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晶Mo-Cu复合粉末烧结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喷雾干燥-煅烧-氢气还原的方法制备了纳米晶Mo-18Cu、Mo-30Cu、Mo-40Cu复合粉末,研究了纳米晶Mo-Cu粉末的烧结行为以及Cu含量对致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晶Mo-Cu复合粉末致密化程度高,速度快,在1050~1200 ℃烧结,Mo-30Cu和Mo-40Cu的相对密度可达98%以上,且合金晶粒细小,而Mo-18Cu在1350 ℃以上烧结,相对密度也可达98%以上,但晶粒聚集长大到5 μm左右.研究发现Mo-Cu复合粉末形成了亚稳态的超饱和Mo(Cu)固溶体,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Cu相逐渐从亚稳态的超饱和Mo(Cu)固溶体颗粒中析出.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近年来氧化铝基纳米复合陶瓷材料在复合粉末制备、成形、烧结和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最新进展,综述了有关增韧强化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氧化铝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采用喷雾干燥 煅烧 氢气还原的方法制备出晶粒尺寸为17~30 nm的Mo-30%Cu(质量分数)纳米复合粉末.通过XRD及SEM分别对粉末的相组成、形貌和粒度进行表征,从热力学的角度对粉末的还原过程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各还原阶段粉末的形貌变化和生长机制,建立了气-液-固(V-L-S)自催化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4.
细晶钼铜合金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喷雾干燥-煅烧-氢还原方法制取晶粒尺寸为17~50nm的超细Mo-30Cu复合粉末,研究烧结温度、时间和粉末中的氧含量对烧结致密化的影响,检测合金的拉伸力学性能,分析合金的拉伸断口形貌特征。结果表明:还原温度对粉末形貌有很大的影响;在1050~1200℃烧结即可实现材料的快速致密化,在1050℃烧结后保温60min时,合金的相对密度可达99%以上,并且晶粒细小,显微组织分布均匀;合金的最大抗拉强度可达755MPa,伸长率为6.41%。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粗、中、纳米颗粒WC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不同Cr3C2/CrN复合添加剂含量的WC-10%Co非均匀结构硬质合金,并研究了Cr3C2/CrN复合添加剂对硬质合金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r3C2/CrN复合添加剂含量增加,WC晶粒被抑制效果越显著,合金硬度呈递增趋势,抗弯强度则先增加后减小。当Cr3C2/CrN复合添加剂含量为1%时,合金综合性能最佳,维氏硬度达到1270HV3,抗弯强度达到2880MPa。复合添加剂增强作用机理主要是因为复合添加剂溶解在液相Co中,降低了WC在Co相中的溶解度,减缓WC溶解-析出过程,抑制了WC晶粒聚晶和异常长大现象,并起到固溶强化和弥散强化的作用,有效提升了合金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6.
TZM钼合金制备技术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TZM钼合金具有优良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在军工、航空和高温结构件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用途。本文从TIM制备方法、合金元素固溶强化、弥散强化、形变强化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TZM钼合金的研究发展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观察轧后试件表面的显微状态,用“重量法”实测变形区油膜厚度,对在各个轧制条件下,试件表面和油膜厚度的关系进行解析。此外,在轧制过程中实测轧制压力,推定变形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建立摩擦系数、油膜厚度与各个轧制因子之间的关系。同时与轧后试件的表面显微组织相对照,以解明在各个轧制条件下的摩擦机构及润滑状态。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喷雾干燥-煅烧-氢还原方法制备了晶粒尺寸为30~50nm的超细Mo-18Cu复合粉末,并利用该复合粉末制备出了高性能细晶Mo-18Cu合金。研究了烧结工艺对烧结体致密化的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在1 350℃烧结,Mo-18Cu合金的相对密度可达98%以上,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545MPa和3.85%;合金的显微组织均匀,晶粒细小。  相似文献   
9.
以纳米WC粉、超细钴粉为原料,通过滚动球磨制备纳米晶WC-Co混合料,经成形和压力烧结制备出纳米晶硬质合金,研究了球磨时间和烧结温度对纳米晶WC-Co硬质合金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时间滚动球磨和配合合适的烧结温度可以实现合金组织均匀细小和双高性能,当球磨时间为82 h,在1390℃烧结的纳米晶硬质合金在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喷雾干燥-煅烧-氢还原方法制备了纳米Mo-Cu复合粉末。综合利用XRD、TEM和EDX等检测方法对该Mo-Cu复合粉末的相结构特征和粉末体的烧结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说明:纳米Mo-Cu复合粉末由Mo(Cu)和Cu(Mo)超饱和固溶体组成,但该Mo(Cu)和Cu(Mo)超饱和固溶体呈不稳定状态,随烧结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固相Mo(Cu)中析出的Cu逐渐溶解于液相Cu(Mo)中,而液相Cu(Mo)中的Mo逐渐析出沉积在固相Mo(Cu)颗粒上,此过程促进了烧结体致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