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加压碱浸处理氰化浸出法回收汽车废催化剂中的贵金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提高铂族金属的浸出回收率,针对前期研究提出的汽车废催化剂先经加压碱浸处理而后再加压氰化浸出铂族金属的新工艺,变动预处理反应过程各种工艺参数,考察了对后续铂族金属氰化浸出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可打开汽车废催化剂载体对铂族金属的包裹,有利于其氰化浸出;但物料粒度过细或反应碱用量过大、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均容易形成新相重新包裹,不利于氰化试剂与铂族金属有效接触;预处理渣进一步湿磨,可消除包裹,提高氰化浸出率;在实验最佳条件下,铂族金属氰化浸出率分别可达到:Pt 96%、Pd 98%、Rh92%。  相似文献   
2.
加压氰化全湿法处理低品位铂钯浮选精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前期研究提出的浮选精矿先经湿法预处理而后再加压氰化浸出铂族金属的全湿法新工艺,变动预处理反应过程各种工艺参数,考察了预处理对铜、镍氧化浸出以及对后续铂、钯氰化浸出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浮选精矿经预处理后不仅可有效回收浮选精矿中的铜等有价值有色金属,而且有利于后续加压氰化提取铂钯等贵金属。新工艺实现了全湿法直接处理低品位铂钯硫化浮选精矿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对云南某高硫难处理金精矿进行碱性加压氧化—氰化浸金试验研究,考察了加压氧化各因素对氰化浸金的影响,在固液比1∶6、木质素磺酸钠5 g/t、Na OH用量25%、温度180℃、压力2.0 MPa、反应时间4h、搅拌转速450 r/min的加压氧化最优条件下获得了93.2%的较高金浸出率。  相似文献   
4.
对云南某难处理硫化金精矿进行加压氧化一氰化浸金试验研究,考察了加压氧化各因素对氰化浸金的影响。加压氧化最优条件为:固液比1:4,木质素磺酸钠5g/t,硫酸初始质量浓度10g/L,温度190℃,压力2.0MPa,反应时间4h,搅拌转速450r/min。金精矿经加压氧化一氰化浸出获得了97.55%的较高金浸出率。  相似文献   
5.
加压氰化处理铂钯硫化浮选精矿全湿法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世界上所有知名的铂族金属生产厂均采用从硫化铜镍浮选精矿用火法熔炼高锍捕集铂族金属的工艺,整个流程十分繁冗,周期长,环境污染大.采用新研究成功的浮选精矿→加压氧化酸漫→加压氰化→置换富集贵金属的高效、低污染、短流程全湿法新工艺,对云南金宝山浮选精矿进行了批量为5 kg的扩大试验,并就S、Fe、SiO2、MgO及贵金属在全湿法工艺中的走向与传统火法工艺进行了比较讨论.  相似文献   
6.
水相添加表面活性剂CTAB对TBP萃取低浓度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水相添加表面活性剂CTAB对TBP萃取低浓度金的影响@杨项军$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昆明650221 @陈景$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昆明650221 @吴瑾光$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 @张欣$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昆明650221 @黄昆$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昆明650221 @赵家春$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昆明650221 @李奇伟$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昆明650221 @陈奕然$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昆明650221~~~~~~~~  相似文献   
7.
金宝山铂钯浮选精矿几种处理工艺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景  黄昆  陈奕然 《稀有金属》2006,30(3):401-406
云南金宝山铂矿是我国目前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原生铂矿。已公开报道的处理其浮选精矿的冶炼工艺包括:微波加热或硫酸熟化预处理后湿法提取铂钯;火法造锍熔炼富集后再湿法处理高镍锍或低镍锍;直接加压氧化酸浸后加压氰化浸出铂钯。本文对上述几种工艺进行了比较讨论。指出:工艺方案一存在化学试剂耗量大,有害气体污染环境,Cu,Ni,Co难于分离和Pt,Pd浸出率低等缺点;工艺方案二则工序繁冗,能耗高,污染严重,周期长,贵金属富集物品位低,经济上难以创效;工艺方案三更适合处理金宝山铂钯浮选精矿,且具有铂钯回收指标高、工序短、成本低、无SO2污染等优点。加压氧化酸浸后进行加压氰化的全湿法新工艺突破了处理含铂族金属硫化矿只有采用火法熔炼才能有效地捕集铂族金属的传统观点,对提高金宝山铂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