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先天性泪囊突出的CT影像特征及其对治疗方式选择的指导作用。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先天性泪囊突出患儿24例(38眼)。方法 分析患儿的CT影像特征,总结其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主要指标 CT影像特征、治疗方式、术后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CT显示患侧泪囊区呈类圆形囊性低密度肿物影像,骨性鼻泪管扩大,伴有或不伴有下鼻道肿物。5例(5眼,13.2%)行保守治疗2周后肿物消失。19例(33眼,86.8%)伴发急性泪囊炎、呼吸窘迫或经保守治疗2周后无效而手术治疗。其中,无下鼻道肿物的5例(8眼,21.1%),局麻下泪道探通术后内眦肿物消失。存在下鼻道肿物的14例(25眼,65.8%),全麻下鼻窦内窥镜下造口术,术后内眦及下鼻道肿物全部消失。结论 CT检查不仅可清晰显示先天性泪囊突出的解剖特征,也为手术治疗方式选择提供影像学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810 nm微脉冲半导体激光照射对正常棕色挪威大鼠(BN 大鼠)视网膜的损伤。方法使用不同能量及负载系数(duty cycle, D C)的810 nm微脉冲半导体激光对130只BN大鼠眼进行照射。分别于激光照射后第1、3、7、1 4、28 d进行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组织病理学观察,并检测热休克蛋白(HSP-70)在视网膜的表达情况,用TdT介导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查细胞凋亡 。结果阈值及阈上能量条件下,低DC时激光照射部位无光学显微镜下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高DC时出现可累及视网膜内核层组织的严重损伤;微脉冲半导体激光照 射后1 d大鼠视网膜内核层细胞HSP-70阳性表达细胞即较正常视网膜明显增加,3 d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4 d时恢复近正常水平。HSP-70阳性细胞数量 随激光能量提高而增加。TUNEL染色可见激光照射部位凋亡细胞主要存在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外核层、内核层,甚至脉络膜层,其数量随激光能量增高而增多。在激光照射后第3 d,凋亡细胞数量最多。结论810 nm微脉冲半导体激光照射后,视网膜损伤程度与激光能量及DC呈正相关。低能量高负载系数(50 mW,50%)或高能量低负载系数(100 mW,5%~15%)时,损伤限于RPE层,避免了神经上皮层的损伤。激光照射后HSP-70高表达及细胞凋亡可能在组织损伤修复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122-126)  相似文献   
3.
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华  白钢  张莉  王廉  崔燕辉 《眼科》2000,9(2):100-103
探讨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44例44只眼,穿透性角膜移植29例29只眼,板层角膜移植15例15只眼,33例为8mm以上的大植片角膜移植。结果:41例感染控制并保存了眼球,32全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18例获得0.05以上有用视力,1例穿通性角膜移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达1.0,1例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达0.6。3例角膜严重感染者,  相似文献   
4.
眼缺血综合征是与低灌注有关的眼底病变。主要病因是颈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所致的眼动脉灌注不足。眼部和头部症状显著,同时具有眼前后节体征。此病虽然少见,在颈动脉狭窄或阻塞病例中5%有此并发症,但由于会产生严重的视功能损害,治疗的复杂性和较差的预后,值得眼科医师加以重视。现将我科最近诊治过的3例眼缺血综合征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分析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B)死亡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分析。2009年至2017年于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治疗后死亡的眼内期RB患儿14例23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例10只眼,女性7例13只眼;单眼5例,双眼9例。患儿年龄(17.2±15.5)个月。所有患儿均行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系统检查。参照眼...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白内障鸟脸畸形综合征,或称Hall-ermann-Streiff综合征(1948)或Ullrich-Fremerey-Dohna综合征,或Francois综合征,是一种下颌—眼—面部—颅骨发育不全的综合征,临床非常少见[1]。儿童先天性泪小点缺如也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先天异常,通常是一侧的下泪小点缺如相对比较多见,双眼先天性上下泪小点都缺如的情况更为罕  相似文献   
7.
8.
9.
10.
目的 探讨Coats病的超声影像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 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对18例(18只眼)临床确诊的Coats病患者,采用A超测量眼轴长度;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眼部病灶的形态改变,同时与彩色眼底图像进行比较.CDFI检测患者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及睫状后动脉(P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单位时间内平均最大血流速度(TAMX)、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以患者的对侧健眼作为对照组.Coats病组与对照组的眼轴长度和血流参数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结果 Coats病组眼轴长度(21.36±1.19)mm,较对照组(22.92±1.09)mm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7,P<0.05).Coats病组超声影像改变包括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囊肿、视网膜下机化形成等,少数患眼有视网膜前增殖膜,玻璃体一般无混浊,偶见病灶内"钙化斑"及眼球壁骨化现象.Coats病组血流频谱未见明显异常,其CRA的PSV(6.96±1.21)cm/s和EDV(1.99±0.36)cm/s,较对照组PSV(8.30±1.46)cm/s和EDV(2.48±0.47)cm/s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5,3.476,P<0.05),其他血流参数无明显异常.结论 Coats病为先天性疾病,可能影响患者眼球发育.超声检查有助于Coats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Coats病患者可能存在视网膜中央动脉灌注不良,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