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梁切除术做为一种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已被多数眼科医师所采用、由于这一手术的减压效果好、并发症少,近年来它几乎取代了其它类型的滤过性手术。手术的成功受许多因素影响,如巩膜辦的厚薄、大小,缝合线的多少与严密程度,巩膜创面凝固(或烧烙)止血的多少等等。但深层巩膜切除片  相似文献   
2.
<正> 脉络膜上腔驱逐性出血,是眼内手术最危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不明。我科自1982~1987年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病历摘要例1 女,68岁。因左眼膨胀期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10余天,于1982年8月29日入院。眼部检查:左眼除晶体周边部皮质楔状混浊外无异常。右眼视力为光感,眼压为71.03mmHg,眼球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水肿呈雾状混浊,前房浅,虹膜萎缩,部分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仪对皮肤疣病例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对本单位2002年11月到2008年12月期间的155例皮肤疣病例的治疗体会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 155例皮肤疣病例经治疗全部取得满意疗效,治愈率达100% .结论 皮肤疣应用微波治疗仪进行治疗,方法简便、治疗快速、创面愈合理想,治疗后无明显副作用及并发症,是此病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白内障术后并发巩角膜缘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由于术前用药及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已大为减少。白内障术后发生角膜边缘溃疡及巩膜炎的并发症以前很少有报告。本文报告两例白内障囊内摘出术后,发生上述并发症,经类固醇激素及胶原酶抑制剂治疗痊愈。例1 赵××男69岁住院号178253 主诉:右眼视力逐渐减退2年半,既往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脱离的复位手术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由30年代Gonin用烙白金烧灼使裂孔封闭,成功率40~60%,发展到今日,视网膜脱离的治愈率已90%以上。手术方法的改进和联合应用;玻璃体内注入空气以及近年来长效惰性气体的应用和玻璃体手术的开  相似文献   
6.
患者宋××男56岁双眼胀痛、虹视1年于1988年12月21日来诊,诊断为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给予醋氮酰胺250mg,每日3次口服,6日后入院。入院后第2日在局麻下行右眼窦小梁切除术。术前30分钟静脉点滴20%甘露醇250ml。术后第1日口服地塞米松0.75mg,每日3次。第2日因前房有少量积血,改用地塞米松10mg 加入5%葡萄糖500ml 静脉点滴。当日晚,自觉乏力,双下肢麻木。次日晨出现软瘫。血压20/11KPa。神志清楚,颈软,双侧呼吸运动减弱,心率60次/分,节律不整,无器质性杂音。四肢呈软瘫状态,尤以双下肢为著。膝腱反射消失,未引出病理反射,深浅感觉正常。心电图  相似文献   
7.
HPLC法同时测定葫芦素原料中葫芦素B和葫芦素E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葫芦素原料中葫芦素B和葫芦素E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体积比50∶50∶0.1),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34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葫芦素B和葫芦素E质量浓度分别在28.2~253.8 mg.L-1和2.02~18.18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RSD=1.0%,n=9)和99.5%(RSD=0.83%,n=9)。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能更好的控制葫芦素原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房角镜检查始于本世纪初,Alexious Trugas(1907)和Salgmann(1914)对前房角镜检查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初只能用检眼镜观察先天青光眼、高度近视或圆锥角膜等易于直接看到深前房的房角。随着角膜接  相似文献   
9.
本病的特征性眼底所见很早已为人们认识,Handmann氏(1929)曾以先天性视乳头异常的一种做过报导。由于本病视乳头异常的外观酷似一开放的牵牛花,因而Kindler(1970)曾先应用了“牵牛花综合征”这一名称。本病的典型眼底变化是:1.视乳头范围变大、凹陷,视乳头面被白色或粉红色组织填满;2.视乳头周围被白色隆起环及视网膜脉络膜色素紊乱区所包绕;3.视网膜血管起始部被视乳头中央的白色组织遮蔽;4 视乳头边缘出现数十支细血管呈放射状向周边径直走行。国内外献已相继有少数病例报告,我们在一年  相似文献   
10.
王××女14岁学生1987年10月来诊。自幼双眼视力不好,但从未诊治。既往无全身疾病及眼部疾病。父母健在,母在妊娠时经常感冒。体检无异常发现。视力右眼0.07,左0.07,近视力双眼均为0.5,检影右眼-8DS,左眼-9DS。眼压双眼均为17.30mmHg。外眼部及眼前节检查均正常。双眼视乳头正常,距视乳头颞侧2PD可见黄斑部脉络膜缺损,呈横椭圆形,约3PD大小。缺损区为灰白色,边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