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未婚女青年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服务需求,为今后工作找准方向提供可靠依据,做好妇女保健工作。2004年1月至10月我们对960例的未婚女性进行了生殖健康知识问答.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急诊科临床护士有关职业防护知识等问题.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对10家一级甲等医院的急诊临床护士1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基层医院急诊科临床护士防护知识淡薄,潜在感染的危险高.结论建立医院职业防护管理体系,加强"全面性防护"概念教育,重视职业防护措施的落实是当前基层医院职业防护护理管理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肥大增生病人伴急性尿潴留,在行常规导尿术中由于前列腺靠尿道弯曲、深长,在导尿时需强制插管,尿道因受到强烈刺激引起反射性平滑肌痉挛,加重尿道狭窄常导致导尿失败而行膀胱造瘘术。为了减轻病人痛苦,现将我院31例前列腺肥大增生病人导尿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成功率的部分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妊娠率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精液采用上游法洗涤,对973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结果 973对夫妇,行1234个周期的IUI治疗,共妊娠202例,累积妊娠率(CPR)20.76%,周期妊娠率(PR)16.37%。其中3例发生宫外孕,133例单胎,41倒双胎或多胎,25例流产,其余孕期顺利。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不孕年限的延长,宫腔内人工授精的PR明显降低。每周期授精1次的PR高于每周期授精2次者。子宫内膜的形态和厚度与PR无直接的关系。结论 宫腔内人工授精是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且有疗效的助孕技术;女性的年龄、不孕年限是IUI能否成功的预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林可霉素产生菌林肯链霉菌2-89号菌株为实验对象,选用多种诱变剂处理。实验证明,琼脂块培养法在简化选育工艺、缩短时间上明显优于常规方法,筛选所得菌株产生林可霉素能力比对照组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妇卫康肛门用药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给予妇卫康肛门用药并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治疗1个月为1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60例患者中治愈35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有效率达91.67%。结论妇卫康肛门用药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8.
降低直肠癌手术中泌尿系损伤的发生率,减少失肾率。总结我院近十年来直肠癌手术中发生泌尿系损伤的原因,探讨诊断、处理的经验。泌尿系损伤的发生与肿瘤浸润、术中操作不当、术者经验不足等有关。提高手术熟练程度及对危险区域的认识可减少泌尿系损伤的发生率;及时、正确的处理对减少后遗症和降低失肾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医疗服务具有高风险性,医疗环境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医疗错误和医疗风险,影响到病人的医疗安全.如何促进医疗安全,如何变传统被动应对、事后处理和责任追究的处理模式为前期预警、及早干预和共同学习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监控模式,是医疗卫生管理者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中明确提出,"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准入和运行监管"、"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建立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监测网络"是推进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的慢性疾病。而糖尿病性神经血管病变主要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微血管的病变等,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会使得冠心病以及缺血行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早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除了积极的药物控制以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控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