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鼻腔与鼻窦曲霉菌病27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近年来,有关鼻腔与鼻窦曲霉菌病的报道日渐增多,但对如何减少误诊、漏诊,尤其是CT在诊断本病中的应用价值报道较少。1993年8月~1997年6月,我们诊治27例鼻腔与鼻窦曲霉菌病患者,现报告其临床资料,借以为提高本病的疗效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7例中,男13例,女14例;年龄20~72岁。病程1月~10年。上颌窦曲霉菌病24例,鼻腔及上颌窦曲霉菌病1例,上颌窦筛窦曲霉菌病1例,鼻腔上颌窦筛窦曲霉菌病1例。均为单侧发病。患者均有脓涕。23例有鼻出血,其中20例涕中带血;4例鼻腔擤出腐肉样物;13例伴头痛;1例伴一侧面部麻木。…  相似文献   
2.
翼管神经阻断术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应用舌骨肌瓣修复部分喉切除术后缺损徐明安宋昌湘1992年2月~1996年10月,我院收治各期喉癌21例;其中,应用舌骨肌瓣在扩大部分喉切除后进行修复15例。现将术后观察期满1年以上的11例作初步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1例均为男性,年龄...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 1991年起采用翼管神经阻断术 (vidiannervebloking,VNB)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perennialallergicrhinnitis,PAR) ,已作为门诊常规治疗方法。现就 1991年 12月~ 1999年 12月完成随访VNB治疗PAR 13 86例 (A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脱敏治疗室同期行脱敏治疗PAR(至少 2年 ) 5 0 0例 (B组 ) ,以及经脱敏治疗无效再行VNB15 3例 (C组 )进行疗效分析 ,旨在总结VNB治疗PAR有效的机理 ,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 A组男 75 4例 ,女 63 2例 ,年龄…  相似文献   
5.
喉部分切除及发声功能重建21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喉部分切除术后发声功能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施行手术21例,采用胸舌骨肌瓣修复喉缺损同时行声带重建。手术创面均用粘膜覆盖,若粘膜大范围缺损,同期移植口腔粘膜覆盖。结果 19例10~30天恢复经口进食,拔管率90.5%(19/21),发音良好者占85.7%(18/21),总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2%(16/21)和73.7%(14/19)。结论 喉部分切除并维护喉的正常解剖形态,有利于  相似文献   
6.
高渗盐水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1992年10月~1999年10月,采用囊肿抽液后等量5%高渗盐水注入囊腔治疗耳廓假性囊肿35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口腔上颌窦瘘临床修补方法较多,效果多半不够理想。自1992年7月以来,作者采用人工骨粉修补骨性缺损组织4例,随访1~3年,效果较为满意。手术方法1.患者取仰卧垂头位,充分暴露患侧上颌磨牙,局麻后,先测好所需粘骨膜大小,做成基底向后的宽蒂腭大动脉粘骨膜瓣。细心磨除或凿除腭大孔至瘘管口侧壁部分骨壁,成呈沟槽状,以便蒂瓣转位时,血管仍沿直线向侧向前。2.清除瘘道内的肉芽组织,暴露新鲜骨创面。取瘘口周部分骨片或软组织大小合适,置人上颌窦腔的瘘口处,以防骨粉滑人窦腔。再用生理盐水将人工骨粉浸湿成细砂状,用小匙将其填满瘘道并压紧。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65岁。1994年1月,因左眼及左面颊迅速红肿痛,当地给予青霉素治疗后肿痛略好转。以后病情反复加重6次。于同年4月住眼科,经抗生素及地塞米松治疗后局部肿痛消退,病人出院。半月后,病情再次复发伴复视、头痛住我科。入院检;全身状况良好,左眼睑及面颊部红肿、触硬、压痛,左眼眶缘触及小肿块,左眼球突出,结膜高度水肿,左眼视力4.3,视乳头水肿。左上颌窦穿刺为实质性肿物。CT片示左上颌窦、筛窦片状致密阴影,左球后密度增高,眼外肌肿胀,眼球突出,视神经孔扩大,左翼前、翼后脂肪间隙消失,肌肉肿胀,内见片状高密度…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6岁。因左鼻腔反复出血伴进行性阻塞半年,于90年3月17日来我科住院治疗。入院前1月左鼻腔曾大出血1次,导致失血性休克,经治疗好转。体检:贫血貌,双颌下及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正常,肝脾不大。局部检查:外鼻无畸形,左鼻腔可见暗红色新生物堵塞,下端游离,垂至鼻底,表面尚光滑、质软、触之易出血。左下甲因新生物压迫缩小,中隔轻度右偏。右鼻腔正常。化验检查:血Hb 8.6g·L~(-1),WBC 8.4×10~9·L~(-1),  相似文献   
10.
口腔上颌窦瘘修补法甚多,但常欠满意。作者采用Iskander氏带腭大动脉粘骨膜瓣修补术,并将柯-陆氏法改为上颌窦内置管法,手术5例,随访1~3年,均获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