童中,缺锌384例(64%),缺钙181例(30%),缺铁104例(17.2%),无缺铜缺镁病例;245例孕妇中缺钙、缺铁、缺锌、缺镁分别为135例(55%)、31例(13%)、11例(4%)、4例(1.2%)无缺铜病例。结论不同年龄段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有所不同,也反映了各年龄段儿童的营养状况。孕产妇应做好孕期保健及营养指导,及时补充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0.
200 1年 8~ 10月 ,日土县阿汝村发生一起经实验室证实的麻疹爆发 ,现将调查结果简报如下。阿汝村共 4 31人 ,2 0 0 1年 8~ 10月发生麻疹15 3例 ,罹患率 35 5 % ;死亡 1人 ,死亡率 0 2 3% ,病死率 0 6 5 %。发病年龄最小的 2月龄 ,最大的 72岁。 15 3例患者均无麻疹疫苗接种史。采集 12例患者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抗体 (试剂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提供 ) ,均为阳性。阿汝村位于阿里地区日土县 ,交通不便。当地10~ 2 0年未发生过麻疹 ,多年未接种过疫苗。发生疫情后报告不及时 ,致使 8~ 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