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我院门诊在1996年2月15日1天中陆续接论来自本市某研究所7名患者,均近不同程度的“双眼红、疼痛、畏光、流泪”,发病均在当天上午。眼部检查:轻者仅见结膜轻度混合充血,稍水肿;重者双眼上、下睑浮肿,结膜混合充血,水肿明显,角膜见点状上皮剥脱,FL(+),前房尚清晰,瞳孔缩小,光反应迟纯,眼部未见其它异常。全身检查无特殊。疑为急性流行性结角膜炎爆发。经调查发现:(l)该研究所共478名职工有五人发病,发病者均参加了该所14日晚举办的舞会,未参加舞会者未见发病,该晚参加舞会的人数为An人,罹患率为10.6%。(2)舞会…  相似文献   
2.
近视眼底萎缩弧和对比敏感度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视眼底萎缩弧和对比敏感度之间的联系.方法近视眼病例46人,72眼,正视患者12人,24眼;萎缩弧类型:Ⅰ级,近视弧仅限于视盘颞侧,Ⅱ级,近视弧达视盘颞侧及上下相象,Ⅲ级,近视弧达到视盘鼻侧;以HRT-2测量计算出近视弧的面积;眼底照相并测量萎缩弧颞侧的宽度(W1)以及视盘颞侧缘到黄斑中心凹的距离(W2),W1除W2得近视弧宽度指数.矫正视力后测量各频率的对比敏感度.结果从Ⅰ级到Ⅲ级近视萎缩弧,对比敏感度值呈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尤其以12、18 cpd降低更为明显.近视弧面积和宽度指数与对比敏感度值存在负相关(P<0.05),而后者与对比敏感度的联系更密切(R值更大).结论与正常人比较,出现眼底萎缩弧的近视患者其对比敏感度各频率均降低,以12、18 cpd对比敏感度降低最为显著.近视眼底萎缩弧越宽、面积越大对比敏感度降低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病理性近视眼的眼底近视萎缩弧和眼轴之间的联系。方法眼底出现近视萎缩弧的近视眼病人52人,96眼,男28人,女24人。近视萎缩弧形态分级方法:(1)直接眼底镜检查将不同眼底近视萎缩弧发展形态分为1-3级:近视弧仅限于视盘颞侧为1级,近视弧达视盘颞侧及上下象限为2级,近视弧达到视盘鼻侧为3级;(2)以Heideberg视盘地形图分析仪(HRT-2)采集眼底后极部图像,应用仪器所带的软件勾画出近视弧的轮廓,仪器自动计算出近视弧的面积;(3)近视弧宽度指数:眼底照相,根据眼底照片测量近视萎缩弧颞侧的宽度(W1)以及视盘颞侧缘到黄斑中心凹的距离(W2);W1除以W2即得近视萎缩弧宽度占视盘黄斑距离的比值, 记录该比值即近视弧宽度指数。A超(Nedik co,Japan)测量眼轴长度。直线相关回归分析近视弧形态指标与眼轴之间的联系。结果近视弧由颞侧向鼻侧发展(1级到3级)其相应的眼轴长分别为25.82±0.59mm,27.02±1.30mm,28.91±1.67mm;眼轴长与近视弧面积、近视弧宽度指数存在直线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9,0.772, P均<0.01。结论眼轴增长伴随近视弧由颞侧向鼻侧发展,眼轴增长伴随着近视弧面积和近视弧宽度指数的增大;近视弧的各个形态学指标中近视弧宽度指数与跟轴之间的联系最为密切,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观察。  相似文献   
4.
蝶窦占位性病变误诊为球后视神经炎傅智伏厦门开元眼科医院(361001)患者吴××男50岁左眼视力下降2周,于1995年10月4日入院。既往体检时双眼视力均为15。平时少量饮酒,吸烟,否认服用特殊药物。右眼视力15,右眼前后节检查未见异常;左眼视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近视眼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争神经纤维层厚度及其形态与对比敏感度值的联系。方法:21例近视眼病例,39眼做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ezherene etomography,OCT),扫描测量并观察黄斑区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色素层的厚度和形态;以F.A.C.T对比敏感度测试卡测量各个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值;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对比敏感度与近视眼底萎缩弧以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之间的联系;比较不同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程度的近视眼病例的对比敏感度值。结果:在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平均厚度与高频(12、18cpd)对比敏感度值之间存在具有正相关,有显著性意义(r=0.452、0.437,P均〈0.001),而神经纤维层厚度与对比敏感度之间无相关(P均〉0.05);视网膜色素上皮存在明显病理改变的眼球其对比敏感度功能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发生眼底病理性改变的近视眼,其对比敏感度降低的视网膜解剖基础是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发生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我国儿童少年眼镜架设计提供厦门地区儿童少年与眼镜架相关的头-眼部8项生理解剖指标正常值。方法:对厦门市5 ̄15岁儿童少年2600人以电子数显游标卡尺,弯脚规和Hertel眼球突出进行了瞳孔距离、眶距、耳根上点眶距,耳根上点间宽,眼球突出度、鼻高、鼻宽和鼻基根角的活体测量。结果:厦门市5 ̄17岁儿童少年8项生理指标分别为瞳孔距离51.57 ̄61.10mm、眶距88.08 ̄101.35nm、耳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OBF仪对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患者手术前后的搏动性眼血流量(pulsatile ocular blood flow,POBF)值及眼压进行测量,探讨POAG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眼内血流变化。方法:本院诊断及手术治疗的POAG患者39例39眼,均在本院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加用0.2g..L^-1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抗瘢痕,测量项目包括搏动眼血流量,脉搏周期内眼压变化值(pulse amplitude of IOP,PA IOP),脉搏周期内眼容积变化值(pulse amplitude of volume,PV),心率(pulse/heart rate,HR),最大眼压(Max-IOP),最小眼压(Min-IOP),平均眼压(Max-IOP Min-IOP)/2,Average IOP(Ave-IOP),手术前测量时间为药物治疗前,手术后测量时间为手术后1-2周,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Ave-IOP的变化值与OBF的变化值作相关分析,结果:POAG患者手术后POBF,PV增高,Ave-IO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ve-IOP的变化值与OBF的变化之间有相关关系r=0.674,t=5.552,P=0.000,结论:POAG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眼压降低有助于眼血流改善,但并不意味着所有POAG患者眼血流都得到改善,推测POAG发病部分原因是血管自身调节功能及供血异常。  相似文献   
8.
9.
潘美华  傅智伏 《新疆医学》2000,30(2):136-137
单眼弱视是指一眼的裸眼或矫正视力正常,另一眼无器质性病变或有器质性病变,育不相适应的视力低下者。临床上由于屈光参差所造成的单眼弱视较多见,本文对100例屈光参差性单眼弱视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对比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疗效观察、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 1 0 0例屈光参差性单眼弱视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对比与分析 ,现讨论如下 :资料与方法1 1 0 0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 ( 1 0 0眼 )系 1 998年以来我院小儿眼科门诊就诊病人。其中男性 61例 ,女性 39例。年龄 3~ 1 3岁 ,平均 8岁 ,按年龄段分为三组 :3~ 6岁为Ⅰ组 ,7~ 1 0岁为Ⅱ组 ,1 1~ 1 3岁为Ⅲ组。2 治疗方法 :三组患儿治疗前均进行了视力、屈光状态、角膜映光法查眼位及眼底检查 ,排除斜视及眼部的其它病变。( 1 )屈光检查 :1 2岁以下患儿均采用 0 5 1 %阿托品眼膏 ,验光前用 3天 ,每日 3次涂双眼 ;1 2岁以上用 0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