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葛根素眼周穴位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剂眼周穴位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取眼周攒竹穴、太阳穴葛根素穴位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0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在中心视力改善、视网膜光敏感度改善、视网膜出血、渗出吸收程度、视网膜无灌注区缩小、黄斑水肿消失方面疗效比较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改善眼底血循环,减轻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损害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脉增视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作用的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模型,分别以高、中、低剂量通脉增视胶囊及多贝斯治疗,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多贝斯与通脉增视胶囊对血糖无影响(P>0.05),但血清中SOD活性增加,MDA含量减少,其中通脉增视胶囊低剂量组与多贝斯组疗效接近(P>0.05),但通脉增视胶囊中、高剂量组效果优于多贝斯组、低剂量组(P<0.05)。结论:通脉增视胶囊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氧自由基损伤来达到保护血管的目的,对DR的发展(特别是早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术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眼内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仝警安  尹明  程鹭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12):1693-1693
患女,71岁,以“左眼渐进性视物不清4年”之主诉于2006年3月3日入院。入院查:患者一般情况可,血压、血糖正常,血常规WBC3.2&#215;109/L,LYM%0.327,MID%0.169,GRA%0.504,RBC2.32&#215;1012/L,HGB97g/L,PLT74&#215;109/L。视力L=0.02,光定位良好,左眼晶体核及后囊混浊,玻璃体及眼底窥不进。B超提示:左眼玻璃体轻度混浊。于入院当日给先锋霉素V静脉滴注,第2日晨在表麻下行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顺利,术中囊袋完整,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术后第1日上午查:视力OS=0.3,指测眼压Tn。左眼混合充血,角膜轻度水肿,前房深,KP(+),Tyn(),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应迟钝,人工晶体位正。下午患者诉视力明显下降,无眼痛。查:视力OS=手动/20cm,指测眼压T-1。左眼混合充血,角膜轻度水肿,前房深,KP(),Tyn(),瞳孔区膜状渗出,人工晶体窥不清。给散瞳、局部、全身抗感染、抗炎治疗。术后第2日,患者无眼痛。查:前房积脓约2mm,色灰白,瞳孔区膜状渗出致密,后节窥不清。眼部B超检查示:左眼玻璃体混浊同术前。急行表麻下前房穿刺取前房液细菌培...  相似文献   
4.
仝警安  曹平  李娟  程鹭  陈成  孔令菊  尹明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2):F0003-F0003
2001年6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开展泪道逆行插管术治疗泪道阻塞患者共328例382只眼,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为2001年6月至2005年12月间来我科门诊就诊的泪道阻塞患者共328例382只眼,其中鼻泪管阻塞258例302眼,下泪小管阻塞70例80眼,  相似文献   
5.
血压、眼压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简称AION)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功能的眼科急症。国外认为本病的病因多与颞动脉炎和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关,但临床所见均非如此。为了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是非常必要的。我室从1983年1月~1992年5月观察AION130余例,兹将资料完整的111例及对照组的血压、眼压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危险值和警惕线,对临床防治将有裨益。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AION 组:111例127只眼,其中右眼59例,左眼36例,双眼16例,单眼95例,男性60例,女性51例。急性期91例,恢复期2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2岁,其中31~60岁发病最多(86例),平均46.8岁。由外伤所致者3例,大失血3例,伴有糖尿病者6例,贫血8例,视网膜动脉硬化33例,1例怀疑颞动脉炎但血沉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养肝润目饮联合玻璃酸钠对干眼症患者泪液分泌、泪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于西安市中医医院就诊的干眼症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滴双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自拟养肝润目饮内服,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情况;监测泪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o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明显,其眼干涩、眼疲劳、畏光、视物异物感、模糊等主要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P0.05);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素染色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同一时间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较对照组延长,泪液分泌量较对照组更多,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以治疗后28天的变化程度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泪液中IL-1β、IL-8、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自拟养肝润目饮联合玻璃酸钠利于缓解干眼症患者眼部不适,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增加泪液分泌,减轻角膜损伤,其机制可能在于通过抑制泪液中IL-1β、IL-8、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以缓解眼部炎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发病急,预后差,是一种致盲性眼底血管疾病.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100眼)D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表和编盲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50眼)。对照组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BCVA、CMT,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3个月后,两组的BCVA较治疗前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3个月后,两组的CMT较治疗前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康柏西普治疗DME较康柏西普单一治疗效果更好,能够降低CMT及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白虎汤合元麦甘桔汤对病毒性结角膜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本院1240例病毒性结角膜炎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20例620眼,对照组620例620眼。方法:两组均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正大接普滴眼液点眼,每日8次;妥布霉素注射液0.2mL,病毒唑注射液0.2mL,2%利多卡因注射液0.2mL,结膜下注射,日1次。观察组辅以白虎汤合元麦甘桔汤加减内服。组成:知母、石膏、玄参、麦冬、甘草、桔梗,水煎服,日2次,连服6d。结果:4d后,观察组治愈460眼,占75.2%,158例有效,占25.5%;对照组治愈320眼,占51.6%,有效295眼,占47.6%。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疗程缩短。结论:对于刺激症状较重,伴腮腺肿大、扁桃体发炎及全身体温升高的结角膜炎患者经白虎汤合元麦甘桔汤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68只眼视神经萎缩患者采用针刺睛明、球后、攒竹、阳白、承泣、合谷等穴,每天1次,治疗2-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显效26只眼(38.2%),有效33只眼(48.5%),无效9只眼(13.2%),总有效率86.8%.结论: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