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xpression of laminin and fibronectin in alkali-burned corneas in rats.Methods:A total of 18 normal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6 groups(n=3 in each group).For each rat, one eye was injured by alkali burn,the other one was taken as the normal control.Then all the corneas were surgically remov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laminin and fibronectin was observed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pectively at 7 hours,1 day,3 days, 7 days,14 days and 28 days after alkali burn.Results: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normal controls, the expression of laminin and fibronectin of the burned eyes was dramatically higher at 7 hours, reached peak at 14 days and decreased to the normal level at 28 days after alkali burn.Conclusions:In the process of wound healing after alkali burn, the expression of laminin and fibronectin increases dramatically, which suggests that laminin and fibronectin may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corneal wound healing.  相似文献   
2.
朱志忠  朱莉  罗勤  张妍霞 《眼科》2005,14(Z1):47-52
治疗性角膜移植的许多新术式,如角膜层间填垫术、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板层内皮角膜移植、角膜上皮干细胞移植、全角膜上皮联合后板层内皮角膜移植、蕈状瓣角膜移植术业经临床验证,能使濒临穿孔或业已穿孔的角膜溃疡、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角膜基质炎、圆锥角膜、内皮衰竭引发的大泡性角膜病变、重症眼表烧伤等致盲性角膜病获得康复.通过回顾性研究,对上述相关术式的适应证、手术要点、疗效作了详尽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环孢素A在眼表移植和角膜炎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在眼表移植手术和炎症性疾病中的疗效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106眼眼表手术(羊膜贴敷71眼、穿透性角膜移植20眼、指环形/全角膜上皮移植15眼)的术后用药和32眼角膜炎症性疾患(干燥性角结膜炎8例16眼、蚕蚀性角膜溃疡3例4眼、单疱角膜基质炎2例2眼、表层点状角膜病变7例10眼)的系统治疗观察,对临床疗效作回顾性研究。用药途径:穿透性角膜移植和指环形/全角膜上皮移植病例,术后口服CsA6w~8w,联合局部0.5%CsA滴眼剂3次~4次/d,持续用药8m~12m;羊膜贴敷者仅在术后0.5%CsA滴眼剂3次/d,持续用药8m~12m;角膜炎症性病例中蚕蚀性角膜溃疡4眼中3眼采用病灶切除后羊膜贴敷联合局部用药,1眼单用0.5%CsA局部滴眼;其他病例按病种不同,分别应用0.1%~0.5%CsA局部滴眼3~4次/d联合相关对因治疗结果135眼治疗者中有128眼随访6m~36m.7眼为新近观察病例,仅随访3m~6m:35眼穿透性角膜移植和指环形/全角膜上皮移植术中,仅3眼因移植排斥致角膜血管化,32眼透明愈合,获得91.4%的移植成功率;所有重症烧伤羊膜贴敷患者,术后眼表重新上皮化且未遗留睑球粘连。70%以上病例瞳孔区角膜维持透明而重获有用视力;角膜炎症性疾病中,4眼蚕蚀性溃疡随访24m~36m均未复发,单疱角膜基质炎和表层点状角膜病变病例均获临床痊愈,干眼症患者症状缓解,Seehirmer实验泪液分泌改善。结论环孢素A是一种亲脂性多肽,易于透过角膜上皮并蓄积于角膜基质;通过选择性抑制辅助性T淋巴细胞发挥良好的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对眼表移植手术和炎症性眼表疾患有出色的治疗功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碱烧伤后角膜创面上皮愈合过程中整合素 α5亚单位的表达 ,探讨整合素 α5在角膜上皮损伤愈合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 1 8只 ,随机分为 6组 ,每组 3只 ,其中 1眼为碱烧伤模型 ,另 1眼为自身对照眼。对制造模型眼后 0、7h、1、3、7、1 4d的角膜标本 ,HE染色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整合素 α5亚单位的表达与分布。结果 伤后 7h,邻近上皮细胞开始表达 α5亚单位 ,伤后 1、3、7d,角膜上皮层显示 α5表达逐渐增加 ,差别有显著性 (P<0 .0 5)。伤后 1 4d,实验组表达仍呈上升趋势。结论 整合素 α5亚单位积极参与了碱烧伤后角膜上皮损伤愈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37只眼)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周边前房深度、房角等情况。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眼压较术前有所下降;周边前房深度均≥1CT;房角变宽。结论对术前眼压药物控制正常水平,房角关闭范围≤1/2圆周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6.
羊膜贴敷术对重症眼表烧伤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和评估羊膜贴敷对重症眼表烧伤的确切疗效和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对15例2 0眼Ⅲ~Ⅳ度眼表烧伤眼手术前后视力、角膜上皮化、角膜缘和瞳孔区角膜血管化程度和是否睑球粘连四项指标的系统观察结果,对羊膜贴敷术的临床疗效作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影响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6m (2m~12m) ,所有术眼均获得上皮化痊愈,无一例发生角膜溃疡;10例12眼一次手术成功,5例8眼Ⅳ烧伤患者一次术后残留部分上皮缺损,经再次手术完成上皮化。视力方面14眼获得有用视力,其中达到0 .1~0. 4者10眼(5 0 % ) ,≥0. 5者4眼(2 0 % ) ;<0. 1者仅6例6眼(30 % ) ,均为严重的Ⅳ烧伤,手术使患眼免于失明。导致视力低下的原因是角膜缘和瞳孔区角膜瘢痕血管化,但手术为今后的增视性眼表移植术奠定了基础。结论 对于重症眼表烧伤如能及时行羊膜贴敷术,可望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总体疗效显示,受伤后越早接受手术,并于术后坚持应用0 . 5 %环孢素A滴眼,均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羊膜贴敷术能有效地促进上皮细胞的分化移行、抑制局部的炎症反应、阻止新生血管和疤痕的形成、阻止烧伤的病理发展。本系列临床观察提示,羊膜贴敷对重症眼表烧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应急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复美新滴眼液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抑制瞳孔缩小的作用。方法 对照组术前使用阿托品和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 ,实验组加用复美新滴眼液 ,比较两组的区别。结果 实验组平均瞳孔缩小 0 2 5mm ,明显小于对照组缩小值 1 3 1mm (P <0 0 1)。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 3组比较 ,手术结束时平均瞳孔缩小值实验组均小于对照组 (P <0 0 1)。实验组中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手术结束时平均瞳孔缩小值为 0 5mm ,明显小于对照组中糖尿病患者平均缩小值 1 5mm (P <0 0 1)。根据手术时间不同比较 ,实验组瞳孔缩小值均小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复美新可有效抑制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瞳孔缩小 ,尤其对于时间较长的复杂手术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深板层内皮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内皮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deeplamellarendothelialkeratoplasty,DLEK)治疗角膜内皮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6眼因角膜内皮病变导致角膜水肿或大泡性角膜病变眼行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1眼供、受体角膜和植片均用微型角膜刀制备,另5眼供体深板层内皮植片用微型角膜刀制作,受体带蒂角膜瓣以虹膜恢复器分离制作;其中1例2眼为先天性角膜内皮营养不良,4例4眼为白内障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结果4眼随访12个月以上,2眼随访4个月。所有病例角膜持续透明,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患者术后1个月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189/mm2(1594~2641),角膜厚度平均为568μm(510~675)。结论与传统的PKP比较,DLEK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角膜高度散光机率小、排斥反应风险小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角膜内皮性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眼部非感染性炎症的临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体类抗炎药能选择性抑制环氧化酶,阻断前列腺素合成和稳定细胞膜,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并可避免皮质类固醇类所致的不良反应.其在眼科临床的应用特别是在治疗眼前段非感染性炎症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009年北京市怀柔区25个幼儿园(其中区中心15个,郊区10个)4~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视觉状况的普查,比较城区和郊区儿童视觉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分别对城区2150例儿童和郊区1679例儿童进行了视力检测,包括远近视力(裸眼和戴镜视力)、外眼检查、眼位及眼球运动。对视力低于0.8进行散瞳验光。结果怀柔区城区和郊区儿童视力低常率有显著性差异。视力低常率:城区占13.02%,其中4岁占9.39%,5岁15.29%,6岁14.95%;郊区占9.17%,其中4岁占7.59%,5岁13.16%,6岁8.08%。各年龄组视力低常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力低常率与年龄相关。视力低常儿童中,其中疾病包括屈光不正;斜视;先天眼病(先天上睑下垂和先天眼球震颤);眼外伤。视力低常屈光不正占96.31%。屈光不正分布:远视74.16%,其中4岁占75.22%,5岁84.47%,6岁51.51%;近视10.77%,其中4岁占4.42%,5岁4.85%,6岁30.30%;混合散光15.07%,其中4岁占20.35%,5岁10.67%,6岁18.18%。弱视患病率4.3%;对弱视相关因素调查显示,屈光参差性占36.36%,轻度65.00%,中度31.67%,重度3.33%;斜视性占15.15%,轻度28.00%,中度60.00%,重度12.00%;形觉剥夺性占2.43%,轻度0%,中度50.50%,重度50.50%。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率和地域有一定的关系。低常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表明视功能发育逐渐成熟。屈光不正中各组比例提示远视是4~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近视、斜视、弱视等因素所占比例提示普查手段十分重要,可以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